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彊(?—?),姜姓,高氏,名彊,字子良,齊惠公之曾孫、公子祁之孫、高蠆(子尾)之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前540年,韓起到訪齊國,欒灶(子雅)召來兒子欒施(子旗)拜見韓起,韓起說欒施並不像一個臣子,不能保住家族。高蠆也讓高彊拜見韓起,韓起也說出對欒施一樣的評語。眾大夫都取笑韓起,只有晏嬰認為韓起是一個君子,君子心誠,他的判斷是有根據的[1]。
高蠆與欒灶身為公族大夫,他們的影響力在齊國非常大,當欒灶在539年十月逝世後,晏嬰曾斷言欒施不能保家、姜氏衰弱。媯氏(即田氏)將興,二惠競爽(二氏皆齊惠公之後代)的局面猶可,現欒灶已去,姜氏面臨滅亡的危機[2]。由此可見,高、欒二家公族影響力極大,能支撐姜氏的國君。
前534年七月,高蠆去世,欒施希望管理高氏家產,遂殺其家宰梁嬰,趕走大夫子成、子工、子車,三人逃至魯國。欒施後為高彊立了家宰[3]。
前532年,欒施、高彊二人嗜酒,兩人投契,與田無宇、鮑國疏遠,四族遂分為二黨。欒高二人每次聚飲,醉後輒言陳鮑兩家長短。陳鮑聽聞後漸生疑忌。剛好有人挑撥田無宇及鮑國說欒、高二氏將攻打田、鮑二氏,鮑國深信此事遂令人往約田無宇共攻欒、高兩族。欒施、高彊戰敗,出奔魯國。後來,叔孫婼從晉國回來,大夫們都來進見,高彊進見以後就退了出去。叔孫婼對大夫們說:「做一個人的兒子不能不謹慎啊!過去慶封逃亡,子尾(高蠆)接受的城邑很多,卻稍微還給了國君一部分。國君認為他忠誠,因而很寵幸他。臨死以前,在公宮得病,坐上人力拉的車子回家,國君親自推著他走。結果作兒子的卻不能繼承他的功業,因此流落到了這裡。忠誠是美德,做兒子的不能繼承,罪過便應在自家身上,怎麼能不謹慎呢!」[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