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震武(1895年—1961年1月29日),字乾佐,號宙丞,道號而布杜里罕倆給,經名穆罕默德·扎米爾,教內尊稱四太爺,男,回族雲南他郎(今墨江)人,中國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沙溝門宦穆勒什德固原回族自治州(已撤銷)州長,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主任。

生平

馬震武是中國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沙溝門宦穆勒什德(世襲教主)。1920年12月西海固大地震,其父馬元章遇難後,馬震武繼任第八輩穆勒什德。上任後,馬震武繼承了父親馬元章的辦教宗旨,消除教派矛盾,發展經濟,為宗教及文化教育籌措資金。1936年,西征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西吉灘時,馬震武率教眾前去歡迎,並稱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平等政策[1][2]中華民國時期,馬震武歷任甘肅省政府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震武歷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西北行政委員會委員、西北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西海固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固原回族自治州州長、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主任、寧夏回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委員[2]

1958年,在反右派鬥爭中,馬震武被打成「極右分子」。1958年8月17日到9月6日,在寧夏銀川市召開400餘人參加的批鬥會,「徹底揭露和批判了伊斯蘭教界中的極右分子馬震武的反共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罪行」。會上宣布撤銷馬震武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固原回族自治洲州長等全部行政職務,停止馬震武的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主任職務。1958年10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堅決肅清伊斯蘭教界中的敗類》,社論說:馬震武曾投靠日本特務機關,陰謀在中國西北成立「清真國」;全國解放前,馬震武和國民黨反動統治者朱紹良馬鴻逵等人勾結,並參與國民黨反動派鎮壓甘肅省海原固原地區回民起義的罪惡活動;後來又妄圖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北;全國解放後,馬震武利用宗教顛覆人民政權,先後多次策動和組織反革命武裝叛亂,並想組織「伊斯蘭教民主黨」,成立「寧夏地區回族共和國」;馬震武是「一個作惡多端而又毫無悔禍之心的反動分子」[2]

1961年1月29日,馬震武逝世。

身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對馬震武的右派問題進行複查,認為1958年馬震武並無公開的右派言論,將其劃為右派分子是錯誤的,應予改正;馬震武在1952年曾經策動西吉「四二」叛亂,後因其在平息此次叛亂中協助人民政府做了工作,當時已作出對其不予處理的決定。1984年8月,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決定,對馬震武錯劃右派問題予以改正。1984年8月28日,對馬震武平反一事作了報道[2]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