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馬來西亞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來民族統一機構(馬來語: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英語: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又譯巫來由人統一組織[註 3][7][8][9][10],簡稱巫統(PEKEMBAR;UMNO),成立於1946年[11],是馬來西亞的政黨。同時亦是政黨聯盟「國民陣線」(國陣)的創始者及最大黨派。自馬來亞1957年獨立後至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為止,一直是該國的執政聯盟首領,主宰著馬來西亞政治。自1957年脫離英國以來,由於巫統在國陣或國陣的前身聯盟均長期佔有多數議席,並且多數黨的黨魁即是首相,因此前六任馬來西亞首相都是巫統黨員。
馬來民族統一機構 ڤرتوبوهن کبڠساءن ملايو برساتو 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 | |
---|---|
簡稱 | 巫統(UMNO)、PEKEMBAR |
主席 | 阿末扎希 |
署理主席 | 莫哈末哈山 |
副主席 | 旺羅斯迪 卡立諾丁 佐哈里阿都甘尼 |
總秘書 | 阿斯拉夫 |
巫青團團長 | 阿克瑪沙烈 |
婦女組主席 | 諾萊妮 |
總財政 | 東姑安南 |
創始人 | 翁嘉化 扎巴 安華·阿都馬力 烈阿末卡馬 哈姆扎·阿卜杜拉 |
成立 | 1946年5月11日 |
合法化 | 1946年5月11日 (原巫統) 1988年2月13日 (新巫統) |
前身 | 馬來人統一機構 |
總部 | 馬來西亞 吉隆坡 敦依斯邁路布特拉世界貿易中心 拿督翁大廈38樓 |
黨報 | 新海峽時報 每日新聞[註 1] 每日大都會[註 2] |
青年組織 | 巫統青年團 |
婦女組織 | 巫統婦女組 |
女青團 | 巫統女青團 |
黨員 (2022年3月) | 約339萬[2] |
意識形態 | 馬來民族主義[3][4] 社會保守主義[5][6] 民族保守主義 伊斯蘭民主主義 |
政治立場 | 右翼 |
宗教信仰 | 伊斯蘭教遜尼派 |
國內組織 | 聯盟(1957年-1974年) 國民陣線(1974年至今) 全民共識(2019年-2021年) |
官方色彩 | 深紅色 白色 |
口號 | 團結、忠誠、服務 United, Loyal, In Service Bersatu, Bersetia, Berkhidmat |
黨歌 | Bersatu, Bersetia, Berkhidmat |
上議院席次 | 11 / 70
|
下議院席次 | 26 / 222
|
州議會席次 | 108 / 611 |
州務大臣 | 4 / 13
|
黨旗 | |
官方網站 | |
巫統官網 巫統官網(新聞) | |
馬來西亞政治 政黨 · 選舉 |
巫統宣稱「馬來民族主義」是其成立的基礎與願景;堅持為民族、宗教和國家的尊嚴而戰鬥;同時也致力於捍衛馬來文化作為民族文化,捍衛並發展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12][13]
此外,該黨也存在著許多貪污腐敗的問題,眾多巫統國會議員都有官司纏身,其中包括納吉·阿都拉薩、阿末扎希、阿都阿茲·阿都拉欣、莫哈末依沙沙末、邦莫達等人,而阿末馬斯蘭、東姑安南、慕沙阿曼則被無罪釋放。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醜聞(1MDB)的發生也間接導致該黨在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中慘敗[14]。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英國政府再次回到馬來亞(現在的馬來西亞半島)繼續統治其殖民地。之後,英國政府為整合英屬馬來亞而在1946年4月1日宣布成立馬來亞聯邦。由於馬來亞聯邦計劃的提出,使一向視英國人為「保護者」的馬來人(馬來由人)感到遭受背棄,視之為對馬來亞的併吞。尤其是計劃裡寬鬆的移民政策、欲開放公民權給當時的人口龐大的外來移民(如華人和印度人)的建議,使其對馬來亞原居民的地位備感焦慮。
在這種情況下,由柔佛的「半島馬來人運動」(Peninsular Malay Movement)與雪蘭莪的「馬來人協會」(Persatuan Melayu Selangor)主導的「泛馬馬來民族大會」,1946年3月1日在吉隆坡舉行。5月10日位於新山的第三次會議上正式成立了「馬來民族統一機構」(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 UMNO),又譯「巫來由人統一組織」,簡稱「巫統」(PEKEMBAR;UMNO),積極反對馬來亞聯邦計劃。當時創辦人之一拿督翁嘉化(再此聲明,翁嘉化是馬來人)被推選為首任主席。起初巫統並未爭取政治權力,除了扮演支持英殖民政府的角色以外別無選擇。英殖民政府跟巫統領袖合作,幫助打擊赤色分子製造的暴亂。[15]
1949年,馬來亞聯邦被半自治的馬來亞聯合邦取代後,巫統開始轉至注重政治及施政。馬來人開始尋求出生權,因為馬來亞政府沒有公開宣布馬來人的出生權,而造成了混亂的局面。[16]
1951年翁嘉化(又譯翁查化、翁惹化)提議開放巫統黨籍,讓非馬來人參加,遭黨內拒絕,於是離開了巫統,由東姑阿都拉曼接任。翁嘉化離開巫統後,創設馬來亞獨立黨(Independence of Malaya Party, IMP)。同年,巫統在喬治市市議會選舉贏得了九席中的六席。接下來,巫統吉隆坡分部跟馬華公會雪蘭莪分部組成了臨時特別競選聯盟,以避免在同個席位競爭地參與吉隆坡市議會選舉。巫統和馬華在十二席中取下九席,給予獨立黨一大打擊。隨著在其他地方議會選舉取得了勝利,這臨時競選聯盟在1954年正式化為「聯盟」。[17]
1954年開始的州級選舉,「聯盟」在全聯合邦268州席中奪下了226席。同年聯邦立法議會成立,設立100席,其中52席由選舉選出議員,其餘48席由英國最高專員署委任。「 聯盟」要求60席由選舉選出,東姑甚至遠赴倫敦談判但無果。1955年聯邦議會開始進行選舉,這時「聯盟」迎來新成員——馬來亞印度人國民大會黨(MIC)的加入,並發布了選舉宣言。宣言設立了一些目標:1959年之前獨立,並為所有兒童提供至少小學的義務教育,擁護馬來統治者作為君主立憲制的象徵性元首,結束共產黨引發的緊急狀態及公共領域招聘更多馬來亞人,減少外國人以改革公務員體制。[18][19]
選舉成績一出,「聯盟」在52席中取下51席,剩下的一席由泛馬來亞伊斯蘭黨獲得。東姑成為馬來亞第一任首席部長。[20]
在這期間,馬來亞的緊急狀態進行中。有馬來亞共產黨支持的馬來亞人民解放軍製造恐怖破壞行為如摧毀農場,切斷交通及通訊網絡,攻擊警察局等,目的是要終結馬來亞的殖民。英殖民政府在1948年宣布馬共及其他一些左翼黨派為非法組織。1955年,「聯盟」政府和英國最高專員署宣布任何參與馬共叛亂的人如果投降就可赦免罪行。「聯盟」政府的代表也履行選舉承諾,與馬共領袖們見面談判嘗試和平解決騷亂,是為華玲會談。馬共總書記陳平要求宣布馬共為合法政黨及准許參與大選,作為放棄武裝鬥爭的條件,但東姑拒絕導致陷入僵局。[21]
1956年,東姑率領以「聯盟」政治人物和馬來統治者代表的談判團飛抵倫敦,向英國爭取及商討獨立事宜。獨立日確定為1957年8月31日,並且要設立獨立委員會起草國家憲法。「聯盟」政府也被要求避免沒收英國及外國在馬來亞的資產,也會簽訂防衛條約。[22]
憲法的起草由威廉·萊德成立及領導的萊德委員會負責。雖然載入了聯邦制和君主立憲制的概念,草擬的憲法還有規定保護馬來人的特別權利,如高等教育和公務員入學配額(固打制),以及伊斯蘭教成為聯邦的官方宗教。憲法也把馬來語列為國家官方語言,及有權保護母語教育如華語和淡米爾語。 儘管東姑和馬來統治者要求萊德委員會保證「在獨立的馬來亞全國民擁有平等的權利,特權和機會,不得以種族和信仰為由歧視」,但巫統人支持的馬來特權,被列為是必要積極推行的,直至最後淘汰。這些措施被列入憲法第3、152和153條文。[23][24]
如預計般,東姑於1957年8月31日在默迪卡體育場宣布獨立,標誌著邁入馬來亞和馬來西亞政治的新時代。
馬來亞獨立後的第一個選舉落在1959年,由巫統領導的「聯盟」贏下51.8%的選票,104席中攻下74席,在國會中取得足夠的絕對優勢,這不僅能再次組織政府而且可以隨意修憲。不過這次選舉「聯盟」因內部紛爭而受到挫折,馬華總會長林蒼佑要求該黨允許參選104席中的40席。而東姑拒絕後,許多林蒼佑的支持者辭職以獨立人士的身份參選,讓「聯盟」折損一些議席。[25]
1961年,東姑發起了成立「馬來西亞」的構想,即把前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沙巴,砂拉越和汶萊併入馬來亞的想法。此構想的推測是可以允許中央政府控制及打擊共產黨的活動,特別是新加坡。這也擔憂如果新加坡獲得獨立,將會變成大中華主義者的基地來威脅馬來亞主權地位。為了平衡新國家的種族結構,其他馬來人及原住民人口為主的州將會加入以平衡新加坡華人人口的多數優勢。[26]
經過多番談判,新修改的憲法已敲定並做出了一些小修改:例如馬來人特權對所有「土著」——即包括馬來人及其他馬來西亞原著民開放。然而,新的州屬將會給予馬來亞原九個州屬沒有的一些自治權。經過1963年7月的談判,馬來西亞將會在8月31日成立,包括新加坡,沙巴和砂拉越。汶萊因汶萊人民黨的武裝叛亂而不加入,以避免新國家成立後有不穩定的情況。[27]
菲律賓和印尼強烈反對這次的發展,印尼指馬來西亞代表著新殖民主義的出現,及菲律賓稱沙巴為其領土。聯合國向該地區派出委員會調查及批准合併,導致成立日被迫推遲。儘管印尼總統蘇卡諾進一步抗議,馬來西亞最終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印尼之後宣布與馬來西亞「對抗」,派遣指揮官在東馬(沙巴和砂拉越)進行游擊戰。此對抗直到蘇哈托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蘇卡諾而結束。而菲律賓之後與馬來西亞建立外交關係,同時承認馬來西亞主權。[28]
隨著馬來西亞國名的變更,巫統的政治聯盟夥伴也即時更名至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和馬來西亞印度人國民大會。東馬的一些政黨特別是砂拉越也加入了「聯盟」以參與選舉。
1963年新加坡州選舉,「聯盟」決定以新加坡聯盟黨的名義挑戰李光耀領導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巫統黨人為了新加坡聯盟黨在新加坡活躍參與州選,指控新加坡馬來人在華人主宰的人民行動黨政府之中,被當成二等公民。但是最後巫統支持的馬來候選人全都輸給了人民行動黨候選人。巫統總秘書賽嘉法阿爾巴去到新加坡向馬來人傳達信息,在一場集會裏,他攻擊人民行動黨的馬來籍政治人物是叛徒,而且不符伊斯蘭教義,導致人民行動黨和巫統關係緊張。人民行動黨人看到「聯盟」違反了早期的協議,即星馬雙方不得參選對方的選舉,決定參選半島的1964年大選。儘管人民行動黨競選了9個國會議席及在集會吸引了大量群眾,但只贏得一個席位。政治紛爭引致了族群關係的緊張,最後爆發了1964年新加坡種族騷亂。
「聯盟」領袖對李光耀的行為感到震驚,認為身為一個州的首席部長的他,行為舉止不應該如此不體面。他們認為李光耀把自己當成是個主權國家的宰相,而非一個州的方伯。來自馬華的財政部長陳修信則稱李光耀是「馬來西亞及馬來亞歷史上最大的破壞力量」。李光耀似乎決心要在政治方面繼續發展,繼續在全國競選,成立馬來西亞團結大會——一個口號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政黨聯盟,複製了翁嘉化早期的努力。
1965年8月7日,首相東姑為了避免進一步的衝突別無他法,建議馬來西亞國會對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進行了投票。儘管人民行動黨領袖們,包括李光耀嘗試挽留新加坡在聯邦之中,國會最終在8月9日以126票比0票,一致支持將新加坡逐出聯邦[29]。
東姑在國會演說時表示:「在我領導這下議院的十年之中,我未曾如此痛苦地履行職務。我在此宣布新加坡正式脫離聯邦。」 [30][31] 當天,流淚的李光耀宣布新加坡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以及自己成為這新國家的總理。他的演說摘錄:「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痛苦的時刻。我的一生,我整個成年的生活中,我都堅信於兩地的合併及團結。」 隨著新加坡的脫離及獨立,巫統新加坡分部改名為新加坡馬來民族機構 (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Singapura)。
新加坡脫離聯邦後,「聯盟」領袖開始專注執行政策。其中一項政策是提升馬來語作為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地位,降低英語在政府事務的使用。這得到伊斯蘭黨的支持,即捍衛土著特權及提升伊斯蘭教在公共事務的地位。另一方面,人民行動黨在馬來西亞的支部變成了民主行動黨,繼續強烈反對此政策,並繼承了被驅逐的人民行動黨「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理念。1968年,由林蒼佑領導新成立的馬來西亞民政運動黨或稱民政黨,與民主行動黨合作。
1969年大選出了大事,5月10日當西馬(半島)投票結束後,「聯盟」贏得不到一半的總選票,儘管在國會104席中取得66席。馬華在此大選中損失慘重,從而使雙方關係緊張。同時「聯盟」還在州層次的選舉受到更大的打擊,失去吉蘭丹,霹靂和檳城的執政權。[32]這次的選舉最後觸發了族群衝突——五一三事件。巫統雪蘭莪州州務大臣拿督哈侖(Datuk Harun)宣布巫統將於1969年5月13日晚上7點30分,展開慶祝巫統選舉勝利遊行。一群馬來青年由鵝嘜(Gombak)出發,前往哈侖住處集合參加遊行,在文良港(Setapak)地區與華、印族人發生衝突。
最高元首經過中央政府的勸告後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國會暫停運作,由巫統的副首相敦拉薩克領導的國家行動委員會來接管政府,作為大選後續的東馬投票也被迫無限期推遲。儘管內閣首相還是東姑,但職位卻是象徵性的,其職務卻由阿都拉薩執行。[33]
巫統後座議員馬哈地·穆罕默德在此選舉失去國會議席,並向東姑致函批評他的領導。馬哈迪與馬來亞大學講師拉惹慕達魯丁·達因主辦一場活動,向本地大學學生團體派發他的信函。最後爆發了大規模示威,並要求東姑下台。隨著6月爆發的騷亂,馬哈迪及巫統前執行秘書慕沙希淡被開除黨籍。儘管如此,東姑受到一系列壓力下開始了退位計劃。
被推遲的選舉最後於1970年進行,讓「聯盟」再次牢牢掌握國會三分之二絕對優勢。8月31日,東姑宣布國家的意識形態——國家原則(Rukunegara),以及退位,計劃讓首相職位由敦拉薩繼承,還有國會接下來即將復會。[34]
1970年敦阿都拉薩接任首相後,他開始著手加強巫統在「聯盟」里的領導。東姑領導聯盟的時候,一直會諮詢「聯盟」里對政策的意見。當「聯盟」領袖提出反對時,政策就不會通過。在敦阿都拉薩的領導下,巫統就是「聯盟」和政府的主幹。他領導國家行動委員會包涵7位馬來人,1位華人和1位印度人直至國會復會。[35]
在敦拉薩的內閣,另外兩位跟他有同等權力的人就是依斯邁·阿都拉曼和加沙里沙菲宜。加沙里曾經表示馬來西亞不適合西敏寺國會制度。敦拉薩也讓被開除了的馬哈地·穆罕默德和慕沙希淡重新入黨[36],並提拔馬哈迪成為教育部長[37],這番舉動也間接讓後者在1976年受委副首相。
阿都拉薩政府在1971年宣布新經濟政策,目標是以「經濟快速增長」來提升馬來人在國家經濟方面的地位以達到跟其他族群有合理的份額,並「最終消除貧窮…不分種族」。新經濟政策的目標是讓馬來人掌控30%的經濟領域,政府認為這將會實現「公平的社會」 (Masyarakat Adil),一個促進政策受到認可的口號。新經濟政策的制度擴大了憲法所制定的教育以及公務員固打,政府也對私人界做出干預。例如首次公開募股中的30%股份必須由政府選擇的土著單位持有; 舊有的公務員招聘機制,即每聘一位非馬來人就要聘四位馬來人的制度即刻廢除,在1969年至1973年間,98%的新公務員是馬來人。五所新大學在新經濟政策之下建成,其中兩所主要為貧窮馬來人和穆斯林公民服務。[38]
阿都拉薩為了強化政府優勢而開始拉攏一些在野黨加入「聯盟」陣營。民政黨,人民進步黨,伊斯蘭黨和東馬一些在野黨在這時期加入了聯盟,並改名為「國民陣線」。國陣在1974年正式註冊成為組織,同年也進行了大選。[39]
國陣內部在選舉期間出現了一些矛盾。1973年,林敬益和一些親華支持者從馬華跳槽至民政黨,這導致馬華不再是國陣里唯一代表華人權益的政黨。[40]
馬來西亞大學學生組織開始對巫統領導的政府有所不滿,學生運動受到海外方面的無政府主義者影響而發起。不過,政府對大學生和學院發出嚴厲警告禁止參與政治。還有,農村的農民指控由於政府的政策導致他們挨餓,促使1974年12月爆發大學生示威。不過這些指控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證據證明農民的家屬因飢餓而死。大部分示威者是馬來人。1975年,國會通過了大學及大專生法令,禁止學生在未經過大學副校長的書面同意下對任何政黨或工會表態支持及擔任任何職位。該法令也禁止在大學校園內進行政治集會。1976年儘管瑪拉工藝學院內有抗議大專法令的大集會,政府威脅要撤回學生受到政府資助升學的獎學金。[41]
國陣也在1974年大選後也在砂拉越參選。由黃金明領導的砂拉越國民黨跟民主行動黨成為國會裡最重要的在野黨,兩黨各掌九席。砂國民黨挑戰國陣委任的砂拉越首席部長阿都拉曼耶谷的親馬來人政策,指他們邊緣化砂拉越的郊區原住民,特別是依班人。砂國民黨曾經在1965年被逐出「聯盟」,原因是主張增加砂拉越的自主權,即提升那些砂拉越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時所簽訂的協議中所指定的權利,但這是不可能達到的。當選舉結果公布後,阿都拉曼下令以煽動法令逮捕黃金明。砂國民黨隨後選出新領袖——廖·莫吉,他保釋了黃金明以及1976年讓砂國民黨再次加入國陣。[42]
在沙巴州,「聯盟」及之後的國陣由注重親馬來人和親伊斯蘭政策的沙巴民族統一機構(USNO,簡稱沙統)掌控州政府。1973年,伊斯蘭教被列為沙巴州的官方宗教,原官方宗教為基督教,在合併協議前已簽署認同此條款。還有原住民語言如卡達山人的語言使用被馬來語取代。沙統的首席部長慕斯塔法哈倫生活奢侈,奉行恩庇政治來批准珍貴木材合約,使用沙巴公帑供飛機運送自己飛至價值一百萬澳元,位於昆士蘭的住家。[43]
1974年大選,社會正義黨參選獲得了近40%的選票,但無法贏取任何國會議席及州議席,沙統持續執政沙巴州。[44]
1981年6月巫統黨選後,馬哈地·穆罕默德接任首相兼巫統主席職務,並創下掌權22年的最長在位首相記錄。
馬哈地·穆罕默德任首相之後,慕沙希淡接任副首相兼巫統署理主席。馬哈迪上任後實行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1982年初,他宣布「向東學習」政策,即向日本和韓國學習。日本和韓國的現代化工程成了馬來西亞的楷模。這也是馬哈迪為了不想照抄西方現代化模式而另覓的新路。在他領導下,馬來西亞經濟穩健發展。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的10年裡,馬來西亞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以上,馬來西亞在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表上躍居第21位,人均年收入從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近4000美元,國民富裕程度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僅次於新加坡和汶萊。
1981年至2003年,在馬哈迪擔任首相期間,馬來西亞經歷快速的經濟成長,由原先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型態,轉變為以製造業和工業為主,特別在電腦與消費性電器產品領域。在這段期間,馬來西亞的城市景觀也因多項大型計畫而改變,其中包括國家石油公司的雙峰塔、吉隆坡國際機場、南北大道、雪邦國際賽道、多媒體超級走廊、砂拉越巴貢水壩以及新的聯邦行政首都布城直轄區等建設。
1987年,馬哈迪受到前財政部長東姑拉沙里的挑戰。媒體把支持馬哈迪的陣營稱為A隊,東姑拉沙里為B隊。[45]最終,馬哈迪以43票(761對718)的微差成功連任。B隊的署理主席候選人慕沙希淡被A隊的嘉法巴巴打敗,三位副主席中有兩位是A隊,最高理事會有16位A隊及9位B隊成員。[46]同年6月25日,12位巫統中央代表對這次黨選做出上訴但被駁回了,其中一位代表胡先馬納撤回上訴,剩下的11位堅持上訴的代表們被稱為「巫統11人」,雖然東姑拉沙里和慕沙希淡未參與其中,但廣泛相信東姑拉沙里資助這個上訴。[47]
經過超過七個月的一系列非正審聆訊及搜查資料,1988年2月4日法官哈倫哈欣位於吉隆坡高庭對此事做出了宣判。法庭宣判巫統為非法組織,原因是有一些未註冊的支部參與黨選,違反1966年社團法令,因此技術上大會本身也是非法[48]。馬哈迪把國陣主席職位交給身為國陣第二大成員黨馬華公會的總會長林良實,林良實便受命成為非官方代理首相,直到同年2月16日[49]。巫統被判為非法政黨後,東姑拉沙里創黨,名叫「馬來西亞巫統」(UMNO Malaysia),以爭取繼承舊有的巫統。馬來西亞巫統雖然主要受到巫統B隊的支持,但也招攬馬哈迪加入領導層,可是該新黨隨著社團註冊局以缺乏解釋為由拒絕註冊而瓦解。[50]
馬哈迪在「馬來西亞巫統」註冊被拒絕後一星期,註冊名為「馬來民族統一機構(新)」(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 (Baru) )或簡稱「巫統(新)」(UMNO (New)),其後去除了「新」字,使舊巫統的所有資產由新巫統繼承。[51]東姑拉沙里另行創立四六精神黨,在1990年及1995年大選與新巫統對抗,最後四六精神黨在1996年解散,東姑拉沙里回歸巫統。
2001年1月1日,馬哈迪表示,巫統在該年的決議是團結馬來人和各級黨員[52]。
在2002年6月22日的巫統大會中,馬哈迪宣布他將會辭去首相職,許多支持者涌往台上淚流滿面地試圖挽留他。之後他定於2003年10月退位,給予他有時間以確保他選定的繼任者阿都拉有序及沒有爭議的權力交接,10月31日正式把首相職務移交給阿都拉·巴達威[53]。在職首相達22年,馬哈迪在退位時是世界上在位最久的被選舉國家領導人[54],他也是馬來西亞在任最久的首相。
在馬哈迪領導下馬來西亞進入經濟繁榮的時代,擔任了長達22年的黨主席及首相後,於2003年10月31日退休,由其指定的接班人阿都拉·巴達威繼任,納吉·阿都拉薩則接任署理主席。
2004年的第11屆大選,國陣在阿都拉的領導下取得壓倒性勝利。不過2008年的第12屆大選,該聯盟首次失去三分之二國會議席優勢,巫統的大臣在雪蘭莪,霹靂和吉打失去職位。之後阿都拉宣布來屆黨選不蟬聯主席職及首相職位,在2009年4月3日黨選後由納吉繼承。
在2013年第13屆大選中,儘管國陣總體失去7席,但巫統增加了9席。
納吉·阿都拉薩任內曾發生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醜聞(1MDB),事件被揭發後激起馬來西亞人民的批評聲浪。2016年2月29日,前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宣布退出巫統[55]。同年6月24日,納吉宣布,巫統最高理事會一致決定開除前副首相慕尤丁和前吉打州務大臣慕克里·馬哈迪的黨籍,因兩人與反對黨同台,批評巫統和黨領袖,在黨紀犯下大罪[56],該決定引起部分巫統黨員不滿[57][58]。
2018年5月9日第14屆大選,國陣慘敗,巫統首次失去執政黨的地位。5月12日,納吉宣布辭去巫統以及國陣主席職位,並由前副首相阿末扎希暫代位置[59]。同年7月3日,納吉因一馬公司貪污醜聞在家中遭馬來西亞反貪污委員會逮捕[60][61]。2020年7月28日,吉隆坡高等法庭宣判,納吉涉及一馬弊案的SRC洗錢案7項指控全部成立,判處監禁12年和罰款2億1000萬令吉,成為馬來西亞歷史上首位被定罪的前首相[62]。
第14屆大選後,國陣陣營多個政黨引發成員脫離政黨危機,巫統也是其中之一。巫統成為反對黨後,和伊斯蘭黨的關係也越加密切,兩黨多次參與國內各個關係到穆斯林的課題,例如反對《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反對《羅馬規約》等活動。
2019年9月14日,巫統和伊斯蘭黨在吉隆坡世界貿易中心舉行「穆斯林團結集會」,正式簽暑合作憲章,以維持及爭取更多選票和抗衡希望聯盟。這是雙方自1980年代終止合作後再次聯盟。[63]巫統與伊斯蘭黨也提出以「全民共識」(Muafakat Nasional)為合作模式,採取一對一方式與希盟競爭選票。在2020年7月4日的2020年珍尼補選中,國陣以1萬2650多數票狂勝對手,證實該合作模式取得成功。
2021年8月21日巫統副主席依斯邁沙比里成為馬來西亞第九任首相是巫統在第14屆大選後首次執政,也是首次非巫統主席的巫統黨員擔任首相。
2022年8月23日最高法院正式裁定納吉罪名成立並正式入獄
第十五屆大選後巫統從創黨以來的首次大敗,也使巫統基層上逼宮阿末扎希下辭去巫統主席一職,馬華的總會長魏家祥與馬華總秘書長張盛聞也表示阿末扎希應該下台但阿末扎希表示不會辭職下台,2022年11月24日阿末扎希正式表示支持安華就任馬來西亞首相,隨後阿末扎希二次擔任馬來西亞副首相
巫統公開代表在馬來西亞的馬來人,也開放任何土著(馬來西亞原住民,即非馬來人或非穆斯林如東馬的卡達山人,依班人,達雅人等)入黨。該黨宣揚馬來人主權,一種馬來人身為國土早期的居民應當享受特別地位的概念,如今受到馬來西亞憲法153條文所保護。[64]
大選 | 贏得的總席位 | 競選 | 得票 | 得票比例 | 選舉結果 | 領袖 |
---|---|---|---|---|---|---|
1955 | 34 / 52
|
35 | 589,933 | 58.90% | ▲34席; 執政黨 (聯盟) |
東姑阿都拉曼 |
1959 | 52 / 104
|
70 | 553,160 | 35.75% | ▲18席; 執政黨 (聯盟) |
東姑阿都拉曼 |
1964 | 59 / 104
|
70 | 458,854 | 38.10% | ▲7席; 執政黨 (聯盟) |
東姑阿都拉曼 |
1969 | 52 / 144
|
70 | ▼7席; 執政黨 (聯盟) |
東姑阿都拉曼 | ||
1974 | 62 / 144
|
80 | ▲10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阿都拉薩 | ||
1978 | 70 / 154
|
80 | ▲8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胡先翁 | ||
1982 | 70 / 154
|
100 | ━ ;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馬哈迪 | ||
1986 | 83 / 177
|
100 | 1,474,063 | 31.06% | ▲13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馬哈迪 |
1990 | 71 / 180
|
100 | ▼12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馬哈迪 | ||
1995 | 89 / 192
|
100 | ▲18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馬哈迪 | ||
1999 | 72 / 193
|
120 | ▼17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馬哈迪 | ||
2004 | 109 / 219
|
120 | 2,483,249 | 35.9% | ▲37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巴達維 |
2008 | 79 / 222
|
120 | 2,381,725 | 29.33% | ▼30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巴達維 |
2013 | 88 / 222
|
120 | 3,252,484 | 29.45% | ▲9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納吉·阿都拉薩 |
2018 | 54 / 222
|
120 | 2,548,251 | 21.10% | ▼34席; 反對黨, 政變後: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納吉·阿都拉薩 |
2022 | 26 / 222
|
119 | 2,549,341 | 16.43% | ▼28席; 執政黨 (國民陣線) |
阿末扎希 |
巫統目前在馬來西亞下議院占有26席。
州屬 | 選區編號 | 國會選區 | 國會議員 | ||
---|---|---|---|---|---|
玻璃市 | 無 | ||||
吉打 | 無 | ||||
吉蘭丹 | 無 | ||||
登嘉樓 | 無 | ||||
檳城 | 無 | ||||
霹靂 | P55 | 玲瓏 | 三蘇安努亞 | ||
P75 | 峇眼拿督 | 阿末扎希 | |||
彭亨 | P78 | 金馬侖高原 | 南利莫哈末諾 | ||
P79 | 立卑 | 阿都拉曼莫哈末 | |||
P84 | 巴耶勿剎 | 莫哈末沙哈阿都拉 | |||
P85 | 北根 | 昔莫哈末普茲 | |||
P90 | 百樂 | 依斯邁沙比里 | |||
雪蘭莪 | 無 | ||||
吉隆坡 | P119 | 蒂蒂旺沙 | 佐哈里阿都干尼 | ||
布城 | 無 | ||||
森美蘭 | P126 | 日叻務 | 渣拉魯丁阿里亞斯 | ||
P127 | 仁保 | 三蘇卡哈 | |||
P129 | 瓜拉庇勞 | 安南阿布哈山 | |||
P131 | 林茂 | 莫哈末哈山 | |||
P133 | 淡邊 | 莫哈末依斯韓 | |||
馬六甲 | 無 | ||||
柔佛 | P147 | 巴力士隆 | 諾萊妮·阿末 | ||
P151 | 新邦令金 | 哈斯尼莫哈末 | |||
P153 | 森布隆 | 希山慕丁·胡先 | |||
P155 | 東南鎮 | 曼茲里·納昔 | |||
P156 | 哥打丁宜 | 卡立諾丁 | |||
P157 | 邊佳蘭 | 阿莎麗娜 | |||
P164 | 笨珍 | 阿末馬斯蘭 | |||
納閩 | 無 | ||||
沙巴 | P173 | 必打丹 | 沙赫米·耶也 | ||
P176 | 金馬利 | 莫哈末阿拉明 | |||
P177 | 保佛 | 茜蒂阿米娜 | |||
P184 | 里峇蘭 | 蘇海米·納西爾 | |||
P187 | 京那峇當岸 | 邦莫達 | |||
P191 | 加拉峇干 | 安迪莫哈末蘇雅迪 | |||
砂拉越 | 無 | ||||
總數 | 玻璃市 (0), 吉打 (0), 吉蘭丹 (0),登嘉樓 (0), 檳城 (0), 霹靂 (2), 彭亨 (5), 雪蘭莪 (0), 吉隆坡 (1), 布城 (0), 森美蘭 (5), 馬六甲 (0), 柔佛 (7), 納閩 (0), 沙巴 (6), 砂拉越 (0) |
巫統目前在全國9個州議會擁有108名州議員。
州屬 | 選區編號 | 州議會選區 | 州議員 | ||
---|---|---|---|---|---|
玻璃市 | 無 | ||||
吉打 | 無 | ||||
吉蘭丹 | N43 | 能吉里 | 阿茲馬威 | ||
N45 | 加臘士 | 莫哈末沙布丁 | |||
登嘉樓 | 無 | ||||
檳城 | N2 | 柏淡 | 禮查馬力肯 | ||
N21 | 雙溪亞齊 | 拉斯迪再諾 | |||
霹靂 | N2 | 天猛莪 | 莎比雅莫哈末 | ||
N4 | 哥打淡板 | 沙拉尼 | |||
N21 | 連登 | 莫漢莫德組科菲 | |||
N36 | 孟加蘭峇魯 | 阿茲曼諾 | |||
N39 | 不蘭查 | 凱魯丁阿布哈尼巴 | |||
N48 | 亞亦君令 | 希山沙魯丁 | |||
N53 | 龍谷 | 沙魯沙曼 | |||
N59 | 美冷 | 莎麗娜三蘇丁 | |||
彭亨 | N2 | 日黎 | 旺羅斯迪 | ||
N3 | 巴登東姑 | 穆斯塔帕 | |||
N5 | 文打 | 索菲拉薩 | |||
N6 | 峇都達南 | 阿都阿茲末基讓 | |||
N8 | 冬 | 法茲利莫哈末卡馬 | |||
N16 | 英迪拉布拉 | 沙菲法贊 | |||
N21 | 柏拉姆再也 | 莫哈末尼扎·莫哈末納吉 | |||
N22 | 柏巴 | 莫哈末法古魯丁 | |||
N23 | 珍尼 | 莫哈莫沙林 | |||
N27 | 貞德臘 | 羅祖安 | |||
N28 | 吉道 | 賽依布拉欣賽阿末 | |||
N36 | 柏朗埃 | 阿米扎·阿布亞當 | |||
N37 | 古艾 | 莎巴麗雅 | |||
N39 | 金馬揚 | 凱祖尼占 | |||
N41 | 姆阿占沙 | 拉查里卡欣 | |||
N42 | 刁曼 | 佐哈里胡欣 | |||
- | 官委議員 | 哈里斯沙烈 | |||
雪蘭莪 | N1 | 雙溪僑華 | 禮占·依斯邁 | ||
N23 | 杜順大 | 佐漢阿茲 | |||
森美蘭 | N2 | 葫蘆頂 | 嘉拉魯丁 | ||
N3 | 雙溪鐳 | 莫哈末拉茲 | |||
N6 | 巴弄 | 慕斯達法納谷 | |||
N7 | 遮蘭巴當 | 莫哈末再迪 | |||
N9 | 良冷 | 莫哈末阿斯納阿敏 | |||
N15 | 爪西 | 琵比莎麗查 | |||
N16 | 神安池 | 莫哈末蘇菲安 | |||
N17 | 新那靈 | 依斯邁拉欣 | |||
N19 | 柔河 | 賽夫亞占 | |||
N26 | 真蓬 | 賽夫巴哈里 | |||
N27 | 晏斗 | 莫哈末哈山 | |||
N28 | 高島 | 蘇海米艾尼 | |||
N32 | 寧宜 | 莫哈末費沙 | |||
N35 | 利民濟 | 蘇海米占比扎 | |||
馬六甲 | N1 | 瓜拉寧宜 | 羅斯里阿都拉 | ||
N2 | 丹絨比拉拉 | 阿都拉勿 | |||
N3 | 阿依利茂 | 哈密邁丁昆祖巴希爾 | |||
N4 | 林魯 | 蘇萊曼莫哈末阿里 | |||
N5 | 打坡南寧 | 祖基菲里莫哈末占 | |||
N9 | 榴槤洞葛 | 查哈里阿都卡里爾 | |||
N10 | 亞沙漢 | 法魯尼占羅斯蘭 | |||
N12 | 班台昆羅 | 杜敏娜卡蒂 | |||
N13 | 巴也隆布 | 萊斯雅欣 | |||
N15 | 彭加蘭峇株 | 卡宋諾丁 | |||
N18 | 阿依摩立 | 拉末馬里曼 | |||
N21 | 魯容 | 諾希爾米 | |||
N23 | 直落垵 | 阿都拉薩阿都拉曼 | |||
N25 | 霖 | 凱迪里亞阿布查哈 | |||
N26 | 實甘 | 再迪阿丹 | |||
N27 | 萬里茂 | 阿克馬沙烈 | |||
N28 | 雙溪南眉 | 西蒂法依莎 | |||
柔佛 | N1 | 巫羅加什 | 扎哈里·沙禮 | ||
N3 | 柏瑪尼斯 | 安努亞·阿都馬納 | |||
N5 | 丁能 | 哈斯琳達 | |||
N8 | 武吉巴西 | 莫哈末法茲里 | |||
N9 | 甘蜜 | 沙里漢 | |||
N11 | 實廊 | 凱琳妮莎 | |||
N14 | 武吉南寧 | 弗亞杜奇林 | |||
N16 | 雙溪峇浪 | 史拉末達金 | |||
N17 | 聖模那 | 莫哈末法立卡立 | |||
N18 | 鐵山 | 祖古納因 | |||
N20 | 實馬廊 | 山蘇巴里 | |||
N21 | 巴力安尼 | 納吉沙慕里 | |||
N22 | 巴力拉惹 | 諾拉昔達 | |||
N24 | 新加蘭 | 莫哈末尤斯拉 | |||
N25 | 龍引 | 莫哈末卜艾 | |||
N26 | 嗎什 | 翁哈菲茲 | |||
N27 | 拉央拉央 | 阿都慕達立 | |||
N29 | 馬哥打 | 賽福星 | |||
N34 | 班底 | 哈哈斯林 | |||
N35 | 巴西拉惹 | 拉希達·依斯邁 | |||
N36 | 素里里 | 慕斯再迪 | |||
N37 | 舊柔佛 | 諾麗扎 | |||
N38 | 本那哇 | 法烏扎 | |||
N39 | 丹絨蘇臘 | 阿茲南·達敏 | |||
N40 | 地南 | 阿茲祖 | |||
N43 | 百萬鎮 | 峇哈魯丁泰益 | |||
N44 | 拉慶 | 莫哈末海里 | |||
N47 | 甘拔士 | 南利·柏哈尼 | |||
N49 | 依斯干達城 | 班達·阿末 | |||
N50 | 武吉柏邁 | 嘉福尼 | |||
N53 | 文律 | 哈斯尼莫哈末 | |||
N54 | 埔萊士峇當 | 哈斯魯尼扎 | |||
N56 | 龜咯 | 傑菲里丁 | |||
沙巴 | N2 | 冰哥卡 | 哈倫杜拉比 | ||
N10 | 烏蘇干 | 莫哈末沙烈賽益 | |||
N16 | 加拉布奈 | 耶谷干 | |||
N24 | 丹絨哥拉末 | 沙赫米·耶也 | |||
N29 | 班帶馬尼 | 莫哈末達明 | |||
N51 | 雙溪馬尼拉 | 莫克蘭英卡 | |||
N52 | 雙溪西埔架 | 莫哈末韓山阿旺 | |||
N58 | 拉末 | 邦莫達 | |||
N59 | 蘇高 | 傑菲里阿里芬 | |||
N61 | 西加麥 | 莫哈末丁可達比 | |||
N71 | 丹絨峇都 | 安迪莫哈末蘇雅迪 | |||
- | 官委州議員 | 蘇海米納希爾 | |||
- | 官委州議員 | 萊米翁基 | |||
砂拉越 | 無 | ||||
總數 | 玻璃市 (0), 吉打 (0), 吉蘭丹 (2),登嘉樓 (0), 檳城 (2), 霹靂 (8), 彭亨 (17), 雪蘭莪 (2), 森美蘭 (14), 馬六甲 (17), 柔佛 (33), 沙巴 (13), 砂拉越 (0) |
巫統黨旗的官方名字是Sang Saka Bangsa[65]。
Bersatu kita bersatu
Dengan setia berganding bahu
Jiwa teguh berpadu
Kita rumpun Melayu
Bersama kita bersama
Mendukung hasrat semua
Berjasa pada bangsa
Agama dan negara
Lambang kita yang gagah
Dipandang mulia dan indah
Bersatu, bersetia, berkhidmat
Cogan katanya
UMNO terus mara
Untuk rakyat Malaysia
巫統幾十年來作為馬來西亞國會最大執政黨,但在執政時期有不少為馬來人爭取福利而欺負少數民族的情形:
2018年6月29日,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醜聞(1MDB)特別調查隊證實凍結了涉嫌1MDB舞弊濫權案的個人及數個機構,包括巫統的銀行戶頭[71]。
2020年9月15日,前首相納吉·阿都拉薩的一馬公司案在吉隆坡高庭續審。一馬公司前執行長哈金(Mohd Hazem Abdul Rahman)供稱,一馬公司2013年發行30億美元債券後,部分籌得資金遭巫統用以在檳城買地。哈金聲稱,相關土地位於檳城亞依淡,而它們後來成為巫統為同年第13屆大選造勢的籌碼:「(前首相)納吉當時在檳城演講造勢時提到,這些土地將由一馬公司在亞依淡興建可負擔房屋。」[72]
2021年2月15日,一馬公司前首席執行員莫哈末哈占透露,涉及主導1MDB醜聞的劉特佐曾親口告訴他,1MDB的成立是為了服務巫統[73]。
以下為巫統最高理事會領導名單(2022年-2025年):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