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马铃薯制成的淀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鈴薯澱粉是從馬鈴薯中提取的澱粉,是俗稱太白粉的一種,港澳、珠三角一帶把馬鈴薯澱粉稱為生粉,馬鈴薯植物塊根的細胞含有澱粉粒,為了提取澱粉,將馬鈴薯壓碎,白色體所含的澱粉從被破壞的細胞中釋放出來,最後清洗澱粉並乾燥成粉末。
馬鈴薯澱粉含有典型的大橢圓形球形顆粒,大小在5到100μm之間,它是一種非常精製的澱粉,含有極少量的蛋白質或脂肪,這使得粉末具有清澈的白色,而煮熟的澱粉具有典型的澱粉味和馬鈴薯味,透明度高,強度高,不易起泡變黃。
馬鈴薯澱粉含有與澱粉結合的約800ppm磷酸鹽;這增加了粘度並使溶液具有輕微的陰離子特性,60℃(140°F)開始糊化[1] 並具有高膨脹力,同時吸水性也極強。[2]
澱粉衍生物用於許多食品中,例如麵條,葡萄酒,口香糖,雞尾酒堅果,薯片,熱狗香腸,麵包奶油、速溶湯和調味汁,還有無麩質食品[3] ,用於逾越節的猶太食品[4] 和亞洲美食。在糕點中[5],例如海綿蛋糕,可用於保持蛋糕濕潤,質地柔軟。它偶爾也用於製備預先包裝的磨碎奶酪,以減少受潮和粘連。
其他還有helmipuuro,一種由馬鈴薯澱粉和牛奶的單分散顆粒製成的粥,以及papeda(荷蘭的Moluccan社區使用馬鈴薯澱粉製作papeda)。它還可用於非食品應用中作為壁紙粘合劑,用於紡織品整理和紡織品上漿,用於紙張塗布和上漿,以及用作紙袋和膠帶中的粘合劑。
直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其他彩色膠片工藝出現之前,Lumière兄弟的AutochromeLumière也將馬鈴薯澱粉用於早期的彩色攝影工藝。
為了生產馬鈴薯澱粉,已試驗了許多品種的馬鈴薯,從中選擇具有高澱粉含量和高澱粉產量的品種。最近開發了一種新型馬鈴薯作物,其僅含有一種澱粉分子:支鏈澱粉,即糯性馬鈴薯澱粉, 在澱粉糊化後,糯性澱粉在儲存期間回凝較少。
澱粉馬鈴薯的主要種植國為德國、荷蘭、中國、日本[6]、法國、丹麥和波蘭,在瑞典、芬蘭、奧地利、捷克、烏克蘭、加拿大和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一些馬鈴薯澱粉也作為馬鈴薯加工工業的副產品生產,在薯條和薯片生產過程中從馬鈴薯切割邊角料中回收。
使用等體積甘油和蒸餾水的混合物在顯微鏡下檢查,馬鈴薯澱粉呈現透明,無色顆粒,不規則形狀,卵形、梨形或圓形,通常為30μm至100μm,但偶爾超過100μm,通常是10微米至35微米的尺寸。澱粉顆粒在偏振光下表現出特徵性的暗色交叉,如果馬鈴薯澱粉被潤濕則會變粘。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