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多利安是有紀錄以來襲擊巴哈馬的最強颶風,於2019年9月上旬對阿巴科群島大巴哈馬島構成重大破壞,風暴強度以及在巴哈馬附近緩慢的移動速度均打破多項紀錄。多利安是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第五個熱帶氣旋,第四場獲命名的風暴,第二場颶風和首場大型颶風[1][注 1]。氣旋源自8月19日離開非洲西海岸向西移動的東風波,於8月24日組織成熱帶低氣壓,而且當天就增強成熱帶風暴。

快速預覽 形成, 消散 ...
颶風多利安
五級颶風(美國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形成2019年8月24日
消散2019年9月9日
9月7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185英里/小時(295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10毫巴百帕);26.87英寸汞柱
影響地區小安的列斯群島波多黎各巴哈馬特別是阿巴科群島大巴哈馬島)、美國東部加拿大東部格陵蘭南部
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關閉

受乾燥空氣和垂直風切變的共同影響,多利安成型後幾天強化幅度很小。8月27日,風暴先後登陸巴貝多聖露西亞後進入加勒比海。聖露西亞的山地嚴重擾亂氣旋結構,促使系統中心在原本位置北面重新形成。風暴的移動路線比氣象機構預計更偏北面和東面,於8月28日經過波多黎各東部。與此同時,減弱的風切變和溫暖的海面溫度促使多利安進入美屬維京群島上空後升級成一級颶風。8月29日,多利安一度停止強化,但次日又開始快速增強。在此期間,颶風受北面亞熱帶水域形成高壓脊的影響轉向西北偏西,然後又轉朝西側移動。9月1日,風暴強度按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進入最高的五級颶風標準,並在當天達到最大持續風速295公里、中心氣壓910毫巴百帕,26.8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並登陸巴哈馬埃爾博島[注 2]

9月2日,風暴穩步減弱,而且經過大巴哈馬島上空期間移動速度逐漸放緩。9月3日,氣旋強度跌破大型颶風標準並開始加速北上。9月5日,多利安在行經溫暖的墨西哥灣暖流期間強度短暫回升到三級颶風標準,但在轉向東北逼近外灘群島期間又因風切變增多再度減弱。9月6日,氣旋登陸哈特拉斯角時強度已降至二級颶風下限。來自西風帶的影響越來越強,多利安於9月7日開始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並經過新斯科舍省上空,次日在聖羅倫斯灣上空完全轉變成溫帶氣旋,最終於9月9日被更大規模的溫帶氣旋吸收。

favicon
2 sources

形成並經過小安的列斯群島

颶風多利安源自2019年8月19日離開非洲西海岸的東風波(即拉長的低壓槽[3]。在此期間,東風波的大部分對流雷暴活動)距中心尚有一段距離,位於幾內亞塞內加爾附近內陸,東風波北部雷暴受到附近大量撒哈拉沙塵的限制[4]。東風波向西經過大西洋低緯度海域,大部分對流在此期間消散,但在8月22日又發展出低氣壓區。雖然所在水域存在中等強度垂直風切變,但系統仍在組織。[3]8月23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初步預測繼續西進的系統會以緩慢速度發展[5],但系統實際上卻於協調世界時8月24日早上六點在巴貝多東南偏東方向約1295公里洋面組織成熱帶低氣壓[3]

Thumb
8月26日,熱帶風暴多利安靠近背風群島

剛形成的熱帶低氣壓東南方向外流受到中等強度東向風切變限制[6]UTC當天下午18點,氣旋中層已發展出15公里寬的眼狀特徵,周圍有帶狀特徵重重包裹,氣象機構將其升級成熱帶風暴並以「多利安」(Dorian)命名[3][7]。風暴起初因所在水域海面溫度高逐漸增強,但此後幾天因中層大氣乾燥和風切變的共同影響基本停止強化[3][8]UTC8月27日凌晨1點30分,多利安以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85公里強度登陸巴貝多,進入加勒比海[3]。此時的複合雷達圖像表明系統缺乏強勁的內部核心[9]UTC上午11點左右,風暴又以同等強度登陸聖露西亞,島上山區擾亂系統的下層環流[3]。不久,多利安的中心在偏北方向重新發展,同時對流在乾燥空氣、背風群島向風群島共同影響下波動。雷達顯示氣旋多次發展出寬約15公里的風眼,但很快就被中層大氣中的乾燥空氣侵蝕。[10]

伊斯帕尼奧拉島北面的中到上層低氣壓區導致高壓脊出現薄弱環節,風暴很快就略朝西北轉向[11]。氣象部門起初預測多利安會登陸伊斯帕尼奧拉島並在島上減弱甚至消散,但系統實際上因中心在北面重組偏移預定路線,8月28日已抵達波多黎各東部[3][10]。風暴結構這天開始改善,帶狀特徵更加明顯且有部分風眼牆形成[3][11]。增強成一級颶風後,氣旋於UTC當天下午15點30分和18點分別登陸美屬維京群島聖克羅伊島聖托馬斯島。多利安的雲層格局繼續組織,衛星影像上的風眼更加明顯。受佛羅里達海峽上空的上層低氣壓區和大西洋副熱帶高壓脊之間氣流影響,颶風朝西北方向移動。[3]氣象機構預計,風暴會因中層大氣濕度增加、海面水溫接近或超過29攝氏度,風切變少等利好因素共同影響繼續增強。颶風強度已經提升,風眼更加清晰,[12],但在乾燥空氣和西南向風切變影響下一度停上強化[13]。8月29日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颶風獵人偵察機發現同心風眼牆,表明颶風內已開始眼牆置換循環。飛機還發現氣旋中心氣壓下降,但在繼續朝西北移動期間風速沒有提升[14]

faviconfavicon
12 sources

快速增強並登陸巴哈馬

Thumb
9月1日,正處最高強度的多利安位於阿巴科群島上空

8月30日早上,多利亞已完成眼牆置換循環並恢復增強趨勢。上層低氣壓區促使颶風迴轉南下,然後又在西側形成的大西洋副熱帶高壓脊影響下轉向西北偏西,進入風切變少、相對濕度高、海面溫度達29攝氏度的高度利好環境。[3]風暴向西移動直逼巴哈馬西北部[15],於UTC8月30日18點在巴哈馬西北部以東約715公里海域達到大型颶風標準[3]。當天深夜,氣旋的風眼內已經沒有雲層遮擋,周圍由深層對流環繞,同時西北方向風眼牆還持續爆發閃電,預示颶風會進一步強化[16][17]。經颶風獵人偵察機確認,風暴在UTC8月31日凌晨0點快速增強成四級颶風,地面風速接近每小時215公里[3][18]。氣旋的衛星影像更顯清晰,風眼更加鮮明且直徑穩定在22公里左右。風眼還開始呈現明顯的體育場效應,風眼牆的雲層從表面向外凸出,這種情況往往在非常強烈的熱帶氣旋上才會出現。[3]

UTC9月1日早上6點,多利安成為五級颶風,風力時速達270公里[3]UTC中午12點左右,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估計氣旋的一分鐘持續風速已達每小時285公里,成為有紀錄以來吹襲巴哈馬的最強颶風。UTC當天下午15點前不久,颶風獵人測得飛行高度層的風眼牆內風力時速達295公里,步進頻率微波輻射計所測風速更達每小時315公里,偵察機投放的投落送測得時速326公里地面陣風。[19]多利安此後幾小時繼續強化,最終達到的最高強度為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295公里,最低中心氣壓910毫巴(百帕,26.87英寸汞柱)。UTC9月1日下午16點40分,颶風以最高強度登陸阿巴科群島埃爾博島(Elbow Cay),成為有可靠紀錄以來登陸巴哈馬的最強颶風。[3]

Thumb
9月2日從國際太空站觀察位於大巴哈馬島上空的颶風多利安

穿過阿巴科群島期間,風暴北側的高壓脊減弱,轉向氣流減少,導致多利安的移動速度放緩。氣旋緩慢向西移動,強度略有回落,於UTC9月2日凌晨2點15分以風力時速285公里強度從大巴哈馬島南騎角(South Riding Point)附近登陸。六小時後,系統從大巴哈馬島北岸回到海上,雖因陸地和深海冷水上升導致風眼增大,風速減慢,但仍有五級颶風標準。[3]多利安此後幾小時逐漸減弱,強度在UTC9月3日早上六點回落至三級颶風範圍。風暴在大巴哈馬島北岸近海的移動速度極其緩慢,從UTC9月2日正午12點至9月3日正午12點整整24小時僅行進約49公里,整個大馬哈馬島因此持續三天的風速最低都達熱帶風暴強度。[3]風眼牆在該島部分地區停留超過25小時,其中包括多利安尚處五級颶風強度時期,同時霍爾角(Halls Point)在風眼內持續超過11小時[20]。颶風這段時間在巴哈馬產生的降雨總量估計高達900毫米[21],風暴潮超過6.1米[3]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7 sources

轉向北上,轉變成溫帶氣旋和消散

Thumb
9月7日,已轉變成溫帶氣旋的多利安逼近新斯科舍省

9月3日晚,美國東部上空向東移動的中層低壓槽促使氣旋北上,開始朝西北方向的美國東岸移動[3]。與此同時,風眼擴大並出現雲層遮擋,邊緣變得模糊,偵察機和浮標收集的數據表明多利安風場逐漸擴大[22]。次日,颶風因行經洋面水溫降低、風切變增強而緩慢減弱[3]。風暴移動速度逐漸提升,風眼的清晰度反覆波動[23][24]。不久,多利安又因溫暖的墨西哥灣暖流再度增強[3],風眼牆的雲層開始降溫[25]。風眼內的雲層消散,周圍由深層對流環繞後,氣旋於UTC9月5日凌晨0點在喬治亞州近海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的第二波強度高峰,又一次成為三級颶風[3][26]。約12小時後,風暴在沿南卡羅來納州海岸移動期間開始逐漸減弱[27][28]。颶風加速向東北移動,於UTC9月6日中午12點30分左右以風力時速155公里,最低氣壓957毫巴(百帕,28.26英寸汞柱)強度登陸北卡羅來納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該州風力大多在一級颶風範圍,最高風速基本位於海上[3]。雖然強度已大幅降低,但風暴的風眼依舊層次分明,周圍是深層對流層層環繞[29]

9月7日清晨,多利安開始朝溫帶氣旋轉變。衛星圖像顯示風暴結構不再對稱,風眼完全消失。[30]颶風結構在強烈的西南向風切變摧殘下瓦解,大部分對流移位至中心東側和北面[31]。不久,多利安與東北方向發展的暖鋒相連,冷空氣雲層開始侵入氣旋西南面[32]UTC9月7日下午18點左右,風暴已經失去大部分熱帶天氣系統特徵,不再屬於熱帶氣旋[3][33],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為風暴仍然威脅加拿大大西洋省份,所以繼續發布公告[33]。在此期間,上空經過的衛星散射儀所獲數據表明,風暴內部風速在每小時145至160公里範圍[34]UTC當晚22點左右,多利安從新斯科舍省桑布羅克里克(Sambro Creek)附近登陸[3]。氣旋開始嵌入溫帶西向氣流,並逐漸向東轉向[35]UTC9月8日早上6點,位於聖羅倫斯灣上空的風暴已經完全轉變成溫帶氣旋[3],雲層格局逐漸消失,到下午18點風速已降至熱帶風暴範圍[3][36][37]。9月9日,氣旋中心附近幾乎沒有顯著對流。不久,多利安進入北大西洋,附近的拉布拉多海海面溫度不足十攝氏度。UTC9月9日早上六點,多利安在紐芬蘭東北部被更大規模的溫帶氣旋吸收。[3][38]

favicon
17 sources

紀錄

更多資訊 登陸時最強烈的大西洋颶風 強度僅按中心氣壓衡量, 排名 ...
登陸時最強烈的大西洋颶風
強度僅按中心氣壓衡量
排名 颶風 颶風季 登陸氣壓
1 「勞動節」[注 3] 1935年 892毫巴百帕
2 卡米爾 1969年 900毫巴(百帕)
吉爾伯特 1988年
4 迪安 2007年 905毫巴(百帕)
5 「古巴」 1924年 910毫巴(百帕)
多利安 2019年
7 珍妮特 1955年 914毫巴(百帕)
艾瑪 2017年
9 「古巴」 1932年 918毫巴(百帕)
10 麥可 2018年 919毫巴(百帕)
來源:[1][40][41]
關閉

多利安達到最高強度後打破多項紀錄。多利安的最大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95公里,與1935年勞動節颶風颶風吉爾伯特威爾瑪一起在有紀錄以來所有的大西洋颶風中並列第二[42][43],僅次於風力時速305公里的颶風艾倫[44]。同時,多利安還是歷史上在熱帶以外洋面達到強度最高的颶風[43]。風暴以最高風速登陸,是有紀錄以來襲擊阿巴科群島的最強氣旋[3][43],也是除1932年巴哈馬颶風外唯一登陸阿巴科群島的五級颶風[45]。此外,多利安還與1935年勞動節颶風並列成為登陸時持續風速最高的大西洋颶風[46]。多利安達到五級強度後,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已是連續第四個形成至少一場五級颶風的大西洋颶風季[47][注 4]

多利安在巴哈馬附近緩慢的移動速度同樣創下多項紀錄。前後24小時間,多利安只行進49公里,是1965年颶風貝特西過後移動最慢的大型颶風[43]。氣旋的部分風眼牆持續衝擊大阿巴科島和大巴哈馬島約22小時,刷新大西洋盆地五級颶風吹襲陸地的時長紀錄[48]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1 sources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