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奧多爾·漢貝里(瑞典語:Theodor Hamberg,1819年3月25日—1854年5月13日),漢名韓山明(客家話:Hòn Sân-mìn),又譯韓山文,是一位活躍於中國的瑞典傳教士,以對早期太平天國的重要記載和在廣東省建立基督教差會而著稱。他還創立了西方研究客家語的基礎。他是瑞典化學家尼爾斯·彼得·漢貝里(Nils Peter Hamberg)的弟弟。1854年,韓山明在英屬香港去世。
韓山明是船長的兒子,從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商人。1844年,他放棄了生意,加入巴色會,此後2年進入瑞士的一所傳教學校接受訓練,
1846年,韓山明被派往中國,次年3月19日抵達,開始在廣東差會工作,負責向客家人傳教。他還編寫了第一部客家語記錄草案,為紀多納的客家語詞典奠定了基礎。最初,韓山明協助著名德國傳教士郭士立傳教,但是逐漸地,韓山明對郭士立大群皈依的策略產生了懷疑,採取較為謹慎的做法,因而與郭士立和巴色會之間產生了衝突。郭士立去世後,韓山明得到了表白,並繼續為巴色會工作。
1852年,韓山明遇見逃到香港的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洪仁玕向韓山明提供了有關太平天國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成了後來韓山明關於太平天國的著作的基礎。這本書是第一部用西方語言描寫太平天國的著作,現在仍然是關於洪秀全早年生活的重要文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