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獵龍(屬名:Afrovenator,發音:/ˌæfroʊvɪˈneɪtər/,意為「非洲獵龍」)是斑龍科獸腳類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中侏羅世的北非。
非洲獵龍殘骸於1993年在尼日阿加德茲大區的條拉倫組發現,其地質年齡最初認為是大約1.32至1.2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豪特里維階至巴列姆階(塞里諾等人,1994年),然而對沉積物的重新研究顯示年齡可能為1.67至1.61億年前的中侏羅世巴通階至牛津階。[1]相同地層中蜥腳類約巴龍的殘骸在非洲獵龍命名論文中首次提及。[2]
本屬所知於正模標本UC OBA 1――一具較完整的骨骼,含頂部缺失的顱骨(下頜骨同樣缺少前關節骨)、部分脊柱、部分前肢、部分骨盆和大部分後肢,現保存於芝加哥大學。[2]
該屬目前僅有一個物種:阿巴卡非洲獵龍(Afrovenator abakensis),屬名取自拉丁語afer(「非洲的」)和ventator(「獵人」),指該屬是一種在非洲發現的掠食性恐龍,種名取自化石發現地阿加德茲的圖阿雷格語名稱。最初的簡短描述於1994年發表在著名期刊《科學》上,主要作者是美國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合著者包括傑弗里·威爾遜(Jeffrey Wilson)、漢斯·拉森(Hans Larsson)、迪迪埃·杜特希爾(Didier Dutheil)和漢斯·戴爾特·蘇伊士(Hans-Dieter Sues)。[2]
據格雷戈里·保羅(Gregory Paul)稱,從已知骨骼來看,該恐龍從鼻部到尾末端長約8米(26英尺)、重約1噸。[3]托馬斯·霍茲(Thomas R. Holtz Jr.)估計其長7.6米(25英尺)、重453至907公斤(1000至2000磅)。[4]2016年的身高估計值較低,為6.8米(22.3英尺),臀高1.9米(6.2英尺),體重為790公斤(1.742磅)。[5]塞里諾強調稱非洲獵龍體型纖細,四肢較長,肱骨長40厘米,脛骨和第四跖骨分別長687和321毫米,股骨長76厘米。[2]
現已建立幾個自衍征以區別非洲獵龍及其近親。眶前孔所在的凹陷處有一葉狀前緣。第三節頸椎有一低矮長方形神經棘。新月形腕骨非常扁平。第一和第二掌骨的接觸面廣泛擴張。恥骨腳後面有缺口。[6]
顱骨總體上非常平坦,高度不到長度的三倍,但由於前頜骨缺失而無法確認。上頜骨前支很長,從齒槽數推測有14顆牙齒,而牙齒本身已經遺失。前頜孔後面有一未觸及眶前孔邊緣的小型上頜孔。淚骨頂部有一獨特的圓角。眶後骨下支橫向寬闊。顴骨短而深且擁有氣腔。[2]
大多數分析都將非洲獵龍歸入斑龍科,該科以前是個「廢紙簍分類群」,其中包含許多難以分類的大型獸腳類,但後來重新定義為斑龍超科棘龍科的姐妹群。
2002年一項主要關注西北阿根廷龍科的分析發現非洲獵龍是種基幹斑龍科,然而並未包括迪布勒伊龍(原威頓雜肋龍),可能會影響分支圖的結果(卡拉諾等人,2002年)。[7]
其它更完整的近期系統發育分析顯示該屬處於一個包含美扭椎龍和迪布勒伊龍的演化支中,稱作斑龍亞科(艾倫,2002年)[8]或美扭椎龍亞科(霍茲等人,2004年)。[9]後一項研究亦將皮亞尼茲基龍歸入該分類群。馬修·卡拉諾(Matthew Carrano)2012研究為該屬建立非洲獵龍亞科。[6]
對該屬的演化關係已提出一些替代假設。塞里諾的最初描述中發現非洲獵龍是種基幹棘龍超科(文中稱為「蠻龍超科」),處於棘龍科和斑龍科(文中稱為「蠻龍科」)。[2]近期另一項研究將該屬完全置於斑龍超科之外,並發現其與異特龍關係更近(勞赫,2003年),這也是唯一一項得出該結論的研究。[10]
斑龍超科 Megalosauroidea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