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傳統上稱為 雄蕊(stamen)的構造,現在稱為 雄花器(androecium),是被子植物花的雄性生殖器,作用是產生花粉。雄蕊輪狀或螺旋狀著生於花托上,位於花被內側及雌花器外側(霉草科中的少數成員為例外,其中最著名者為Lacandonia schismatica)。雄蕊的主要構造可分為花絲及花葯。一種植物的花一般有固定的雄蕊數量(最常見的為每花6枚),但也有例外。多數花的雄蕊長度相等;長度不相等的又可分為四強雄蕊(十字花科),二強雄蕊(脣形科)等。
雄蕊下部細長絲狀的部分稱為「花絲」,起承托花葯和在花發育過程中傳送養分的作用。花絲因植物種類不同有離生或合生的分類,合生雄蕊又可分為單體雄蕊(連合成一束)、二體雄蕊(連合成二束)及多體雄蕊(連合成多束)等,單一一束稱為雄蕊柄(androphore)。有些植物例如梔子的花絲完全消失,而美人蕉科及薑科花中不孕性雄蕊的花絲則擴大成花瓣狀。
端頭膨大、生長花粉的囊狀結構稱為花葯。按照花葯在花絲上的附著形式,可分為全著葯(花葯完全附著在花絲上,例如蓮),底著葯(只有基部附著,如莎草),背著葯(背部附著,如山茱萸等),丁字著葯(橫臥的花葯在背部中央部分附著,如百合)、聚葯(花絲分離但花葯聯合,如菊科植物)。
花葯經常由不孕性的葯隔(connective)分成2個葯室(locule),每一葯室又分成1-2個小孢子囊,又稱花粉囊。花葯壁由表皮層(endothecium)、纖維層、中間層、及絨氈層(tapetum)構成,其中絨氈層結構特殊,有為生長花粉提供營養的作用。花粉囊中的花粉母細胞行減數分裂形成單倍體的小孢子,小孢子而後發育成為具有生殖細胞及營養細胞的花粉粒(未成熟的雄配子體)。
花葯發育成熟的時候裂開以便散發花粉;花葯的開裂多呈縱縫狀,但也有呈孔狀(杜鵑花科)或閥門狀(小檗科、樟科)。花葯裂開後,花粉或自然墜落,或者通過風、流水或傳粉動物(如蜜蜂、蝴蝶及鳥而傳播到同一朵花或不同朵花的心皮柱頭上,經此授粉過程後,花粉會萌發發育為花粉管,繼而授精。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