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運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斯里[1]陸運濤(粵語:Loke Wan Tho,1915年6月14日—1964年6月20日),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電影製片人、鳥類學家及攝影家。祖籍廣東鶴山,1915年生於馬來亞吉隆坡,1964年因飛機失事逝於台灣。
電影事業
1940年代至1960年代陸運濤是新加坡和香港著名電影製片人,國泰機構、永華電影和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創辦人。陸運濤曾得拿督、丹斯里稱號。陸運濤主持電懋期間,曾邀請張愛玲撰寫近十個劇本。陸運濤死後,電懋則由其妹夫朱國良繼承。1965年,朱國良將電懋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國泰機構仍然是很大的財團,但電影相關的業務只剩下戲院和發行。
攝影家
陸運濤還是新加坡著名攝影家,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員、美國攝影學會會員、新加坡攝影學會會長。陸運濤以鳥類生態攝影聞名於世,當時東南亞總督馬爾康姆·麥當納寫道:「陸運濤先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鳥類攝影家之一,也許是亞洲最傑出的。」
陸運濤常帶著大量攝影器材,出沒於克什米爾、喜馬拉雅、新幾內亞和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的高山密林之中,或隱於帳棚,或攀登高架,近距離拍攝鳥類生態。陸運濤曾著《鳥的夥伴》一書,既是南洋鳥類生態學專書,又是鳥類攝影集。
《鳥的夥伴》內容包括
- 《前言》東南亞總督馬爾康姆·麥當納執筆
- 《序言》(陸運濤自傳)
- 《攝影方法》
- 《印度鳥類》 (28種)
- 《新幾內亞鳥類》(15種)
- 《馬來亞鳥類》(23種)
在1950年代末陸運濤隨當時東南亞總督馬爾康姆·麥當納前往吳哥,拍攝大量照片,後合著有《吳哥》一書。
《吳哥》一書前半由馬爾康姆·麥當納執筆:
攝影作品收藏家
慈善事業
著作
- Loke Wan Tho,A Company of Birds (《鳥的夥伴》) Michael Joseph, London 1959
- Angkor(《吳哥》), by Malcolm MacDonald and Loke Wan Tho, Jonathan Cape, London, 1958,59,60.
家庭
逝世
1964年陸運濤結識香港商人邱德根,並計劃合作發展電影;與邱德根妻子裘錦秋等人6月出訪台灣,參加在台北舉行的第十一屆亞洲影展。影展閉幕後,曾受蔣介石總統和夫人宋美齡接見[4]。會後,和部分與會代表從台北飛往台中,到台中縣霧峰鄉參觀霧峰故宮國寶。陸運濤在台中水湳機場搭乘民航空運公司(CAT)編號B-908的106班次班機返回台北,途中飛機失事身亡[5][6]。
該班機從台中飛往台北途中遭劫機[7],在台中縣神岡鄉三角村稻田內墜地炸毀。57名乘客全部罹難,除了20名外籍乘客和機組人員,還包括台灣省電影製片廠長龍芳、省新聞處長吳紹璲夫婦、台語歌王施文彬的父親。《桂河大橋》電影男主角威廉·荷頓在6月20日當天已經返美,因未參加活動而避開了墜機事件。[8]
因為當時國共關係惡劣,台灣政府對劫機的真相隱瞞,直至許多年後才報道出來。陸運濤夫婦的逝世造成台港星等地極大震撼,年底金馬獎也因此停辦[9]。
紀念館

相關
-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陸佑堂[10]
- 陸佑家族
- 陸容章
- 陸佑,南洋企業家、慈善家、僑領[11]
- 民航公司106號班機空難
參考文獻
外部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