陘城之戰發生於前264年,戰國時代秦國攻打韓國的一場戰爭。

Quick Facts 陘城之戰, 日期 ...
陘城之戰
日期前264年
地點
陘城(今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東北)
結果 秦國大勝,拔九城,斬首五萬。
參戰方
秦國 韓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白起 不詳
兵力
不詳 不詳
傷亡與損失
不詳 斬首五萬
Close

魏國范雎因受魏國相國魏齊迫害而逃往秦國[1]。到了秦國,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進言,針對穰侯魏冉屢次帶領秦軍跨越韓、魏兩國進攻齊國,勞師動眾卻又收穫很小的缺點,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並用的辦法親近魏、韓兩國,威脅楚、趙兩國,迫使齊國恐懼後主動依附秦國,待齊國依附後,然後再向臨近秦國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拓展土地[2]。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對臨近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進攻韓國的陘城(今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東北),接連攻拔韓國陘城等九座城邑,斬殺韓軍五萬,此戰是為陘城之戰[3]。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軍封鎖了南陽太行山道。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韓國野王,切斷了上黨郡同韓國本土的聯繫。上黨郡守馮亭只好向趙國投降,引發秦、趙兩國之間著名的長平之戰[4][5][6]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