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明·皮埃爾·傑馬耶勒(阿拉伯語:أمين بيار الجميٌل,發音 [ʔæmiːn ɪlʒmaj.jɪl];1942年1月22日—),黎巴嫩政治人物,於1982年至1988年擔任黎巴嫩第八任總統。
傑馬耶勒出生於比克法亞,父親是基督教長槍黨(又稱「長槍黨」)創始人皮埃爾·傑馬耶勒。他曾是一名律師,後來在其叔叔莫里斯·傑馬耶勒去世後,於 1970年補選中當選為北麥特恩區議員,並在1972年大選中再次當選。黎巴嫩內戰爆發時,長槍黨是黎巴嫩陣線的成員,與敘利亞結盟對抗左翼民族運動。之後敘利亞變成他們的敵人,而他們開始得到以色列的支持。這一階段見證了阿明的兄弟巴希爾的崛起,他與阿明在軍事領導權問題上發生爭執,例如武力統一基督教民兵。1982年,巴希爾當選總統,但在就職前被暗殺。
在其弟弟被暗殺後,40歲的傑馬耶勒得到了美國和以色列的支持,並於1982年9月23日當選新總統。傑馬耶勒重組了黎巴嫩軍隊,得到駐黎巴嫩多國部隊的支持,儘管內部反對聲音強烈,他還是於1983年與以色列達成了5月17日協議,協議要求以色列軍隊撤軍並結束兩國戰爭狀態,但並未得到批准。在他的指揮下,軍隊聯合黎巴嫩民兵力量與德魯茲派瓦利德·瓊卜拉特,與受敘利亞支持的黎巴嫩民族抵抗陣線發生了衝突,這就是著名的黎巴嫩山戰爭。衝突結束時,政府軍遭遇慘敗,失去了對黎巴嫩山大片地區的控制。隨後,2月6日爆發了起義,軍隊被驅逐出貝魯特西部,並分裂成多個宗派團體。
在強大壓力和多國部隊撤離的情況下,傑馬耶勒於1984年訪問大馬士革,組建了包括反對派成員在內的民族團結政府,由拉希德·卡拉米領導。他取消了與以色列的5月17日協議,任命米歇爾·奧恩為武裝部隊司令。1986年,他幫助薩米爾·賈賈組織政變,推翻黎巴嫩民兵力量領導人埃利·霍拜卡,因為他與貝里和瓊卜拉特簽署了《三方協議》。卡拉米被暗殺後,他任命薩利姆·胡斯為代理總理。就在任期屆滿之前,傑馬耶勒解散了內閣,組建了由米歇爾·奧恩領導的軍政府。奧恩隨後向敘利亞宣戰,但在1990年被擊敗,標誌著內戰的結束和《塔伊夫協議》的實施。傑馬耶勒移居瑞士,後來又移居法國,開始自我流放。
2000年,傑馬耶勒返回黎巴嫩,組織反敘利亞運動,並成為長槍黨的領導層。他加入了Qornet Shehwan集會,並在拉菲克·哈里里遇刺後參與了雪杉革命。2006 年,他的兒子、議會議員皮埃爾·傑馬耶勒遇刺身亡。他參加了補選,但敗給了自由愛國黨候選人。他的另一個兒子薩米接替他擔任長槍黨主席。
傑馬耶勒來自一個在黎巴嫩有著悠久傳統的馬龍派基督教家庭傑馬耶勒家族,傑馬耶勒家族原籍黎巴嫩山北部地區。他的祖先於16世紀中葉定居在貝魯特東北25公里處的比克法亞鎮。[1]阿明·傑馬耶勒1942年1月22日出生於黎巴嫩比克法亞鎮,是長槍黨創始人皮埃爾·傑馬耶勒和妻子吉納維芙的長子。[2]他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巴希爾·傑馬耶勒。他的祖父在20世紀初因反對鄂圖曼帝國而被迫離開黎巴嫩,因此不得不在埃及生活了幾年。傑馬耶勒的叔祖父安托萬 (Antoine)於1919年作為黎巴嫩馬龍派基督教社區的政治代表出席了巴黎和會。[1]
阿米內·傑馬耶勒1965年畢業後開始了他的律師生涯。[1]隨後,他專注於發展家族的報業。[4]在1970年的補選中,他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接替其已故叔叔莫里斯·傑馬耶勒;他以54%對41%的優勢擊敗了福阿德·拉胡德。1972年,他以較大優勢再次當選。
儘管他的弟弟巴希爾被視為政治激進分子,主張將巴勒斯坦游擊隊驅逐出黎巴嫩領土、徹底改革政治體制,並暗示可能與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但阿明·傑馬耶勒則被認為更為溫和。[5]當巴希爾·傑馬耶勒被一名敘利亞社會民族黨成員暗殺後,阿明接替了他的政治遺產。
1982年9月21日,他當選為總統。他的任期於1988年9月22日結束(根據黎巴嫩憲法,任期為六年)。隨後,他加入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擔任研究員和講師(1988-1989年)。他是馬里蘭大學的傑出客座教授。1990年至2000年7月30日,他作為流亡反對派領導人居住在巴黎,並在世界各國就黎巴嫩和中東問題發表過大量演講。自2000年7月以來,他一直居住在黎巴嫩,在那裡追求他的政治議程。
當選總統後,他辭去了長槍黨職務。[6]當選後,他拒絕會見任何以色列官員。[1]由於外國軍隊占領了該國三分之二的國土(北部和東部是敘利亞 ,南部是以色列),而不受政府控制的私人軍隊占領了其餘大部分地區,傑馬耶勒政府缺乏實際權力。他為與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所做的努力受到敘利亞和國內穆斯林政客的阻撓。他的政府基本上無法徵收所得稅,因為控制港口和主要城市的軍閥將稅收收入中飽私囊。許多人批評傑馬耶勒沒有採取足夠果斷的行動來維護政府的權威,但也有人指出,由於該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外國占領之下,他無能為力。他設法維持了表面上的憲法秩序。
阿明·傑馬耶勒上任時,黎巴嫩正因以色列於1982年6月入侵黎巴嫩並隨後占領大片領土而陷入困境。這使得撤出以色列軍隊成為他政治議程上的首要任務。作為國家元首,他為自己設定了三個主要目標,這些目標至今仍構成他政治活動的基礎:(1)重建黎巴嫩的獨立和主權;(2)保持黎巴嫩不同社區之間的有效對話;(3)恢復和現代化國家機構。[7]
1984年,阿明·傑馬耶勒解散了「阿拉伯威懾部隊」,該部隊為敘利亞自1976年以來的軍事存在提供了法律框架;[3]1985年,他拒絕批准由敘利亞政府斡旋、黎巴嫩各民兵首領之間達成的所謂「大馬士革協議」,該協議旨在瓦解黎巴嫩任何獨立的決策進程。1987年,他頒布法律廢除1969年的《開羅協定》,該協定授權巴解組織無視黎巴嫩主權,將黎巴嫩作為對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的基地。
阿明·傑馬耶勒政府在1983年7月花費1.84億法郎(當時約相當於8000萬美元)購買全新的法國製造的美洲獅直升機,後來人們發現這些飛機是二手的,而且是烏克蘭製造的。傑馬耶勒否認他與此事有任何關聯。根據1994年《官方公報》上公布的議會會議記錄,議會認為法國政府應對違約造成的經濟損失負責。官員們還認為當時的陸軍司令易卜拉欣·坦努斯將軍「玩忽職守」,應該對此事負責,因為在他任職期間達成了一項非法軍事交易。會議紀要顯示,議會也認為傑馬耶勒也應承擔責任,並將案件提交國家檢察官進行進一步調查。[8]
傑馬耶勒在接下來的十二年裡開始自我流放,先後在瑞士、法國和美國生活。起初,他聲稱自己受到了敘利亞的威脅,但後來他在回憶錄中寫道,薩米爾·賈賈曾威脅要對他進行人身傷害。[9]
1989年,他加入哈佛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3]他還在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授課。然而,2000年7月30日,他返回黎巴嫩[10]並開始組織反對總統埃米爾·拉胡德政府的活動,他認為拉胡德是敘利亞的傀儡。由於無法重新控制當時親敘利亞的官方長槍黨,他成立了一個新的政黨--蓋達組織長槍黨,該黨自稱是他父親創建的舊長槍黨的真正繼承者。[11] 他還加入了反政府的基督教政治家團體Qornet Chehwan Gathering。
2003年,阿明·傑馬耶勒試圖充當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之間的中間人[12]。
雪杉革命後,長槍黨各派在傑馬耶勒的領導下聯合起來。傑馬耶勒的兒子皮埃爾於2006年11月遇刺後,阿明競選其已故兒子的席位,但以微弱優勢敗選[13]。
2008年2月,傑馬耶勒被任命為長槍黨主席,接替2007年辭職的卡里姆·帕克拉杜尼[14]。
1967年12月,傑馬耶勒與喬伊斯·泰恩結婚。他們育有一女妮可和兩子皮埃爾和薩米。皮埃爾·傑馬耶勒於2000年當選為議會議員,2005年被任命為內閣成員。2006年11月21日,他在貝魯特郊區Jdeideh被不明身份的襲擊者暗殺。阿明·傑馬耶勒憤怒地指責敘利亞謀殺了他的兒子。[15]他能說流利的法語和英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