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傑馬耶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埃爾·阿明·傑馬耶勒(阿拉伯語:بيار أمين الجميّل;法語:Pierre Amine Gemayel;1905年11月6日—1984年8月29日)是黎巴嫩政治領袖。他是一名馬龍派天主教徒,黎巴嫩長槍黨的創始人,議會權力掮客,也是巴希爾·傑馬耶勒和阿明·傑馬耶勒的父親,兩人都在他有生之年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他反對法國對黎巴嫩的託管,主張建立一個不受外國控制的獨立國家。[1]
在1930年代他也從事足球事業,擔任黎巴嫩國家隊隊長。他還成為第一位執法國際比賽的黎巴嫩足球裁判,並在1935年至1939年間擔任黎巴嫩足協第二任主席。
皮埃爾·傑馬耶勒1905年11月6日出生於黎巴嫩比克法亞的一個馬龍派家庭。[2]他的父親阿明·巴希爾·傑馬耶勒(又名阿布·阿里)因反對鄂圖曼帝國統治於1914年被判處死刑,隨後與叔叔逃往埃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返回黎巴嫩。
傑馬耶勒在耶穌會學校接受教育。後來,他在貝魯特法國醫學院學習藥劑學[3],後來在那裡開了一家藥店。他在巴勒斯坦海法也擁有一家藥店。
傑馬耶勒還對體育感興趣,喜歡踢足球。[4]1935年,他成為黎巴嫩足球協會(LFA)主席;同年,他成為黎巴嫩第一位執法國際比賽的裁判。[5] 作為黎巴嫩國家隊隊長,傑馬耶勒與前黎巴嫩足球協會主席海珊·塞賈恩一起參加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4][6][7]他一直擔任黎巴嫩足球協會主席直到1939年。[5]
1936年,傑馬耶勒從歐洲返回黎巴嫩後,與喬治·納卡什 (Georges Naqqache)、夏爾·赫盧 (Charles Helou)、沙菲克·納西夫 (Chafic Nassif) 和哈米德·弗朗吉亞 (Hamid Franjieh,後來由埃米爾·亞雷德 (Emile Yared) 取代) 一起,成立了黎巴嫩長槍黨 (Al Kataeb Al Loubnaniyyah Party,簡稱長槍黨),該黨模仿了他在那裡觀察到的西班牙和義大利法西斯政黨。[8][9][10][11]
長槍黨的創始人都是年輕、受過法國教育的中產階級專業人士,致力於建立獨立的、西方化的黎巴嫩。
在黎巴嫩獨立前後的幾年裡,傑馬耶勒和長槍黨的影響力有限。1937年,長槍黨在法國的強行解散下倖存下來,並於1943年參加了反對法國託管的起義。儘管其成員人數達到35,000人,但長槍黨在黎巴嫩政治中仍處於邊緣地位。 [12]
在1958 年的內戰中,傑馬耶勒成為右翼民族主義(主要是基督教)運動的領袖,反對納賽爾主義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煽動推翻卡米耶·夏蒙總統政府的企圖[13],並支持外國軍隊重返黎巴嫩。戰爭結束後,傑馬耶勒被任命為四人聯合政府的內閣部長。兩年後,傑馬耶勒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來自貝魯特選區,並終身擔任該席位。1958年,傑馬耶勒被任命為當時的總理拉希德·卡拉米的副手。[12]
到20世紀60年代末,長槍黨在國民議會中占有9個席位,成為黎巴嫩以分裂和派系鬥爭著稱的議會中最大的黨派之一。儘管傑馬耶勒在1964年和1970年競選總統均以失敗告終,但他在餘下的25年中仍斷斷續續地擔任內閣職務。例如,他於1960年至1961年和1968年擔任財政部長[14],並於1970年擔任公共工程部長。[15]
黎巴嫩長期以來一直是以阿衝突的戰場,傑馬耶勒的立場始終堅定不移,主張黎巴嫩脫離其他阿拉伯國家,與法國和西方建立聯繫。他反對巴勒斯坦難民的存在。他的支持者認為這是力量和愛國主義的象徵,而他的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不合邏輯的。
在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下,傑馬耶勒勉強簽署了1969年《開羅協議》,該協議允許巴勒斯坦游擊隊在黎巴嫩領土上建立基地,從那裡對以色列採取行動。他後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稱黎巴嫩其實別無選擇。20世紀70年代,他開始反對巴勒斯坦武裝在黎巴嫩的存在。長槍黨成立了一個由威廉·哈維領導的軍事安全委員會,在哈維被暗殺後,該委員會由傑馬耶勒的兒子巴希爾·傑馬耶勒指揮。
傑馬耶勒還改變了對敘利亞干預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內戰的立場。他最初歡迎敘利亞站在基督教徒一邊、反對黎巴嫩民族運動,但他很快確信敘利亞占領黎巴嫩是出於自身原因。
1976年,他與其他主要信奉基督教的領導人(包括前總統卡米耶·夏蒙、外交官夏爾·馬利克和雪松守護者領袖艾蒂安·薩克爾)聯手對抗敘利亞人。1978年10月11日,傑馬耶勒強烈譴責敘利亞的軍事存在,黎巴嫩陣線與黎巴嫩正規軍聯合,在「百日戰爭」中成功擊敗敘利亞軍隊。
1979年6月4日,有人試圖暗殺皮埃爾·傑馬耶勒。[16]而在前一個月,即5月13日,其子阿明·傑馬耶勒也躲過了一次暗殺。[17]
1982年8月23日,傑馬耶勒的小兒子巴希爾·傑馬耶勒當選為黎巴嫩總統,但他卻在9月14日,即就職典禮前九天遭暗殺。巴希爾的哥哥阿明·傑馬耶勒當選為繼任者。皮埃爾·傑馬耶勒本人最初沒有加入阿明·傑馬耶勒的政府,但在1984年初,在參加了在日內瓦和瑞士洛桑舉行的旨在結束內戰和1982年以色列軍隊對該國的占領的兩次會議後,他同意在1984年5月由拉希德·卡拉米組建的民族團結內閣中任職,[18]擔任衛生和通信部長。[3]
1984年8月29日,傑馬耶勒在比克法亞因心臟病發作去世,當時還在任的他享年78歲。[19][3]8月30日,傑馬耶勒的遺體被安葬在比克法亞巴希爾·傑馬耶勒墓旁。[20]
傑馬耶勒與吉納維芙·傑馬耶勒結婚,1984年8月慶祝了他們的50周年結婚紀念日。[21]他們有六個孩子。他的小兒子巴希爾·傑馬耶勒在當選總統後於1982年9月14日遇刺身亡。他的孫子皮埃爾·阿明·傑馬耶勒,時任工業部長,也於2006年11月21日遇刺身亡。皮埃爾·傑馬耶勒的其他幾位後代,包括兩個孫子,也在內戰期間被謀殺。[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