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語,又稱閩中話,是通行於福建省中部山區部分縣市的一種閩語。使用閩中語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三明市市區(三元區沙縣區)及其管轄下的永安市。在中國大陸,閩中語被當做漢語的一種方言,因此又被稱為閩中方言

快速預覽 閩中語, 發音 ...
閩中語
發音[mɛ̃41 tam553 ŋy21](三明)
[mɔɪ̃31 tœyŋ3321](沙縣)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國東南部
區域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沙縣區永安市
母語使用人數
約80萬 (2010年)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czo
Glottologminz1235[1]
Thumb
 橘色為閩中語通行範圍
關閉
Thumb
福建方言分布圖

閩中語可以分為三明話(舊稱三元話)、永安話沙縣話(沙陽方言)三種方言。古代以沙縣話為代表方言,目前則以永安話為代表方言。閩中語使用人口低於100萬,是閩語支中使用人數最少、適用範圍最窄的一種語言。

favicon
1 sources

歷史

閩中語脫胎自閩北語。1452年,沙縣鄧茂七起兵反抗明朝統治,後被朝廷鎮壓。為加強對當地的管理,析沙縣南部設立永安縣。此後,沙溪上游有了進一步開發。現在的永安市三元區沙縣區一帶,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生活,所說的語言與閩北語的差異逐漸變大,以至於難以互相通話,從而形成了閩中語[2]

閩中語流行的範圍比較窄,僅流通於三明市區、永安、沙縣三地,相對於四周的語言是弱勢語言。自20世紀50年代起,外省和操其他閩語的大量人口流入三明,使閩中語受到巨大衝擊。再加上三明市政府大力推廣普通話的影響,今日能夠流利使用閩中語的人已經為數不多。[3]

favicon
1 sources

音韻體系

閩中語三個方言音韻體系不盡相同,它們都有17個聲母和6個聲調,差別主要體現在韻母的發音和聲調的實際音值上。在兩字拼合組成一個詞時,可能發生「連讀變調」的現象,即前一個字因後一個字的聲調而發生聲調變化,後字則一律不變調。各方言都有各自的連讀變調規律,但不盡相同。三明話則是快說變調、慢說不必變調。

更多資訊 方言, 永安話 ...
閩中語音韻數量對照表
方言 永安話 三明話 沙縣話
聲母數 17 17 17
韻母數 41 37 36
聲調數 6 6 6
關閉

閩中語各方言的聲調不論數量還是種類皆相同,唯各方言聲調的實際音值不同。

更多資訊 各方言的調值, 陰平 ...
閩中語聲調對照表
各方言的調值 陰平 陽平 陰上 陽上 去聲 入聲
永安話 52 33 21 54 35 13
三明話 553 41 21 213 33 12
沙縣話 33 31 21 53 24 212
關閉

閩中語聲母系統同閩南語比較接近,次濁聲母m、n、ng只在鼻化韻前出現,如同口元音相拼要念成b、l、g。韻母方面,和閩南語相同,有鼻化元音,而閩東語、閩北語都沒有鼻化元音。但除鼻化元音外,只有一個鼻音韻尾,沙縣為-ng,永安為-m。跟福州話及廈門話只有一套塞擦音不同的是,閩中語區別舌尖前舌葉音。此外閩中語有入聲調入聲韻,入聲通常不帶塞音韻尾。

閩中語各方言與閩南語泉州話是閩語中少數幾種能夠將上聲區分陰陽的方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