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級市。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州中東部,北距雲南省會昆明市約217公里,南距紅河州州府蒙自市約50公里。全市面積1940平方千米,2020年總人口32.30萬人[2],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8.16%,以彝族為主[3]。開遠市是雲南省重要的工業城市,亦是雲南與東南亞陸上通道的重要交通要塞。
開遠市 | |
---|---|
縣級市 | |
開遠市中心的靈泉東路 | |
開遠市(紅色)在紅河州(粉色)和雲南省的位置 | |
坐標:23°42′53″N 103°15′31″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政府駐地 | 樂白道街道 |
面積 | |
• 縣級市 | 1,950 平方公里(750 平方英里) |
• 城區 | 22 平方公里(8 平方英里) |
海拔 | 950 公尺(3,120 英尺)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323,031人 |
• 密度 | 166人/平方公里(429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227,231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661600 |
電話區號 | 873 |
車輛號牌 | 雲G |
行政區劃代碼 | 532502 |
舊稱 | 阿迷州 |
國內生產毛額(2021) | ¥303.4億 |
網站 | 開遠市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
市象徵 | |
花 | 葉子花 |
樹 | 鳳凰樹 |
歷史
開遠歷史悠久,北部小龍潭煤層中曾挖掘出臘瑪古猿牙齒化石,證明開遠亦為古人類居住地之一[4][5]。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征滇國,設益州郡,今開遠、建水一帶便為當時益州郡所轄的毋棳縣。蜀漢建興三年(225年),毋棳縣改稱西豐縣,屬興古郡。西晉後又復名毋棳,屬寧州。東晉時屬梁水郡。唐初屬黎州梁水縣(今開遠、建水、蒙自、個舊、石屏一帶)。[6][7]:38
大理國時期,為最寧鎮的阿寧部。蒙古滅大理國後,阿寧部改制為阿寧萬戶府。[6]
明初置阿迷州,屬臨安府。南明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李定國平定土司沙定洲之亂後,改阿迷州為開遠縣。「開遠」一名便始於此。清軍入滇後,於順治十六年(1659年)恢復舊名阿迷州。[6]
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州,改為阿迷縣,隸屬蒙自道[6]。民國十八年(1929年)雲南省廢除道制,阿迷縣由省政府直轄[7]:38。民國二十年(1931年),阿迷縣長蔣子孝取「四面伸開,連接廣遠」之意請求將縣名改為開遠,並稱「開遠二字之意既覺新鮮,字音亦響亮。復明時之舊稱,有碑有志,在在可考」。1932年2月19日,中華民國內政部正式批准阿迷縣更名為開遠縣[7]:665。
1950年,開遠縣隸屬蒙自專員公署。1957年11月,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後,開遠縣屬紅河州至今。1981年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開遠縣,設立開遠市(縣級),同年11月18日開遠市正式成立。[7]:38-39
地理
開遠有著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和水資源,全市盛產煤礦。目前已發現礦產可分為四類十六種,已開發十一種礦產。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石灰岩、砂頁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鐵礦和煤礦。其中褐煤、石灰岩、無煙煤、磚瓦粘土等第一類礦產的開發程度最高,開發規模最大,已成為礦業的優勢產業。離城區20公里的小龍潭,褐煤儲量達12億噸,是雲南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礦,年開採量630萬噸,現建有60萬千瓦的坑口電廠。由於煤電充足,為數百個工礦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豐富的糧食、甘蔗等又為食品工業提供了原料保障,現已有水泥、化肥、製糖、造紙、釀 酒、食品等行業的工業。
開遠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9.9℃。
開遠市氣象數據(1981-201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30.2 (86.4) |
32.0 (89.6) |
34.2 (93.6) |
36.5 (97.7) |
37.3 (99.1) |
36.0 (96.8) |
35.6 (96.1) |
35.2 (95.4) |
35.8 (96.4) |
32.5 (90.5) |
30.5 (86.9) |
29.4 (84.9) |
37.3 (99.1) |
平均高溫 °C(°F) | 21.1 (70.0) |
23.6 (74.5) |
27.0 (80.6) |
29.6 (85.3) |
29.9 (85.8) |
30.1 (86.2) |
29.6 (85.3) |
29.7 (85.5) |
28.6 (83.5) |
26.1 (79.0) |
23.4 (74.1) |
20.6 (69.1) |
26.6 (79.9) |
日均氣溫 °C(°F) | 13.5 (56.3) |
15.6 (60.1) |
19.1 (66.4) |
22.3 (72.1) |
23.9 (75.0) |
24.8 (76.6) |
24.5 (76.1) |
24.1 (75.4) |
22.8 (73.0) |
20.3 (68.5) |
16.5 (61.7) |
13.4 (56.1) |
20.1 (68.1) |
平均低溫 °C(°F) | 8.3 (46.9) |
9.9 (49.8) |
13.2 (55.8) |
16.7 (62.1) |
19.3 (66.7) |
21.1 (70.0) |
21.1 (70.0) |
20.6 (69.1) |
19.0 (66.2) |
16.5 (61.7) |
12.1 (53.8) |
8.5 (47.3) |
15.5 (60.0) |
歷史最低溫 °C(°F) | 0.5 (32.9) |
2.7 (36.9) |
1.7 (35.1) |
7.6 (45.7) |
10.4 (50.7) |
14.6 (58.3) |
15.9 (60.6) |
15.3 (59.5) |
9.8 (49.6) |
5.7 (42.3) |
2.2 (36.0) |
−2.7 (27.1) |
−2.7 (27.1)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4.9 (0.59) |
18.8 (0.74) |
24.4 (0.96) |
45.7 (1.80) |
89.9 (3.54) |
117.5 (4.63) |
147.0 (5.79) |
120.5 (4.74) |
81.1 (3.19) |
55.3 (2.18) |
42.5 (1.67) |
12.9 (0.51) |
770.5 (30.34) |
平均相對濕度(%) | 69 | 64 | 60 | 61 | 66 | 73 | 78 | 78 | 75 | 75 | 75 | 73 | 71 |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8] |
行政區劃
經濟
從滇越鐵路重要樞紐站到滇南第一個運輸公司、第一座電站、第一座化肥廠等在開遠建立開始,工業就成為開遠的立市之本。電力、化肥、水泥、製糖歷來是開遠的支柱產業,也是紅河州基礎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開遠市生產總值達320.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45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28.99億元,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160.79億元,增長3.8%。三次產業結構為9.5∶40.3∶50.2。人均生產總值98,928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4,278元、21,813元。職工年平均工資81,621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8億元,人均4,165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80億元,人均10,749元。[10]
人口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開遠市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323,031人,城鎮人口227,231人(占70.34%),鄉村人口95,800人(占29.66%)。共有男性165,840人、女性157,191人,性別比為105.50。0—14歲人口共56,365人(占17.45%),15—59歲人口共213,653人(占66.14%),60歲及以上人口共53,013人(占16.4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共37,929人(占11.74%)。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34,864人,15歲以上的文盲有9,563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3.59%。[11]
交通
開遠市曾是窄軌滇越鐵路的重要樞紐,1909年5月1日通車的開遠站最初是全線34個車站中唯一的二等站[12]:34[13],且由於滇越鐵路夜間不行車,行駛全程的旅客列車需在開遠過夜[12]:149[14]:1000,1012[15],開遠的商旅業開始逐步發展,開遠站的重要地位僅次於昆明這個一等站,奠定了老開遠「旱碼頭」和「滇南商埠」的地位[7]:154。但因公路發展且鐵路年久失修,鐵路對外客運於2003年停止,開遠鐵路分局也已於1997年撤銷[16]。2018年,開遠市內的昆河線開遠-大塔間新建祥雲路、瀘江河、1909廣場、七孔橋、南洞5個乘降所,開始開行南北軌道交通公交列車[17]。
開河高速公路途經開遠市東部。
旅遊
滇越鐵路建於1903-1910年,是由法國人設計並僱傭中國勞工修築的鐵路,也是中國最長的一條窄軌鐵路。滇越鐵路開遠段北起小龍潭燈籠山,南至羊街與蒙自草壩接壤處,全長59公里。滇越鐵路開遠段於1909年開通營運,從此承載著客貨兩運的運輸任務,也正因滇越鐵路開遠段的運輸吞吐量繁重,開遠歷史上一度成為繁榮的交通樞紐地。在全條約59公里的沿線上,開遠地段有仁者三孔橋、木花果大花橋、洋人墳、開遠火車站法式建築(包括巴都署舊址、226號樓、機車庫舊址)、法國醫院舊址、小龍潭法國鐵路橋、玉林山七孔橋等處建築。其中列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的3處,即開遠火車站法式建築(包括巴都署舊址、226號樓、機車庫舊址)、法國醫院舊址、小龍潭法國鐵路橋,其保護管理機構分別為昆明鐵路局開遠土地房產管理分所、紅河州第四人民醫院、昆明鐵路局開遠工務段。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兩處,即玉林山七孔橋、洋人墳。
- 開遠火車站建築。開遠火車站建築清一色法式風格,功能類別較全,沿一條南北向街道布列,俗稱「洋正街」(今彩雲路)。街西側,排列法國籍管理人員住宿的二層小樓,及供休閒娛樂的俱樂部和接待往來達官貴人的洋酒店。街東側,布列車站、站長室、機車庫、轉盤車等營運管理功能的建築。北端為總經理辦公室、法國醫院等後勤管理區,南端設有安南小學。一年四季濃蔭蔽地,黃牆紅頂掩映其間,別具西洋風情,成為邑人茶餘飯後文化休閒去處。隨著現代化建設開展,開遠火車站法式建築多已被毀,現僅餘「巴杜署」、「機車庫」及二層小樓四棟。
- 巴都署舊址。巴都署舊址位於開遠市彩雲路北端,原為滇越鐵路滇段開遠火車站法國經理巴杜的辦公室,俗稱「巴杜署」。曾作過「開遠鐵路實業公司」,「昆明鐵路局開遠辦事處離退休幹部管理處」,現作「昆明鐵路局離退休管理處」。
- 機車庫舊址。機車庫舊址位於彩雲路北段鐵路編號二區27幢與28幢之間,因地處開遠火車站北機口處,故俗以「北機口」代稱之。1909年建,車庫內並列鐵路三軌,能同時停放機車六台。內附設修理廠,置鍋砣機一台、車床三台、刨床一台,對機車進行日常檢修。機車庫為開遠時限最早、間架最大、跨距最大的鋼架工業建築。1915年12月,原雲南都督蔡鍔逃離袁世凱的軟禁,繞道越南乘滇越鐵路火車回滇發動護國起義。途經開遠,袁世凱爪牙欲加暗算,蔡鍔避險於機車庫內得以倖免。1985年蒸汽機車停用,改為開遠鐵路分局搶險處,後改機關小車庫至今。
- 226號樓。226號樓位於開遠火車站彩雲路北端,鐵路編號226號。原為法國機務段主任的住宿樓。開遠鐵路分局後用於職工住宅,陽台被封砌作廚房,樓下東西山牆各開門一道。
- 法國醫院舊址。隨著滇越鐵路開通運營,法國人在開遠火車站配置了醫院,社會通稱法國醫院。以鐵路職員和地方顯貴人物為主要服務對象。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鐵路醫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鐵路診所,1958年成立開遠鐵路醫院,逐步發展為一所分科綜合醫院。
- 水塔。現存法國醫院舊址內,建於1910年,高20米。混凝土澆鑄,頂為圓形儲水池,直徑7米,儲水量60立方米,1991年,開遠鐵路分局新建高32米的倒錐形高水位塔,老水塔停止使用,原塔下深井泵房被填埋。現保存基本完好。
- 院長辦公室舊址。院長辦公室舊址為法國醫院舊址之一,鐵路編號208幢,位於彩雲路北端。法國醫院建於1910年,專供滇越鐵路員工診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開遠鐵路醫院,2006年醫療體制改革,改稱紅河州第四人民醫院。
- 門診部舊址。門診部舊址為法國醫院舊址之一,鐵路編號205幢。建築坐北向南,二層樓房;現建築及門窗保存基本完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遠鐵路醫院將其用作家屬、青工住宅。
- 住院部舊址。住院部舊址是法國醫院舊址之一,鐵路編號207幢。開遠鐵路醫院成立後,將其作家屬住宅,20世紀90年代後,用作設備科用房至今。
- 小龍潭法國鐵路橋。小龍潭法國鐵路橋為下承式多腹杆鋼桁架橋梁,法國巴底紐勒(BatIgnoller)公司設計建造。全長110.40米,1909年4月15日建成。主橋體金屬柵架,長52.4米,寬4.5米,高5.12米。兩端續建有引橋,南引橋長42米,為三孔石拱橋;北引橋長17米,為單孔石拱橋。為滇越鐵路咽喉要道之一,極具軍事、經濟戰略地位。
- 七孔橋。七孔橋位於昆河線249公里+715米處的玉林山,是高架石拱橋的代表。1908年法國巴底紐勒(BatIgnoller)公司設計建造,全長95.8米,寬4.4米,坡度千分之二十一,每孔孔距10米,橋墩最高21米,最低14米,造型挺拔俊秀。
- 洋人墳。洋人墳位於開遠解化集團有限公司塑料廠旁。為滇越鐵路通車後,安葬滇越鐵路滇段法國籍管理人員和越南籍員工的陵園,南北長62米,東西寬45米,占地面積2790平方米。墓葬坐向頭西腳東,由混凝土澆灌而成,墓頂呈弧形,長179厘米,寬56厘米,中部凸起一扇形墓誌,簡記亡者姓名、下葬時間。墓葬南北向行排,兩墓間距約73-93厘米;東西向列排,列距約140厘米。南部多葬法國人,北部多葬越南人。陵園周圍高約1米餘圍牆,圍牆東部開出入陵園大門,門口設置法式陵墓看守屋,圍牆西部建置一個安息亡靈的穹窿石建築。1958年建解化廠後,工廠從陵園中部開挖進廠道路,破壞了陵園完整性。文革中,工人以帝國主義侵略罪證,進行挖掘,致墓葬大批毀壞;解化塑料廠建廠後,以陵園為雜土堆積場,再將陵園作為空地出讓給私人種植開發,致陵墓更進一步遭到破壞。
- 仁者三孔橋。位於昆河線248公里+418米處的仁者三孔橋,是低位石拱橋的代表,1909年法國人設計建造。橋南北向跨於家興寨箐衝上,塊石砌置,全長48米,寬3.65米,高5.44米。每孔孔距各9.95米,高4米;橋墩錐形,展長1.63米,寬3.08米,高1.3米,愈增橋體敦實穩健。
- 木花果大花橋。位於昆河線246公里+666米處的「木花果大花橋」,為下承式多腹杆鋼桁架橋的代表,南北向橫架於瀘江河上。1909年3月8日,法國巴底紐勒(BatIgnoller)公司設計建造。全長52.4米,一孔,屬於軌道穿過式「管狀橋」。其大梁梁桁架高5.12米,其上部和下部橫向聯杆都是由一座四格網狀桁架連接,使橋體呈柵格狀幾何紋造型,故民間俗稱大花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