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角蛙(學名:Ceratophrys ornata)又名阿根廷角蛙或珍珠角蛙或貝氏角蛙,此種有鮮明的體色,大部份皆為深綠色且帶有深紅色線條,但也有因地區的不同而呈紅色的個體,全身佈滿了不規則斑塊,腹部周圍為黃色,臉部呈一條條的粗線(可由此特 徵與美南角蛙作為區別),身體呈矮胖狀,眼上突起短。喜將半身藏於土中。體色會因 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鐘角蛙為南美洲的特有種,分佈在巴西南部、烏拉圭、阿根廷等地。以昆蟲、囓齒類、蜥蜴、其他青蛙(包括年幼同類)為食,飼育時有因貪食,而導致死亡的現象。
描述
雌性鐘角蛙體長可達 16.5 cm(6.5英寸),雄性則可達 11.5 cm(4.5英寸)。平均壽命為 5 至 6 年,然而在人工飼育環境下可以超過 10 年[1][2]。
繁殖
雌性鐘角蛙一次可產下約 2,000 顆卵,卵會在兩週後孵化為蝌蚪。
圖片
-
年輕的鐘角蛙
-
白化鐘角蛙
-
成年鐘角蛙
-
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