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鳳鳥亞科(學名:Jinfengopteryginae)是似鳥獸腳類恐龍的一個亞科,分布於白堊紀的亞歐大陸。該類群僅包括少量屬,其成員於2005年首次發現,但學名於2012年確立。與其它傷齒龍科一樣,該類群可能屬於接近鳥翼類的近鳥類。
金鳳鳥亞科是一類長約0.5—2米(1.6—6.6英尺)的小型傷齒龍科,[1][2]與其它傷齒龍科一樣,該類群成員雙腳長有一對鐮刀爪,且渾身覆蓋羽毛,包括圍繞在身體及頸部周圍的典型羽毛和尾部特別長的葉狀羽。對這些動物飛行能力的研究表明,其飛行能力大致與小盜龍和脅空鳥龍相當。[3]雖然大部分其它金鳳鳥亞科被認為主要是食肉動物,但金鳳鳥標本腸道中疑似的植物種子顯示該類群擁有雜食性,儘管也有人將其解釋為發育中的卵或羽毛囊。[4]然而正如傷齒龍下頜形態的研究所示,傷齒龍科是雜食性動物並非沒有可能。[5]
2005年,該類群的第首個物種華美金鳳鳥在中國河北省距今約1.22億年的花吉營組發現。[6]剛發現時被視為始祖鳥科成員,與始祖鳥和可疑的烏禾爾龍一樣是最原始的鳥類,並於2007年進一步確認屬於該科。[7]2006年,恰佩、徐和諾瑞爾根據巨型趾爪、總體外觀及齒骨形態提出金鳳鳥屬於傷齒龍科。[8][9]2007年,特納和諾瑞爾等人在分析傷齒龍科、馳龍科及早期鳥類間的關係時將其歸入傷齒龍科。[10]
最終,特納、馬克維奇和諾瑞爾於2012年建立金鳳鳥亞科以包含金鳳鳥和未命名標本IGM 100/1226,其共有衍征包括大型眶前孔及分叉顴骨。[11]2014年,布魯薩特、勞埃德、王和諾瑞爾根據特納等人(2012)的數據發表一篇關於虛骨龍類的分析報告,其中包括大量基幹傷齒龍科物種,但未能解決許多相互關係,導致IGM 100/44、拜倫龍、西峽龍、中國獵龍亞科、金鳳鳥亞科及衍生的蜥鳥龍+傷齒龍亞科演化支之間出現一個多分支。[12]發現大連龍以後,沈等人於2017年的分析中將其歸入該亞科,令其包含更多的分類單元及更少的多分支。他們對恐爪龍下目的分析如下:[13]
恐爪龍下目 Deinonychosauria |
| |||||||||||||||||||||||||||||||||||||||||||||||||||||||||||||||||||||||||||||||||||||||||||||
發現金鳳鳥亞科第二個成員塔馬羅龍後,塞羅斯等人於2021年支序分析中發現金鳳鳥亞科是中國獵龍亞科、遼寧獵龍、菲利獵龍及未命名標本IGM 100/1128及IGM 100/140(皆發現屬於金鳳鳥亞科)的姐妹群。發現如下:[14]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