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 | |
---|---|
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 |
編號 | 6-810(7-1973-3-009) |
認定時間 | 2006年(2013年合併至大運河) |
該城牆是北京市郊區保留最長的城牆遺蹟。現存約三百米長[1]的南城牆和原址復建的南城門[2]:88。1995年10月,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列為第五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3]。2006年5月,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的子項。2013年3月,合併至大運河[4]。
歷史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五月,張家灣城建成。城牆周長九百零五丈,牆體厚一丈一尺。城牆有四門,設有門樓。又有一便門,三水關。萬曆、崇禎年間,有修繕[5]。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在張家灣燒殺搶掠,張家灣城牆、城樓被毀[6]:63。
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占據張家灣,為修建碉堡,拆毀部分城牆。1949年後,當地村民將殘存的城牆磚塊用以建房,城牆被進一步損毀[7]。1990年代時,城牆地表遺蹟已所剩無幾[8]。
文物保護與考古
1992年,對張家灣城牆進行第一次修復[8],重修南城門東側一段,恢復二十米原貌[1]。1995年10月,城牆與通運橋,以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之名列為第五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時代為明,分類為古建築[3]。
2005年5月至2019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組織考古人員陸續對張家灣城遺址開展考古工作,主要調查城址所在區域的現狀和地形。勘探範圍則包括城址西南部、東南部。考古發掘了南城門基址和東城牆基址南段局部等區域[8]。
2006年5月,以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之名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的子項。2013年3月,合併至大運河[4]。
2007年,對張家灣城牆進行第二次修復。1992年和2007年的兩次修復,復原了南城牆東段城垣和南城門[8]。
原址復建的南城門東西兩側地表均有殘存城牆。南城牆西段保有舊貌,少量城磚上仍有戵印文字和款識。殘存牆體長度約260米,殘存高度約1至2.8米。城牆上局部種有樹木,內側為後期回填土。南城牆西段的西端已被破壞,地表無牆體遺存。南城牆東段殘存約為120米,經過後期重修。其餘城牆在地表已無遺存。地下遺蹟被現代回填土、廠房、住宅樓等占壓。無法確定具體範圍、走向、保存狀況[2]:87。
2022年,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張家灣城牆和通運橋進行修繕。再次修復張家灣城牆的重點在南城牆西段。修復工程先清除對城牆造成破壞的樹木、灌木、垃圾、雜土等物體。接著對城牆進行修繕加固,做好排水,恢復城牆遺址原狀。修復過程中,西段247米的牆體使用了近兩萬塊手工磚[9]。
注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