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坐是席地坐姿的一種,又稱「跨鶴坐」,通稱「跪坐」。古華文中,臀部接觸腳跟為「坐」,特指正坐;挺直上身而不著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正坐時,雙膝應併攏著地,臀部壓足,雙手放在腿上。
此條目缺少有關正坐在日本的情況的資訊。 |
席地而坐的姿勢主要有三種,一為正坐,即屈膝跪坐;二為「趺坐」,即盤腿而坐;三為「箕踞」,即兩腿前伸而坐。中國人的正坐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1]婦好墓出土玉人即為此姿。甲骨文中也有多個明確描繪出正坐形象的文字。
並不著褲,冬季則在雙腿套上用於保暖的脛衣,故而敞開雙腿的「趺坐」和「箕踞」皆屬不雅。[2]在正式場合,趺坐和箕踞都是不合禮節之舉。箕踞時身軀倚靠几案,則更屬輕慢無禮。《禮記·曲禮上第一》:「坐毋箕」。正坐也是華夏文化與夷文化的重要區分之一,夷人習蹲踞(即踎),即足底著地,聳膝下臀。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夷(尸)」字,即像蹲踞之姿。[3][4]
商周以來,正坐長期是中國人的標準坐姿。「坐」字本身即特指正坐。《史記·項羽本紀》中描繪的鴻門宴場景即體現出時人正坐分餐的習慣。[5]對人不循正坐之規,或為刻意羞辱,如漢高祖劉邦輕視趙王,箕踞而罵[6];或為追隨夷俗,如南越王趙佗統治嶺南,「椎髻箕坐」;[7]或為放蕩不羈,如竹林七賢中的阮籍醉酒散髮、箕踞坐床。[8]
五胡亂華以後,胡人大量進入中原,胡床、胡座等坐具隨之傳入,並逐漸流行,坐於椅上的姿勢因而稱為「胡坐」。但直至唐代,正坐仍然是正式場合的規範坐姿。到了宋代,椅子逐漸在民間大量普及,胡坐成為主流坐姿,中國房屋的結構也因此發生許多重大變化。[2]
此章節需要擴充。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