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共早期领导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趙世炎(1901年4月13日—1927年7月19日),字琴蓀,號國富,筆名施英、樂生、羅敬等,男,漢族,四川酉陽州(今重慶酉陽縣)人,中國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與周恩來等創辦了中國少年共產黨。
趙世炎1915年赴北京求學,考入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英語成績突出。1919年,參加了五四運動,加入少年中國學會。
1920年,他與其他100名留學生一起乘坐法國郵輪阿芒貝尼克號赴法國留學,參與創辦旅法共產主義小組。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法國民生凋敝,很難找到工作。8月,他進入巴黎西郊工業區的一家鐵廠工作,負責鋸鐵、錘鐵和卸車。他每天工作8小時,業餘時間閱讀《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作品,也給中國的《少年》雜誌供稿。在工作了幾個月後,趙世炎失業,之後「閱讀法文進步報刊,搜集蘇俄情況,經常向國內報告」並聯繫在法中國人。[1]
1921年4月,他進入施耐德鐵廠工作,成為該廠一萬多名華工(全場工人約三萬)之一,負責拉鋼條、軋鋼板和卸車等雜務。當時在法的許多中國工人沒有人身自由,趙世炎設法為法部分華工解除了合同,使他們重獲自由。為了團結中國工人,他成立了華工組合書記部。[1]
1921年6月中旬,他和周恩來、陳毅發起了巴黎「拒款委員會」,反對北洋政府以印花稅、契稅和轉讓滇渝鐵路修築權的代價向法國借款3億法郎。6月30日,他主持會議,通過了《反對中法借款宣言》。[1]
同年,利用庚子賠款創辦里昂中法大學的李石曾招收親戚子弟,趙世炎與蔡和森發起「爭回里大」、佔領里昂中法大學校舍的運動。9月19日,趙世炎和李立三、王若飛、李維漢等人率領來自法國各地的中國學生抵達里昂,21日,作為代表的趙世炎和陳毅、蔡和森與中法大學秘書長褚民誼談判,但談判破裂。學生們強行佔領校舍。之後,中法大學校長儒班聯繫了駐法公使陳籙,陳籙報警,褚民誼和警察沒收了學生們的護照,並將他們押入兵營。趙世炎和蔡和森等開始絕食抗議,後來趙世炎逃出了兵營,向吳稚暉尋求幫助,但被吳拒絕。最後在章士釗的斡旋下,學生們被遣返回國。[1]
趙世炎選擇留在法國,11月到法國北方尋找工作,為當地華工燒飯、打掃衛生及讀報。1922年春夏,趙世炎多次寫信給李立三說:「歐洲方面決定成立一個青年團」,即少年共產黨。5月初,趙世炎返回巴黎,正式籌辦少共,「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在6月於巴黎成立。同年7月,他又建立了中共旅歐總支部,同周恩來一起擔任委員。[1]
1923年,他與陳延年等12人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共產主義大學學習[1]。李新在《流逝的歲月》前言中說:[2][3]
“ | (我)訪問了陳毅。他對留法勤工儉學記得很清楚,因此談得很詳細。他除談了事實經過之外,還提出了一些非常寶貴的意見。他說:「趙世炎當時是黨員,當我們在里昂被抓起來、關起來後,他卻溜之大吉,一直跑到蘇聯去留學;而我們這批被捕的人,則被押送回國。他雖然是我黨著名的烈士,我一直認為他當時這樣的做法是不好的。領頭的黨員當逃兵,在群眾中影響很壞。 | ” |
1924年,趙世炎回國,任中共北京區委委員兼地委委員長。同年12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常委。
1926年,趙世炎被派往上海與周恩來領導上海工人武裝起義,配合國民革命軍北伐。
1927年四·一二事件後,留在上海從事中共地下活動。7月2日,趙世炎在虹口北四川路志安坊109號住所被捕。7月19日,在上海楓林橋淞滬警備司令部軍法處的刑場被處決[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