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鷹(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為鷹科鷹屬的猛禽。成鳥背部為灰色,胸口有紫紅色或橙紅色的斑塊,翅膀內側為淺色,末端為深色。亞成鳥背部為深褐色,腹部和胸部均有斑紋。該鳥為候鳥,於華東、俄羅斯和韓國等地繁殖,在東南亞和華南越冬,在遷徙途中會形成龐大的鳥群。赤腹鷹一般在落葉樹上築巢,一窩育有3—4枚卵。該鳥主要以蜥蜴和兩棲類為食,亦會捕食其他小動物。目前赤腹鷹種群龐大,IUCN將其評為無危。
種系關係
外貌描述
與其他猛禽相比,赤腹鷹大小中等,兩性異形現象不明顯。雄性體長25—28公分,翼展52—56公分,重106—138克;雌性則體長27—30公分,翼展55—62公分,重125—150克[4]。雄性赤腹鷹翅膀內側為白色,翅膀末端可見黑色斑塊;雌性則為奶油色,翅膀末端的斑塊為褐色[5]。雄性胸口有紫紅色斑塊,雌性的則是橙紅色。該鳥尾部有4—6道狹窄的黑斑。赤腹鷹鳥喙為深灰色,末端有明黃色的蠟制凸起。成年個體背部為深灰色,腹部幾乎無圖案;亞成鳥外貌與日本松北雀鷹相似,背部為深褐色,腹部有少量斑紋,胸部有斑駁的紅色條紋。成年雄性瞳孔為黑色、深紅色或深褐色,雌性與亞成年雄性則是黃色[4][5]。
物種分布
赤腹鷹為候鳥,夏季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南部、朝鮮半島、華中和華東繁殖,至冬季則群飛往台灣、東南亞、華南與新幾內亞等熱帶地區越冬[6][7]。
生態與習性
赤腹鷹常棲息於稻田或沼澤附近的樹林中,海拔一般低於900公尺[5]。
赤腹鷹在每年四月左右抵達繁殖地,隨即便會建立自己的領域。一對赤腹鷹配偶常會於清晨在其領域上盤旋或長嘯以表明其領域。其鳥巢多位於栗樹或楓楊等大型落葉樹上。配偶一般會在五月中旬開始築巢,於大約兩周後完工,其築巢工作多在上午進行。赤腹鷹一窩一般有3—4枚卵,但雌鳥並不會同時產下所有卵,而是會隔天產卵。雖然雙方親鳥均會參與孵化,但雌鳥參與孵卵的時間遠大於雄鳥。幼鳥一般在20日齡時離巢,並會在父母的領域內逗留17—18天。雌鳥一般在幼鳥離巢後數日便離開領域,而雄鳥則相對而言會逗留更長的時間,有時可持續至遷徙為止。黑鳶、松鴉與蛇類等動物會捕食巢中的赤腹鷹雛鳥,系其夭折的最主要原因[8]。
赤腹鷹會成群遷徙[5],可形成上千隻的大群,有時會與日本松北雀鷹、灰面鵟鷹等其他猛禽形成混群[4][9]。視繁殖地不同,該鳥主要有兩條遷徙路徑:
- 在朝鮮半島與俄羅斯的赤腹鷹種群多沿日本的本州島、九州島、琉球群島至台灣,再進一步南下至菲律賓或蘇拉威西等地越冬[7]
- 中國大陸的種群則向西南飛行,經廣西與中南半島前往越冬地,最遠可抵大巽他群島[10]
赤腹鷹一般在遷徙途中會停歇1—3次,每次持續數日,以補給能量[10]。該鳥在海上的飛行速度快於在陸地上,有推測認為這是由於赤腹鷹不擅在夜間飛行,因此會儘量在日落前找到一處可供歇腳的陸地。另一種可能則是由於陸地的上升氣流更為強烈,其飛過陸地時耗能較少,故其會儘量減少在海洋上的飛行時間以節省能量[11]。其飛行高度最高為1800公尺[10]。
種群現狀
目前赤腹鷹種群非常龐大。墾丁的雷達站曾在5日內測得逾10萬隻遷徙過境的赤腹鷹[11],對峇里島種群的統計則估計每年有約8萬4千隻赤腹鷹在此地越冬[12],在東印度尼西亞的越冬總數則約為35萬隻[9]。IUCN估計全球現有40—100萬隻赤腹鷹,其中27—67萬隻為成年個體。雖其種群略有下降,但整體而言由於種群數量極大且分布廣泛,無滅絕之虞,故IUCN將其評為「無危」[1]。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