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謝一夔(1425年—1487年),曾用名王一夔,字大韶,號約齋,江西南昌新建縣人,明朝政治家、學者。父親王得仁。

生平
謝一夔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早年受業於翰林侍講尹直。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年)庚辰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原取祁順,因與皇上朱祁鎮之名相近,遂改取王一夔。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工部尚書,受敕太子少保,翰林學士,先後為憲宗、孝宗授學。其祖上原姓謝,元季為避難改姓,後奏請朝廷獲允複姓,故又名謝一夔。卒於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德年間,追諡文莊。有《古源集》(即《謝文莊公集》)、《力余滿》、《東藩唱和詩》行世。[1][2]
家族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