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溫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薩爾溫江(緬甸語:သံလွင်မြစ်,[θàɴlwɪ̀ɴ mjɪʔ]),全長3562公里,流域面積266037平方公里[1]。薩爾溫江發源中國大陸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流經中國大陸雲南省後進入緬甸,當中一度成為緬甸與泰國的界河,最後於緬甸毛淡棉附近分流注入印度洋。薩爾溫江上游中國大陸境內河段稱為怒江。
名稱
薩爾溫江的英語名稱為「Salween」,但在聯合國官方文件裡拼寫為「Thanlwin」,[3]是音譯自緬甸語သံလွင်မြစ်(IPA:[θàɴlwɪ̀ɴ mjɪʔ]),得名於江邊常見的杜英屬植物。[4]該河流在當地其他語言的名包括泰語:แม่น้ำสาละวิน、 東波克倫語:ကၟံင့်ယှောတ်ခၠေါဟ်、斯高克倫語:ဃိၣ်လီၤကျိ 及孟語:သာန်လာန်([san lon])。
在中國,將境內河段稱為怒江,其名稱與居住該地區的怒族有關。[5]最上遊河段在西藏境內稱為那曲(藏語:ནག་ཆུ,威利轉寫:nag chu,THL:nak-chu),意為「黑河」。
流域

薩爾溫江上游在中國大陸境內,稱為怒江。其上源為桑曲,它發源於唐古拉山南麓的將美爾崗尕樓冰川(離長江之源各拉丹冬峰很近),源頭位於中國西藏那曲市安多縣境內,源流名為將美爾曲[1]。流經西藏自治區、雲南省,流入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
入緬後,依次接納了左岸的南定河、南卡江,右岸的南登河、南邦河等支流。幹流縱穿緬甸東部,深切撣邦高原及南北向縱列山谷,谷深流急,是典型山地河流。下游部分河段為緬、泰界河。在毛淡棉附近,分西、南兩支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的莫塔馬灣,並在河口處兩支流間形成比盧島( Bilugyun Island)。
薩爾溫江上游在高原地區,山勢較平坦,水量很大,水面較寬,流速不大;中游坡降大,水流湍急,形成高山深谷;下游雨水補充較多,山勢開闊,形成農業區。
薩爾溫江在雲南省境內的怒江河段與瀾滄江、金沙江共同穿越橫斷山脈並行南流,與瀾滄江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公里。三江併流是世界上地質奇觀,已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薩爾溫江支流短小,是典型的羽狀水系。
主要支流

- 阿特蘭河:緬甸孟邦、克倫邦
- 吉英河:緬甸孟邦、克倫邦
- 東薩姆河:緬甸孟邦、克倫邦
- 雲薩林河:緬甸克倫邦
- 莫艾河(當翁河):緬甸(克倫邦)、泰國(夜豐頌府、達府)界河
- 鮑恩河:緬甸克耶邦、撣邦
- 拜河:緬甸克耶邦、泰國夜豐頌府
- 南登河:緬甸撣邦
- 醒河:緬甸撣邦
- 南龐河:緬甸撣邦
- 南卡江:緬甸撣邦、中國雲南省
- 南永河:緬甸撣邦、中國雲南省
- 南馬河 (中國):中國雲南省
- 納烏河:中國雲南省-緬甸撣邦界河
- 南馬河 (緬甸):緬甸撣邦
- 南定河: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中國雲南省
- 曼辛河:緬甸撣邦、中國雲南省
以下為中國、緬甸邊界至源頭(怒江河段)的主要支流:
水利工程
薩爾溫江河床落差大,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天然蘊蓄出力可達到4700萬千瓦。
目前緬甸正在興建4座水壩。中國2003年曾經有過在境內建設13座梯級水電站的規劃,其中丙中洛電站位於三江併流保護區內,由於受到眾多專家及環境保護組織人士的質疑,以及媒體的大量調查報道,該規劃被擱置下來。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