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关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蕭關,分有漢蕭關、唐蕭關、宋蕭關,位於關中以北,今中國寧夏固原市東南,與武關、潼關、大散關並稱為「關中四關」[1],也被稱為「秦之四塞」。為關中與塞北之間的交通要衝,主要用來抵抗塞外遊牧民族之侵略。位於清水河谷與涇河河谷的連接部分,自戰國、秦漢、唐宋以來,蕭關一直是關中與北方的軍事、經濟、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2]。設置蕭關確切時間無載,但至少在秦朝,朝那縣境的蕭關(今原州區東南)[3]已經是重要雄關。蕭關在各朝代位置略有偏移,但位置都在寧夏固原三關口以北、古瓦亭關(今寧夏涇源縣大灣境)以南的一段險要峽谷,涇河從旁邊流過。現今寶中鐵路和 344國道均從此關口經過,為交通要道。
蕭關作為西北重要邊關,是古代邊塞詩詞的重要意象。南北朝詩人何遜[4],唐朝詩人杜甫[5]、盧綸[6]、虞世南[7]、王維[8]、賈島[9]、陶瀚[10]等,宋朝詩人陸游[11]、司馬光[12]、梅堯臣[13]所作之詩都提及此地。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夏秋之際,蒙恬自上郡出發,經榆林進入河套北部,一部軍由義渠、蕭關之道進入河套南部,兩軍所至,攻擊散落的匈奴部落,未遭遇重大抵抗。同年初冬,已將河套地區之匈奴部落全部掃蕩肅清,匈奴殘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蒙恬乃將兩軍推至黃河南岸,度過冬季,以待來年春季的戰鬥。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初春,蒙恬主力軍由九原(今內蒙古五原縣)渡過黃河,攻擊高闕與陶山(今狼山山脈),一部軍西渡黃河進入賀蘭山脈。匈奴震於秦之兵威,向北遠遁,戰國時期的秦國與趙國原被匈奴侵佔之地全部恢復。
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冬,匈奴14萬騎兵攻破蕭關,駐守蕭關的北地都尉孫卬(áng)戰死,匈奴在關中大肆破壞,烽火直達關中,長安震驚,匈奴掠奪了大量漢朝人口、財產和牲畜,成為漢初的一次振聾發聵的事件[14]。[15]漢朝歷代皇帝對蕭關的邊防即十分重視,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十月,漢武帝越隴山(六盤山),登崆峒,出蕭關,首次巡視安定郡(今寧夏固原),檢查邊防[16],史學家司馬遷隨從巡視。武帝於元封4年(前107年)再次前往蕭關巡視西北,下令開闢可通車馬的回中道,是起自西漢首都長安,翻越六盤山,北出蕭關,通往安定郡治高平(今固原原州區),這條道路大大縮短了漢朝軍隊出兵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的時間,並成為絲綢之路的一部分。這條道路自此也被稱為蕭關道。
魏、西晉、唐及北宋時,西北外患嚴重,蕭關扼守咽喉要道的作用因而更為顯著。
唐武則天時,置蕭關大總管,統重兵鎮守蕭關,以備突厥南下。武周時期,太常寺少卿徐彥伯寫下《登長城賦》提到蕭關一帶的險要形勢[17]。安史之亂期間,唐至德元年(756年),吐蕃占據蕭關,長達百年。詩人司空圖,曾作絕句《河湟有感》,感嘆國土淪喪,描寫了漢家兒童紛紛說胡語,面向城頭罵漢人的情景[18]。唐代宗廣德元年,吐蕃由蕭關出兵攻破唐帝國首都長安,劫掠15日,焚燒宮闕和皇帝陵寢。唐朝在建中四年(783年)於吐蕃舉行清水之盟,唐朝擬定以蕭關所扼守的彈箏峽為兩國邊界[19],但最終談判破裂。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蕭關才又被唐朝軍隊收復。
秦朝漢朝唐朝之蕭關都位於今寧夏固原之東南方約40里的峽谷內。北宋時,為防禦西夏,又在原蕭關原址以北200里,重築蕭關,稱為北蕭關,不久即廢棄。西夏和北宋圍繞蕭關一帶進行了一百多年的爭奪。
明朝為防禦瓦剌、韃靼,加強了蕭關道的防衛。
原州七關,是唐宋時期蕭關附近的關隘,都在今寧夏固原市境內的六盤山山口處,唐朝為防禦吐蕃所設置的七座關口,組成一座嚴密的防禦體系[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