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930—201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蓋瑞·史丹利·貝克(英語:Gary Stanley Becker,1930年12月2日—2014年5月3日[1]),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與社會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第三代芝加哥經濟學派領軍人物、法律經濟學的重要人物之一,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3] 芝加哥經濟學派領袖米爾頓·傅利曼評價貝克為「二十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社會學家」。[4]
蓋瑞·貝克 Gary Becker | |
---|---|
出生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波茨維爾市 | 1930年12月2日
逝世 | 2014年5月3日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 | (83歲)
研究機構 | 芝加哥大學 (1968–2014) 哥倫比亞大學 (1957–1968) |
研究領域 | 社會經濟學 |
學派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母校 | 普林斯頓大學 芝加哥大學 |
受影響於 | 米爾頓·傅利曼 |
影響於 | Reuben Gronau |
貢獻 | 人力資本的分析 不肖子定理 |
獎項 | 約翰·貝茨·克拉克獎(1967) 諾貝爾經濟學獎(1992) 教廷科學院(1997)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00) 約翰·馮諾伊曼獎(2004) 總統自由勳章 (2007) |
IDEAS/RePEc上的資訊 | |
「Gary Becker」譯名 | |
中國大陸 | 加里·貝克爾 |
臺灣 | 蓋瑞·貝克 |
貝克是首位將個體經濟學方法應用到社會學分析的經濟學家,以理性選擇及效用理論為出發點,對於種族歧視、犯罪、家庭決策、藥物濫物等社會現象進行經濟學分析,為新家計經濟學(New Home Economics)壂定了基礎,對於家庭經濟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199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為表揚其「將個體經濟學的分析視野拓展到非市場經濟領域的人類行為之中」。
貝克生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州波茨維爾地區,1951年得到普林斯頓大學學士學位,1955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為《種族歧視的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1957至1968年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後返回母校芝加哥大學執教。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期間,貝克成為了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法律經濟學的重要人物之一。
1967年了,他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獎與美國經濟學會的「克拉克獎章」,199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07年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勳章。他同時是「胡佛研究所」跟「美國國家經濟調察局」的成員。[5]
2014年5月3日,貝克因長期病痛而逝世。[6]
貝克是最早讓經濟學的範疇進入社會學中「家庭關係」此一題目的人之一。舉凡種族歧視、犯罪、家庭組織和嗑藥問題等都有涉及。他最為人所知的成就便是他證明了許多不同類型的人類行為其實並非是出於盲目,而是有其背後的深思熟慮。他也是當代第一流關於資本現象的研究者。在其他的領域中,他的同事史蒂芬·列維特經常被視為貝克經濟學方法的追隨者,列維特同樣是將經濟學的視野用於其他的非正統的經濟學題目上。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引言,可以將其的工作劃分到下列四個領域之中:
他從1985年起到2004年每個月在《商業週刊》上和自由派經濟學家Alan Blinder輪流發表文章。2004年12月起,他和理查·A·波斯納投入網誌的撰寫。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