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调查咨询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蓋洛普(英語:Gallup)是一間以調查為基礎的全球績效管理咨詢公司,於1935年由喬治·蓋洛普所創立。該公司以其於世界各國所做的民意調查而聞名。蓋洛普與世界各地的組織合作。[7]
在1988年,也就是喬治·蓋洛普死後四年,Selection Research(SRI)併購該公司。SRI希望能將蓋洛普的名字用於自己的民調上,以增加可信度和受測者答復率。時至今日,該民調可見度大增,可見於就業調查、顧客調查、才能管理和幸福指數。蓋洛普在20多個國家中有近40個辦公處[8][9]。蓋洛普目前的主席兼CEO是吉姆·克里夫頓(Jim Clifton)。
目前該公司約有2,000名員工,分成四個部門:民意調查部、大學部、咨詢部和新聞部。[10]
喬治·蓋洛普在1935年於普林斯頓創立美國公共意見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Public Opinion),是為蓋洛普的前身。他希望能客觀統計出民眾心之所向。為了維持客觀性和獨立性,蓋洛普決定不為付費者和任何形式的贊助者進行民調,例如共和黨或民主黨。
在1936年,蓋洛普成功預測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會擊敗阿爾夫·蘭登成為美國總統。此舉使他的公司知名度快速增加。[來源請求]1938年,蓋洛普和蓋洛普的副主席大衛·奧格威開始為廣告業和電影業做市場調查。[11]1958年,George gallup 將所有旗下的民調工作統合,形成現代的蓋洛普組織。在1985年,該組織開始統計英國的電玩銷售了量表。.[12]
喬治·蓋洛普死於1977年。在此之98年後,他的家人把此公司賣給選擇研究(SRI) 。[13]選擇研究由心理學家當奴·克利夫頓於1969年成立,總部則位於奧馬哈。[來源請求]
小喬治·蓋洛普成立了非營利的喬治·H·蓋洛普基金會,作為獲利協定(acquisition agreement)的一部分。[13]小喬治·蓋洛普死於2011年11月21日。
1993年,蓋洛普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設立辦公室。不過由於中國對外國人或外國實體在中國進行民調有著嚴格的管理規定,所以蓋洛普在在中國進行民調格外困難,所以蓋洛普在中國主要協助中國公司進行改革和最佳化。2023年11月,蓋洛普決定退出中國市場。[14]
蓋洛普民意測驗 是蓋洛普的一個分支,負責定期做公開的民意調查。雖然每年的損失大約是一千萬美金,但卻給蓋洛普帶來品牌形象。[10]蓋洛普民意調查曾做過關於 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民調,包含一些敏感或具爭議性的問題。
蓋洛普透過有線電話和行動電話,進行每年350天,每天1,000份的民調。此方法需要真人訪問,以及亂數撥號取樣(包含有線電話和行動電話,以和家中沒有有線電話的人取得聯繫)。蓋洛普每日完成500份有線電話訪問和500份行動電話訪問,並個別平分2份典型問卷。[15] 在美國,高達34%的人完全依賴行動電話。[16]
蓋洛普在美國調查所撥打的電話號碼是以該組織的國際電話號碼樣本為基礎,再加上隨機撥號取樣系統。電腦會使用有效的區域冠碼(電話號碼前三碼),加上隨機產生的電話號碼。因此,蓋洛普很可能會撥到空號。
每支取得聯繫的有線電話,蓋洛普會找家中大於18歲,且生日剛過的人做訪問。對於行動電話則不採用此策略,因為一支行動電話通常只對應到一個人。對於說西班牙語的受訪者,蓋洛普有會說西班牙語的訪問者。
不論是傳統獨立的民調,或是一夜的每日調查,典型的取樣人數是1,000人加減百分之四。蓋洛普的每日調查讓蓋洛普的分析員得以針對取樣了數大的民調做更細項的調查。但是唯有透過大的取樣數,才能降低誤差。
每日在蓋洛普收集並處理完資料後,針對每位受測者的種族、性別、教育程度、年紀、性別等量化[17],統計出所有樣本各種量化的統計結果,並和美國統計處的全國資料做比較,找出哪類的人受訪的比例不均,並在接下來的調查中,非隨機的調整受訪的對象,藉以抵消並彌補不平均的狀況。蓋洛普民意調查的信心水準是95%。[18][19]
從1936年到2008年,蓋洛普只有兩次的總統大選結果預測錯誤。一次是有名的1948年湯瑪斯·杜威和哈瑞·S·杜魯門的選舉,當時幾乎所有的民調組織都預測杜威勝選,相反的結果也成為頭條。另一次是在1976年,蓋洛普錯誤的預測傑拉爾德·福特略勝吉米·卡特。至於美國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蓋洛普成功預測了正確的結果,不過在這次預測選舉的23個組織中,只有17個預測正確。[20]
在2012年的美國總統選舉,蓋洛普民調結果為米特·羅姆尼49%比上巴拉克·歐巴馬48%,但實際結果是歐巴馬 51.1%比羅姆尼47.2%。[21]民調分析家納特·西爾弗發現蓋洛普的預測和最終結果誤差7.2分,是他所分析的23家公司中最不準的。[22]蓋洛普的主編法蘭克·紐波特(Frank Newport)回應這個批評說,蓋洛普的結果在統計誤差範圍內,並批評民調分析家:(比起做民調,)去分析他人民調的結果是比較簡單、便宜且風險低的。[23]
西元2013年,蓋洛普對於對於宗教信仰調查的準確度再度受到質疑。[24]蓋洛普在美國對於宗教信仰的調查結果和其他對宗教議題研究的結果不同,[25][26]包含在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該中心的研究發現,缺乏宗教信仰親和力的人群在美國快速成長。[27]
蓋洛普在2005年開始了世界民調,持續調查160個國家的公民,可以代表世界上超過98%的成人人口。蓋洛普 世界民調包含了超過100個全球性的問題和一些地區性的問題,例如:法律與秩序、食物和庇護所、組織與基本設施、好工作、幸福指數等等。蓋洛普 也與政府、組織、國家合作,製作其他的調查項目以收集特定議題的資訊。[28][需要非第一手來源]
蓋洛普在每個國家約訪談1000 位居民。訪談的目標族群是所有公民中大於15 歲的非特定人口。蓋洛普以當地的語言進行訪談,以產生統計上可比較的結果。若當地電話覆蓋人口數高達80%以上,蓋洛普使用電話訪談;反之,蓋洛普面對面訪談。[28][需要非第一手來源]
蓋洛普也同時在很多過國家和民意調查中心合作並提供對國際事件的預測和前景展望。在這種情況下,下列問題出現的頻率較高: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