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振堂(1895年12月21日—1937年1月20日),字紹仲,河北省新河縣人,中國工農紅軍將領。紅5軍軍長,國民政府將領董升堂為其大哥。
董振堂早年投身西北軍,參加北伐戰爭,任第三十六師師長、第十三師師長兼洛陽警備司令。中原大戰後,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第25師73旅旅長。1931年12月14日,率兵舉行寧都暴動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五軍團副總指揮兼紅十三軍軍長,紅五軍團軍團長,參加長征。1936年,率部參加西路軍,所部在甘肅高台被馬家軍圍攻,全軍覆沒。
1895年,董振堂生於直隸冀州李家莊(今屬新河縣)。自幼跟父親習武,12歲時入讀曹莊初級小學,1913年高小畢業後考入冀縣中學,畢業時獲得「優秀模範」稱號。1917年,考入保定軍校的預科北京清河陸軍中學[1]。1919年,他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9期炮科學習。1923年畢業後,進入馮玉祥所部炮兵師,擔任見習參謀[2]。見習期滿後,擔任排長。1924年,參與推翻賄選總統曹錕的北京政變。1926年春,國民聯軍與奉軍在天津以南的大城、靜海一帶作戰。時任營長的董振堂率部埋伏於馬廠以北津浦鐵路西側,集中猛烈炮火,轟擊奉軍裝甲列車,使對方傷亡慘重。戰後,因功升任工兵團團長[3]。
1926年9月,任國民聯軍第4師第12旅旅長,隨馮玉祥國民軍西征,打退了圍困西安的直系軍閥劉鎮華部。1927年,國民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參加北伐戰爭,董振堂隨軍出師河南,因戰功卓著升任第三十六師師長[4]。1929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十三師師長兼洛陽警備司令,後任第二集團軍第五師師長。1930年5月,馮玉祥和閻錫山聯手討蔣,中原大戰爆發。董振堂追隨馮玉祥率部參戰。中原大戰後,馮玉祥下野,其黃河以南的殘餘部隊被蔣介石收編調往山東濟寧地區,董任改編後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第25師73旅旅長[5]。
1931年春,第二十六路軍被調到江西圍剿紅軍。此時,中共的力量開始滲透入二十六路軍[6]。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二十六路軍廣大官兵紛紛要求北上抗日。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下令全軍北上,由董振堂73旅先行。蔣介石調集大軍阻攔,二十六路軍被迫重返寧都。之後,孫連仲前往上海治病,軍務由參謀長趙博生主持。其他高級將領也紛紛離隊,二十六路軍基本由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掌握。中共二十六路軍特別支部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決定發起暴動。12月14日,董振堂和趙博生、季振同、黃中嶽、李彩雲等率二十六路軍1.7萬餘官兵舉行寧都暴動,全軍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董振堂任軍團副總指揮兼紅十三軍軍長[7]。1932年4月,經何長工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8]。
1932年3月,紅五軍團奉命參加贛州戰役,掩護紅軍主力撤退[9]。3月12日,根據中革軍委指示,紅三軍團改轄紅三軍和紅十三軍,不久,又將紅三軍劃歸紅一軍團。1932年6月,董振堂任紅五軍團軍團長。7月,率領紅五軍團參加南雄水口戰役,紅五軍團共擊潰國民革命軍20個團。8月,率部參加了北線的樂安宜黃戰役。12月14日,在中央蘇區軍民隆重紀念寧都暴動一周年時,毛澤東親自授予董振堂紅旗勳章[8]。
1933年春,董振堂帶領紅五軍團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戰爭。1933年9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優勢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紅軍採用「堡壘對堡壘」的戰術方針,無法突破圍剿。10月26日,董振堂在致電中革軍委後,命令部隊撤出戰鬥[8]。12月12日,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紅五軍團一部在團村與國民革命軍展開激戰,紅軍損失慘重,紅五軍團戰鬥力大減。1934年8月,國民革命軍向中央蘇區腹地推進,紅五軍團在高興圩一帶布防,阻擊國軍攻勢[10]。9月下旬,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決定,放棄中央蘇區。
1934年10月19日率部參加長征,擔任中央紅軍的後衛。1935年5月1日,中央紅軍在雲南皎平渡開始渡過金沙江,董振堂奉命率領紅五軍團阻擊國軍九日,掩護紅軍部隊渡江[11]。「鐵流後衛」因而成為紅五軍團的另一稱呼[12]。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五軍團改稱紅五軍,任軍長。此8月,紅一、四方面軍編為左右兩路軍,紅五軍編入左路軍,由紅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張國燾指揮[13]。隨後,左路軍北上到達阿壩地區。張國燾因為嘎曲河河水上漲,命令左路軍按兵不動[14]。9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獨自北上,張國燾則命令左路軍南下。10月5日,張國燾在卓木碉召開會議,宣布另立中央,自任黨主席,任命董振堂為「中央軍委」委員[15]:526。隨後,董振堂率部隨紅四方面軍南下,攻占崇化、丹巴、撫邊、懋功地區[16]。1936年3月,紅四方面軍進行整編,紅三十三軍編入紅五軍,由董振堂任軍長,黃超任政委。7月,紅四方面軍北上,董振堂指揮右縱隊進軍,通過松潘草地[17]。
1936年10月,董振堂率部抵達會寧,奉命在華家嶺阻擊國民革命軍北進。22日,國軍占領會寧,紅五軍傷亡慘重,副軍長羅南輝戰死[18]:509。24日,紅三十軍強渡黃河,並擊潰馬家軍防線[18]:510。之後紅九軍、紅五軍向河邊開進,跟隨過河。董振堂認為紅軍渡河西進沒有任何前途,無法取勝,並派人送信給朱德,請求把部隊調回[19]。11月8日,紅四方面軍總部、第九、三十軍加上第五軍組成「西路軍」,約2.18萬人,在虎豹口度過黃河之後,向甘肅河西地區前進[20][15]:640。1937年1月1日,董振堂率部進抵高台,著手建立蘇維埃政權。12日被西北軍閥馬步芳、馬步青指揮5個旅的兵力圍攻。董振堂指揮紅5軍堅守陣地,浴血苦戰9晝夜,造成馬家軍重大傷亡。20日,馬家軍開始攻城,紅軍收編的保安隊和民團打開城門,放馬家軍入城,董振堂率部巷戰,最終全軍覆沒,終年42歲[21][22]。紅五軍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十三師師長葉崇本,政委朱金暢等人一併陣亡,董與楊的頭顱被馬家軍砍下示眾[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