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
最初遷入今日的葡萄牙一帶的是尼安德塔人,後來被智人所替代,於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生活,懂得馴服動物、種植穀物以及捕魚的技巧[1]。公元前1千年,有凱爾特人自中歐遷入,並定居下來、與當地人通婚,形成早期的聚落。
前219年,羅馬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到尤利烏斯·凱撒統治末期,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為羅馬所征服。同時,與羅馬人作戰的迦太基人也被趕出伊比利亞半島,他們的海岸殖民地被併入羅馬共和國。今日的葡萄牙自此進入了兩百多年的羅馬統治期,在此期間許多奴隸因抗命而被處決。
前150年,維里阿修斯發動叛亂,與羅馬人對抗數年。羅馬向當地派駐了他們最為優秀的將軍和大量的軍團兵以鎮壓叛亂,但他們的攻勢並未奏效,迫使羅馬人改變戰略。他們賄賂了維里阿修斯的黨羽,唆使其刺殺維氏。
前139年,維里阿修斯遇刺,叛亂也得以平息。
前140年,羅馬人於設立琉息太尼亞行省,但是該地區的羅馬化是在西哥特時期完成的。
在葡萄牙境內存在有諸多鐵器時代的遺址,多為山丘古堡,考古學家劃為卡斯楚文化。羅馬時代遺址亦遍布全國,例如科英布拉的科英布里加遺址和阿連特茹的米羅布里加遺址,而前者是葡萄牙最大的羅馬人定居點。保盧斯·奧羅修斯(約375-418)[2]、希達蒂烏斯(約400–469)和阿卡耶·弗拉維亞耶主教都是當時出生於葡萄牙的著名歷史學家,其中弗拉維亞耶主教記載了羅馬統治末期、日耳曼人入侵的史實。
5世紀早期,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等日耳曼部族與同盟的奄蔡和薩爾馬提亞人侵入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君主制的國家。其中,統治今日葡萄牙一帶地區(琉息太尼亞和加利西亞)的國家是蘇維匯王國,首都在布拉卡拉(Bracara,今布拉加)。與其他的日耳曼部族相比,蘇維匯人對於今日葡萄牙、加利西亞和阿斯圖里亞斯地區的影響最為顯著。
500年,西哥特王國在托萊多建立,並在584至585年征服了蘇維匯王國,將蘇維匯納入成為其第六個省。接下來的兩個世紀內,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逐漸被西哥特納入統治。
中期
8世紀初,信仰伊斯蘭教的伍麥葉王朝併吞了伊比利亞半島的絕大部分地區。在半島北部,穆斯林的統治持續了一個世紀,末年僅僅剩下名義上的軍事和行政管轄權;而在半島的中部和南部,統治則持續了四到五個世紀。
711年伍麥葉王朝擊潰西哥特是此段統治的開端。
750年,這個定都於大馬士革,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法蘭西南部的龐大帝國宣告覆滅,隨後在伊比利亞半島上,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建立了新的科爾多瓦埃米爾國。
929年,科爾多瓦埃米爾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改稱哈里發,建立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史稱「後伍麥葉王朝」。
1031年,後伍麥葉王朝分崩離析,解體為至少23個封國,稱為泰法。
泰法國家的首領多自稱埃米爾,並與北方的基督教王國建立了外交聯繫。當時統治葡萄牙一帶的泰法是巴達霍斯,由阿拔斯王朝統治;期間的1022年,在里斯本曾建立起短命的泰法政權。南部部分地區後歸阿巴德王朝的塞維亞泰法統治。
1147年,穆拉比特王朝又被馬拉喀什的穆瓦希德王朝取代[6]。
穆斯林稱伊比利亞半島為安達盧斯,並將安達盧斯分為數個不同的地區,稱為庫拉(Kura),每個庫拉皆擁有一座首府。在穆斯林統治的全盛時期,共有10個庫拉[7]。當時,在穆斯林統治下的葡萄牙地區境內,有貝雅、錫爾維什、薩爾堡、聖塔倫和里斯本五個主要城市。在安達盧斯,主要的穆斯林人口由柏柏爾人和穆拉迪人(皈依伊斯蘭教的伊比利亞人)組成。當地的阿拉伯人主要是來自阿曼的王公貴族,組成了安達盧斯的精英階級。柏柏爾人則是由北非阿特拉斯山脈和里夫山脈的游牧民及其後裔組成。
伊比利亞半島基督徒的收復失地運動始於718年,時年西哥特貴族佩拉約在比斯開灣沿岸的坎塔布連山區中建立了政權[8]。他利用坎塔布連山脈的地形優勢守住了王國,並以此為據點重整基督徒軍隊,意圖收復土地。
722年,佩拉約於科瓦東加戰役中大獲全勝後稱王,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基督徒收復失地(Reconquista Cristã)戰爭[8]。
9世紀,阿斯圖里亞斯國王阿方索三世的下屬維馬拉·佩雷斯率兵攻占了杜羅河和米尼奧河流域之間的地區,其中包括波爾圖斯-加里(今波爾圖)和布拉加兩大城市,亦有廣大的荒廢城鎮。他決定將難民遷移至此,以重建該地區[9],成立葡萄牙伯國,得名於大港口波爾圖斯-加里(Portus Cale)。維馬拉·佩雷斯隨後建立起一系列新城鎮,其中便包括維馬拉內斯(今吉馬良斯),該城市也因此被譽為「葡萄牙民族的出生地」和「搖籃城」(Cidade Berço)[9]。
868年,阿方索三世封維馬拉·佩雷斯為波爾圖斯-加里第一伯爵[9]。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後因為王位繼承問題而陷入內亂,阿方索三世被其子嗣勒令退位。其長子加西亞成為萊昂國王,次子奧多尼奧統治加利西亞,而幼子弗魯埃拉接收阿斯圖里亞斯。葡萄牙郡成為加利西亞王國的一部分,葡萄牙人在語言和文化習俗上與加利西亞人相近,但和萊昂人有很大不同,因而導致文化隔閡。
924年,在萊昂吞併另兩個王國後,萊昂王國宣告成立。
1128年6月24日,吉馬良斯近郊爆發聖馬梅德戰役,此役中,葡萄牙伯爵、亨利之子阿方索·恩里克斯擊敗其母特蕾莎及情夫費爾南·佩雷斯·德特拉瓦,得到葡萄牙郡政權。隨後,阿方索·恩里克斯將矛頭對準南方的摩爾人,於1139年7月25日奧里基戰役大勝,隨即阿方索·恩里克斯在軍隊的支持下宣布為葡萄牙國王,即阿方索一世,葡萄牙王國就此成立。阿方索的國王地位在1143年得到了萊昂國王阿方索七世的承認,在1179年得到了教宗歷山三世的承認。
在收復失地運動時期,基督徒自穆斯林手中奪回了伊比利亞半島。當時葡萄牙向南進軍,於1249年在阿方索三世主導下,吞併阿爾加維到達南部海岸,完成擴張。此後,葡萄牙的國境線幾乎不再發生變動。在隨後的迪尼什一世、阿方索四世和佩德羅一世的統治下,葡萄牙王國經歷了短暫的和平。中世紀的葡萄牙人曾經有過驍勇善戰的名聲。
1373年,英葡同盟成立,這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同盟關係之一。
1383年,國王斐迪南一世死後沒有男性繼承人,其女婿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宣布繼位,遭到葡萄牙貴族與公眾抵制。他們擁立老國王佩德羅一世的私生子、阿維斯騎士團的若昂一世繼位。若昂一世憑藉部下努諾·阿爾瓦雷什·佩雷拉的出色指揮,在阿勒祖巴洛特戰役中擊敗了胡安、得以繼承王位,開創阿維斯王朝。
晚期(1383-1807)
葡萄牙王國建立並得以鞏固其疆域後,藉由大航海時代的海上貿易及探索活動,逐漸步入國力鼎盛期,成為歐洲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大國,一直持續至16世紀末。葡萄牙人是歐洲全球探險活動和地理大發現的先驅,國王若昂一世之子恩里克是葡萄牙航海事業的堅定的贊助者和擁護者。早期的葡萄牙殖民者剛強勇猛,富於宗教狂熱和開拓精神,更有新興貴族和早期資產階級對於利益的追逐欲望支撐。[11]
1415年8月21日,恩里克王子率領葡萄牙艦隊征服了北非的伊斯蘭貿易中心休達,這是葡萄牙的海外探險與殖民活動的開始。隨後,葡萄牙的探險船隊遍布全球:他們深入大西洋,發現了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比奧科島、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和維德角等大西洋島嶼;沿非洲大陸海岸線航行,建立了早期的殖民地,並開闢了通過好望角航向印度的航線;在新大陸,葡萄牙人發現巴西;在印度洋,葡萄牙建立了遍及南亞及東南亞大部分海洋地區的航線,以進行香料貿易;葡萄牙人亦藉由印度洋航線到達了中國和日本。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建立有眾多商站,建立起涉及歐洲大陸、非洲大陸和新大陸的三角貿易系統,輸送白銀和黑奴。
當時,西班牙人亦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和龐大的海上貿易。1494年,教宗歷山六世為解決西葡關於世界貿易權歸屬的爭議問題,主使雙方簽訂了帶有「瓜分世界」性質的《托德西利亞斯條約》,規定穿越維德角與古巴及伊斯帕尼奧拉島連線中點的經線作為兩國的勢力分界線。
1487年,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帶領船隊航行至非洲大陸最南端並發現好望角;1498年,華士古·達伽馬的船隊經好望角到達印度次大陸,開闢了航向印度的航線。由此葡萄牙獲得了巨大的貿易利潤和財富,為葡萄牙的文藝復興奠定了物質的基礎。
1500年,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到達加拿大,建立了波圖加爾港、紐芬蘭和拉布拉多兩個殖民點,為葡萄牙在美洲的眾多殖民活動之一[12][13][14]。卡布拉爾亦於1500年發現了巴西,並宣稱葡萄牙對此地擁有主權[15]。
1510年,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荷姆茲海峽一帶的馬斯喀特和忽里模子,以及今屬馬來西亞的馬六甲。由此,葡萄牙建立了遍布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的殖民帝國,並壟斷了兩大地域的商業活動。此外,葡萄牙水手亦在台灣島、日本、帝汶和摩鹿加群島留下了足跡。雖然荷蘭人被廣泛視為澳大利亞大陸的發現者,但亦有證據表明,葡萄牙人在1521年便到達了澳大利亞[16][17][18]。
1529年,西葡間又簽訂《薩拉戈薩條約》,規定了兩國在亞洲的勢力分界線。
隨著其他歐洲國家繼取得海上霸權後,葡萄牙於歐洲的地位有所下降。
1578年,國王塞巴斯蒂昂在摩洛哥的三王戰役中陣亡,叔公紅衣主教恩里克一世被迫還俗即位,但亦於1580年逝世,造成王位繼承危機。隨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費利佩二世宣稱他作為曼努埃爾一世的外孫,擁有葡萄牙的繼承權、並成功繼承之,成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主,建立伊比利亞聯盟[19]。同西班牙的聯合使葡萄牙捲入八十年戰爭,並與英國交惡。葡萄牙在波斯灣的殖民地忽里模子被英國占領;1595年至1663年,又與荷蘭共和國交戰,喪失了在巴西、非洲、印度和遠東的部分商業利益,且失去了印度洋貿易的壟斷優勢。
1640年,不滿西班牙首相奧利瓦雷斯公爵集權政策的葡萄牙貴族,在里斯本發動革命,掀起復辟戰爭,並推舉布拉干薩公爵若昂登基成為若昂四世,開啟布拉干薩王朝,結束了西葡共主邦聯的統治。
1738年,龐巴爾侯爵塞巴斯蒂昂·若瑟·德卡瓦略-梅洛開始了其作為葡國駐倫敦(後為維也納)大使的職業任期。葡國王后奧地利的瑪麗亞·安娜寵信德卡瓦略-梅洛,將奧國陸軍元帥馮·道恩之女嫁給了喪偶的梅洛。這引起了國王若昂五世的不滿,他於1749年將德卡瓦略-梅洛召回葡國。次年若昂五世駕崩,其子若瑟一世即位。與其父相反,若瑟一世重用德卡瓦略-梅洛,任他為外交部長,隨後更加深對梅洛的信任,給予他更多自主權。
1755年,德卡瓦略-梅洛出任首相。德卡瓦略-梅洛因其駐倫敦大使之經歷,推行了英國式的經濟政策,以及其它各式改革。在經濟金融方面,他建立了數個商業公司以及主管商業活動的行會。此外,他將葡萄牙和葡屬印度殖民地的奴隸制加以廢除,重建了葡國陸海兩軍,重新開辦科英布拉大學,並結束了葡萄牙對於國內各次要基督教教派的歧視和迫害。德卡瓦略-梅洛還在國內劃分了專門的波特酒產區,以確保酒質——這開創了歐洲國家政府主導控制酒品生產和質量管控的先例。他的治國政策以嚴格著稱,制訂了適用於上層貴族到底層工人的完整、嚴格的法律,建立了審查制度完善的國家稅收系統。此改革也使德卡瓦略-梅洛失去貴族(高等貴族尤甚)支持,被貴族視為損害自身利益的暴發戶。
1755年11月1日,葡國首都里斯本發生了芮氏9.0級的大地震,城區被震災以及隨後的海嘯和火災夷為平地[20],死亡人數高達約十萬人。德卡瓦略-梅洛自地震中生還,並立即著手重建城市,並留下名言「現在該怎麼辦?埋葬死者,關心生者。」儘管死傷慘重,里斯本並未爆發瘟疫,並在一年內便完成了初步的重建。里斯本市中心的新式設計特別採用了抗震工藝,而新建的建築物都要經過模擬實驗的檢驗(通過軍隊的大規模行軍模擬地震)。德卡瓦略-梅洛時代的建築和廣場,至今仍為里斯本的旅遊景點之一。此外,德卡瓦略-梅洛在全國各地進行的調查資料對於地震學亦擁有特殊貢獻。
大地震之後,德卡瓦略-梅洛獲得更大實權,成為一名強勢而進步的獨裁者。反對他的勢力亦越發壯大,其與貴族的爭端亦愈加頻繁。1758年若瑟一世在一次刺殺中生還,隨之而來的快速審判將涉案的塔沃拉家族和阿韋羅公爵處死。葡國耶穌會被驅逐出境,財產亦為國家所沒收。德卡瓦略-梅洛起訴了所有疑似涉案者,婦人及兒童亦未能倖免。德卡瓦略-梅洛亦得以排除異己。1759年,若瑟一世封德卡瓦略-梅洛為奧埃拉什伯爵。
1762年,葡國捲入七年戰爭、並遭西班牙入侵。1763年,雙方停火,決定維持原狀。1770年,梅洛被封為龐巴爾侯爵。1779年,若瑟一世駕崩。即位的女王瑪麗亞一世不滿於龐巴爾侯爵的專政以及對於塔沃拉家族的無情處決,撤銷了龐巴爾侯爵的職務。1782年龐巴爾侯爵死於自家住宅。龐巴爾侯爵的統治給葡國帶來高效統治和思想「啟蒙」的同時,也遭到了後世的質疑。英國歷史學家肯尼思·馬克斯韋爾認為,龐巴爾侯爵影響深遠的統治,建基於獨裁統治,特點為犧牲個人自由(排除異己時最甚)、壓制批評言論、殖民地經濟剝削、出版物審查以及控制個人利益[21]。
近代(1807-1910)
1807年秋,拿破崙·波拿巴率法國軍隊取道西班牙、攻入葡國。自1807年至1811年4年間,英葡同盟軍同入侵的法軍進行了持久的戰爭(為半島戰爭一部分)。拿破崙的入侵是葡萄牙走向衰亡的開始。里斯本的葡萄牙王室和大貴族為躲避戰火,逃往巴西。1807年,攝政王若昂六世遷都至里約熱內盧。1815年,巴西成為王國,擺脫了殖民地的地位,稱為新建立之「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一部分。葡王室駐巴西期間,巴西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和科學都獲得長足發展,走向近代化。1815年,法軍戰敗,歐洲形勢初步安定。1816年,瑪麗亞一世駕崩,若昂六世登基成為葡國國王。
1820年,波爾圖爆發「自由革命」,並迅速蔓延至全國。革命者要求廢除舊君主專制,仿效英國實行君主立憲。1821年,王室應議會回國,若昂六世之子佩德羅留任巴西攝政王。1822年,議會批准實施新憲法。新憲法及君主立憲制度僅實施不滿一年,便為米格爾王子所發動的軍事政變所終止,君主專制制度隨之恢復。1820年的自由革命儘管最終未能達到目的,但在葡國傳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影響了19世紀的葡萄牙的社會面貌。
同期,巴西亦發生動亂。1821年,葡議會決定取消巴西的王國地位,復歸里斯本管轄,招致巴西進步人士及攝政王佩德羅不滿。隨後,葡國駐軍與巴西民兵發生了多次武裝衝突;1822年1月,議會勒令佩德羅回國,佩氏回絕。8月,葡國議會決定撤銷佩德羅的攝政王職務,並出動大軍進占巴西。9月,佩德羅宣布獨立、改稱巴西皇帝,建立了獨立的巴西帝國,隨後爆發巴西獨立戰爭。葡軍無力平息巴西的獨立浪潮,1825年,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
1826年,若昂六世駕崩,而法定的王位繼承人是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而覬覦王位的米格爾王子拒不承認——這再次造成了葡萄牙的王位繼承危機。佩德羅起初宣布繼承葡萄牙王位,但遭到葡萄牙人和巴西人雙方的反對,放棄繼承權,改立其七歲的女兒瑪麗亞為葡國女王,姐姐伊莎貝爾·瑪麗亞擔任攝政。同年,佩德羅頒布「憲章」,以重建君主立憲制度。米格爾王子自立為王、並領導專制派武裝同佩德羅的憲政派對抗,內戰爆發。1834年米格爾被擊敗,流亡至奧地利;佩德羅亦與是年離世。瑪麗亞重新成為葡萄牙女王,稱瑪麗亞二世。
然而佩德羅憲章的施行並不持久,1836年9月,里斯本爆發革命,革命者推翻了憲章派(Cartistas)政權,宣布改行1822年憲法。他們被稱為「九月黨人」(Setembristas)。九月黨人上任後,宣布廢除奴隸制。1837年,憲章派軍人發動了失敗的軍事政變;儘管九月黨人保住政權,但內亂隨之而生,走向覆亡,1842年被安東尼奧·卡布拉爾推翻,又恢復1826年憲章。卡布拉爾是偏激進的改革者,造成基層農民、特別是婦女的反對。1846年,爆發反卡布拉爾的瑪麗亞·達豐特革命,革命者得到了九月黨和米格爾派的支持,又將卡布拉爾政府推翻。隨後女王委任軍人薩爾達尼亞公爵維持局面。此後政權又幾度更迭,1851年,薩爾達尼亞公爵通過政變奪得政權,建立了「復興黨」(Partido Regenerador)的統治。復興黨人修訂憲章為新憲法,並重建了選舉制度。葡萄牙政壇的主要表徵改為了復興黨人和進步黨人(Partido Progressista,九月黨改組而來)的長時間爭鬥,但不安局面已經結束。
19世紀是歐洲殖民擴張的又一個高峰,但對於葡萄牙來說,19世紀初是本國歷史上的低谷,葡國失去了在南美洲的全部殖民地。為恢復其殖民帝國的地位,葡萄牙參與了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浪潮,再次在非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
參與瓜分非洲前,葡國在非洲的舊殖民地包括羅安達、本吉拉、比紹、洛倫索-馬克斯(今馬普托)、安博因港和莫三比克島。1884年柏林西非會議劃定了葡屬非洲殖民地的邊界線。此後,葡萄牙人在非洲建立或重建了新里斯本(今萬博)、薩達班代拉(今盧班戈)、席爾瓦港(今奎托)、馬蘭熱、太特、容凱魯(今古魯埃)、佩里(今希莫尤)和卡布拉爾(今利欣加)等;貝拉、木薩米迪什(今納米貝)、洛比托、若昂貝洛(今賽賽)、納卡拉和阿梅利亞港(今彭巴)亦是此時期建立的海岸城市。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葡國又出資搭建本格拉鐵路和貝拉鐵路,以連接沿海與內陸地區。19世紀末葡萄牙提出粉紅地圖計劃,聲稱自身對葡屬西非(今安哥拉)和葡屬東非(今莫三比克)之間的土地擁有主權。這個計劃與英國人的開羅-開普敦鐵路計劃相衝突,葡國的殖民活動最終導致1890年的英國最後通牒,最終葡萄牙人向英國妥協。在亞洲,葡萄牙於1887年與大清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將經營數世紀的澳門正式劃為殖民地。
到19世紀末,葡萄牙在全球擁有的殖民地有非洲的葡屬維德角、聖多美普林西比、葡屬幾內亞、葡屬西非和葡屬東非以及達荷美海岸的聖若昂·巴普蒂斯塔·德阿茹達堡壘以及亞洲的葡屬印度、葡屬帝汶以及葡屬澳門。
現代(1910至今)
儘管19世紀下半葉葡萄牙迎來了短暫的經濟復甦,但好景不長,在世紀之交,葡萄牙經濟始現疲態。在卡洛斯一世統治時期,葡萄牙分別於1892年5月以及1902年5月兩次宣布破產——這造成社會危機,並動搖了葡萄牙歷史悠久的君主制的根基。1908年2月1日,卡洛斯一世與王儲路易斯·菲利佩在里斯本遭到刺殺,史稱里斯本弒君事件。曼努埃爾二世繼承了王位,但此時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的統治已幾近走到盡頭。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布拉干薩王朝,建立共和國。共和政府宣布實行政教分離原則,次年頒布新憲法。10月5日被葡萄牙定為共和國日,作為公眾假期。
新建立的共和政府並未改變葡萄牙經濟的頹勢,且社會局面欠缺穩定,罷工及動亂頻發,政權亦不斷更迭。
從1910到1926年,該國共換了45屆不同類型的政府,1915年曾歷經幾個月的軍人執政,1917到1918年又有過早期法西斯特徵的短暫軍人獨裁,這段期間政治暴力日漸猖狂,軍方對無能的多元政治不滿,儘管軍方內部不合卻能推翻政府,像是1925年一場軍事政變雖被挫敗,但隔年軍方克服內部分歧,[23]在1926年,發生5月28日政變,建立「全國獨裁」。1928年安東尼奧·卡爾莫納於隨後的權力爭鬥中掌權、出任總統;1933年葡萄牙頒布新憲法,建立「新國家」(Estado Novo)體制,又迎來安東尼奧·薩拉查的右翼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葡萄牙的右翼親法西斯政權對外宣稱中立,但在取態上親近軸心國,葡萄牙本土雖沒有被戰火洗禮,惟其殖民地葡屬帝汶卻遭日本入侵及佔領。戰後,薩拉查政府堅持反共政策,於美蘇冷戰中偏向美國。葡萄牙成為當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成員國。薩拉查政權亦制定有多項經濟發展計劃,此外,還努力推動葡萄牙人前往非洲殖民地定居,以逐步對殖民地完成同化。
1954年,葡屬印度的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被獨立的印度共和國併吞[24],這是葡萄牙殖民帝國走向解體的開始。亂局開始於1961年——在亞洲,印軍入侵果阿,葡屬印度全境併入印度共和國;在西非,達荷美共和國吞併聖若昂·巴普蒂斯塔·德阿茹達,成為達荷美威達市一部分;葡屬安哥拉、葡屬莫三比克和葡屬幾內亞亦於該年爆發獨立鬥爭,打響葡萄牙殖民地戰爭。薩拉查政權拒絕放棄殖民地的利益、試圖維持領土總面積約2,168,071平方公里的共和國[25]——他主張與殖民地獨立武裝進行持續作戰,隨之遭受越來越多的國際異議,使得葡國遭到武器禁運等國際懲罰性制裁。
1968年,薩拉查因健康問題結束其統治,將大權交給了馬塞洛·卡埃塔諾。儘管葡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戰局,但到1973年,連年戰爭開支不菲、拖累葡國經濟,而葡國與其他聯合國會員國的外交關係亦發生惡化。1974年4月,里斯本爆發了左派軍官領導的不流血政變,推翻了「新國家」體制,是為康乃馨革命。過渡政權救國軍政府宣布進行「持續性革命進程」,進入民主轉型期——新的左翼政府試圖重建民主制度,但時年政局欠缺穩定。新政府宣布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其海外殖民地,並召回殖民地政府及駐軍;100多萬葡人難民因而自殖民地啟程回國[26][27]——其白人身份大多不能得到新國家的認可。政府委派馬力歐·索阿雷斯和安東尼奧·德阿爾梅達·桑托斯負責處理殖民地的獨立事務,到1975年,葡萄牙的全部非洲殖民地得到獨立;同年,葡國舉行制憲議會選舉,是為50年來首次民主選舉。
1976年,葡國舉行立法選舉,由社會黨取得政權、結束過渡政府,7月23日,馬力歐·索阿雷斯出任總理,領銜首屆立憲政府。索阿雷斯政府試圖恢復經濟,重建「新國家」時期的經濟進程。他試圖主導葡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入盟談判於1977年開啟。民主政府成立初期,葡國的政策立場於社會主義與新自由主義間搖擺。政府強迫實施了土地改革和國有化的政策,為了適應這些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策,1976年葡國政府頒布了新憲法。隨後在1982年和1989年,葡國兩次修訂憲法,寫入工人權利等相關條款,加重了其中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色彩。民主轉型期,葡國經濟曾在1977年至1978年以及1983年至1985年出現波動,迫使政府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助維穩。
民主轉型基本完成後,葡國開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1986年,葡國正式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今歐洲聯盟前身),1992年亦順理成章地成為新歐洲聯盟的正式成員。入歐之後,葡萄牙的經濟在結構與凝聚力基金的支持下發展迅速;葡國企業亦能夠更加便利地進入歐洲市場。1995年3月26日,葡萄牙正式加入申根區,取消了與區內國家的邊界管制。1996年葡國主導成立了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1998年,里斯本舉行世界博覽會。1999年,葡國加入歐元區。
1999年,葡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澳門主權移交。2002年,葡屬帝汶獨立建國成為東帝汶,得到了葡國的承認。葡萄牙殖民帝國就此成為歷史。
2004年7月5日,總理若瑟·曼努埃爾·巴羅佐就任歐盟執委會主席。2007年,歐洲聯盟成員國於里斯本簽訂《里斯本條約》,是為歐盟的體製革新,以進一步推進歐盟的民主合法性、行政效率以及國際協調性改革。條約於2009年正式生效。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葡國國民經濟。危機給葡萄牙政府帶來巨額公債的同時,也迫使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盟舉行經濟層面上的協商談判,以獲得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等經濟援助。
附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