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苕溪小片屬於吳語運河區(太湖片),所以是一種相當典型的吳語,明代孫樓的《吳音奇字》[4]就用諧音字說湖州方言以「魕」來稱鬼,與現在一致。苕溪小片相比於吳語蘇滬嘉小片,有不少自身的特色。
1984年4月,在中國社科院主管的期刊《方言》中蔡勇飛的《吳語的邊界和南北分區》[5]一文中,首先將吳語分為南、北兩片。北片包含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嘉興、紹興、寧波、舟山4地區,以及杭州北部的部分地區。
彼時,湖州各市縣屬於嘉興地區,所以湖州自然是屬於吳語的北區。
1984年12月,在期刊《方言》的《吳語的邊界和分區》一文中,在吳語北區的基礎上,進而劃分出「湖州小片」。 1985年9月,在浙江省語言學會編委會、浙江省教育廳方言研究室聯合編制的報告《浙江吳語分區》一文中,在浙江省的範圍內,對吳語進行分區。分成了浙北區與浙南區。浙北區分為嘉興片、湖州片、杭州片、臨紹片、明州片;浙南區分為台州片、溫州片、婺州片、麗衢片、嚴州片。此時已經確認區分了湖州方言和其他方言,顯然,這種劃分方式也是依照現有行政的簡單劃分。
1986年2月,原湖州小片更名為「苕溪小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