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醫對內臟的總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臟腑,是中醫對內臟的總稱,通稱五臟六腑。根據《素問‧五臟別論篇》,「臟」指的是人體內的五臟,即:肝、心、脾、肺、腎(加上心包即為六臟),主要功能為生化和蓄存精氣;以及六腑,即: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主要功能為受乘和傳化水穀並積存精氣。
中醫的臟腑,與西醫提出的臟腑的生理結構並非相同。「象」指的是五臟六腑發揮功能時所呈現的表象。結合陰陽五行及臟象學說,五臟六腑的機能,可視為一種「表裏對立」和「生化剋制」的作用,以「臟」為「裏」,以「腑」為「表」,並歸納出各個臟腑的表裏對立關係;若整合臟腑於陰陽學說,則相對於腑時,臟屬陰。根據《素問‧金匱真言論篇》,「肝、心、脾、肺、腎皆為陰也。」
此外,除了五臟,「心包絡」亦為臟,於六腑中的三焦相表裏;由於病理變化與心相似,亦常於針灸以外的醫術中視為心的外圍,故亦歸屬於心。還有腦、髓、骨、脈、女子胞(子宮),統稱為「奇恆之腑」,由於它們功能似臟非臟,似腑非腑,形同於腑,其功能又似臟,故取此一統稱。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在結構上相互聯結、相互影響,在功用上相互補充、相互為用,五者缺一不可、不能分離,共同協調人體生命的平衡。[1]臟腑在生理上的功能特點具有指導臨床實踐的意義,如臟有病多見虛證;腑有病多見實證;臟實者可瀉其腑,腑虛者可補其臟。每個臟腑各有它的功能活動,並通過經絡、營衛、血氣等彼此連絡及互相協調平衡以維持生命。
五行對應五藏,在先秦兩漢時代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管子》認為,脾酸(木)、肺鹹(水)、腎辛(金)、肝苦(火)、心甘(土)[2]。古文經家認為,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腎水。今文經家認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3][4]。
《黃帝內經》採用今文經家的說法,形成後世中醫傳統。
五臟分別與五行對應,即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各臟器又有個號的相生、相剋關係,並依次序產生連續的關係:
根據陰陽學說,每個臟器又可根據其生理活動,分為陰陽兩類狀態,且兩個狀態必須協調,臟器才能正常運作;否則便有可能影響臟器本身的功能,若按上述五行的對應,陰陽失調更會進一步影響其他臟器的正常活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