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斯海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腓特烈斯海恩(德語:Friedrichshain,德語:[ˈfʁiːdʁɪçsˌhaɪ̯n] (ⓘ))原是柏林的一個內城區,1920年成立,曾經是東柏林的一部分,2001年併入新成立的腓特烈斯海恩-克羅伊茨貝格區。它毗鄰米特、普倫茨勞爾貝格、克羅伊茨貝格和利希滕貝格。腓特烈斯海恩得名於位於北部與普倫茨勞貝格邊界的大型公園腓特烈斯海恩人民公園。在納粹時期,曾命名為「霍斯特·威塞爾城」(Horst-Wessel-Stadt)。
歷史
腓特烈斯海恩區成立於1920年,當時根據公民投票成立了大柏林,合併了一些周圍市鎮。腓特烈斯海恩合併了法蘭克福郊區(Frankfurter Vorstadt;已經是柏林的一部分),以及博克斯哈根(Boxhagen)和施特拉勞(Stralau)兩個村莊。它的名稱意為「腓特烈樹林」,得名於1840年規劃的紀念腓特烈大帝加冕100周年的人民公園。腓特烈斯海恩主要是工人階級居住區,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快速工業化的產物:1846年柏林和奧得河畔法蘭克福間的鐵路線開通,起點站設在今天柏林東站附近,1865年第一座自來水廠在Stralauer Tor建成。20世紀初,該區最大的雇主是Knorr-Bremse 制動器廠,Knorrpromenade是腓特烈斯海恩最吸引人的街道之一,居住著經理。
1933年納粹掌權,該區更名霍斯特·威塞爾城,紀念《霍斯特·威塞爾之歌》的作者,1930年1月14日在大法蘭克福大街的公寓被共產黨人擊中,到2月23日死在腓特烈斯海恩的醫院的霍斯特·威塞爾,這一事件被約瑟夫·戈培爾廣為宣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腓特烈斯海恩的工業是盟軍轟炸的重點目標,因此是柏林受損最重的地區之一。戰爭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占領區之間的邊界經過腓特烈斯海恩和克羅伊茨貝格的邊界,1961年修建柏林圍牆後變為東柏林和西柏林之間的封鎖邊界。
史達林大道(現在的卡爾·馬克思大道和法蘭克福大道)1940年代後期和1950年代初在腓特烈斯海恩修建的工程,其建築風格深受蘇聯時期莫斯科的影響。這裡也是1953年東德起義的發生現場。
生活方式
1989年1月柏林圍牆倒塌和次年10月兩德統一後,腓特烈斯海恩開始得到年輕、有活力區域的名聲,由於低房租和有許多空的公寓房間,吸引了西柏林squatter的注意。
腓特烈斯海恩和周邊的米特區、普倫茨勞貝格和克羅伊茨貝格,現在被視為柏林最時尚的區域之一,擁有無數設計和媒體公司,如MTV中歐。以眾多的酒吧、夜總會和咖啡館著稱,集中在 Simon-Dach大街和Boxhagener 廣場附近。在腓特烈斯海恩有眾多的squats,特別是在里加大街。與中產階級化、昂貴的普倫茨勞貝格和米特區相比,腓特烈斯海恩略為廉價,兩德統一後,其低房租吸引了學生和藝術家。現在無數的恢復工作正在進行,而腓特烈斯海恩快速發展,本身也越來越中產階級化了。
名勝
圖片
-
-
東邊畫廊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