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蘇聯執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蘇聯共產黨(俄語: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羅馬化:Kommunistíčeskaja pártija Sovétskovo Sojúza),簡稱蘇共(КПСС),是蘇聯存在期間唯一的執政黨,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共產黨之一。
此條目可參照義大利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2年4月21日) |
蘇聯共產黨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 |
---|---|
領袖 | 葉蓮娜·斯塔索娃(首任) 弗拉迪米爾·伊瓦什科(末任) |
創始人 | 弗拉迪米爾·列寧 |
成立 | 1918年3月8日 |
解散 | 1991年11月6日 |
前身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 |
繼承者 | 共產黨聯盟—蘇聯共產黨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 |
總部 | 莫斯科舊廣場4號 |
黨報 | 《真理報》 |
青年組織 | 全聯盟列寧主義青年共產主義聯盟 |
先鋒組織 | 弗拉迪米爾·列寧全聯盟先鋒組織(1922年—1991年) 小十月黨人(1923年—1991年) |
軍事組織 | 工農紅軍(1918年—1946年) 蘇聯武裝力量(1946年—1991年) |
黨員 (1986年) | 1900萬 |
意識形態 | 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1918年—1924年: 布爾什維克主義 馬克思主義 列寧主義 1924年—1956年: 馬克思列寧主義 1956年—1991年: 蘇維埃愛國主義 1956年—1964年: 赫魯雪夫主義 1964年—1982年: 布里茲涅夫主義 1985年—1991年: 市場社會主義 |
政治立場 | 有爭議 1918年—1956年: 極左翼[1][2] |
國內組織 | 共產黨人和無黨派人士集團(1936年—1991年) |
歐洲組織 | 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年—1956年) |
國際組織 | 共產國際(1919年—1943年) |
官方色彩 | 紅色 |
口號 |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
黨歌 | 《國際歌》 《布爾什維克黨頌歌》(1939年—1952年) |
蘇聯政治 政黨 · 選舉 |
該黨起源於1898年在俄羅斯帝國明斯克秘密成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形成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兩派,但此時兩派都沒有建立自己獨立的組織。1912年,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各自建立自己的組織機構,但並未正式決裂。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正式獨立建黨,仍取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史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並於同年11月7日發動十月革命奪取政權,隨即開始俄國內戰,直至1922年蘇聯建立。1918年,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1925年,改稱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10月14日,該黨「十九大」決定改稱蘇聯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的歷任實際最高領導人分別為:列寧、史達林、馬林科夫、赫魯雪夫、布里茲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巴契夫。
1991年八一九事件後,時任蘇俄總統的葉爾辛將蘇共檔案和財產沒收並轉交給蘇俄政府,蘇共中央駐地所在的大樓也在戈巴契夫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的一個小時後被查封。1991年11月6日,葉爾辛宣布蘇聯共產黨為非法組織並下令禁止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自此蘇聯共產黨停止存在[3]。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不復存在。蘇聯解體之後,蘇共的遺產由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及獨立後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所繼承。
蘇共的名義上的最高權力機關是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簡稱全聯盟黨代會[4]。視歷史年代不同,全聯盟黨代會每1至5年召開一次,但1939-1952年沒有召開。
十月革命之前,直至史達林鞏固權力時,黨代會是蘇共的主要決策機構[5]。然而,史達林上台後,黨代會的作用逐漸被取代,成為蘇共領導人的宣傳、控制黨的工具[5]。
黨代會代表沒有批評、選舉、罷免黨的領導人的實權[6]。具體人事任命早在開會前已由政治局和總書記決定[7]。但黨代會象徵意義重大,是黨的領導層向普通黨員、群眾表達未來五年黨的路線或意識形態變化的場合[7]。
由全聯盟黨代會選出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8]。史達林時期政治局選出的總書記成為黨內最高職位[9]。1952年「總書記」稱號被改為「第一書記」,「政治局」改稱「主席團」,直到1966年布里茲涅夫時期重新改回舊名。
蘇共中央政治局由蘇共中央選出並對其報告。蘇共中央同時選舉出蘇共中央書記,並組成蘇共中央書記處,同時也選舉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在1919-1952年間,蘇聯共產黨中央組織局也以同樣的方法選舉產生。
下層黨組織的領導機關是黨的各級委員會(黨委,партком)。黨委的領導是選舉產生的「黨委書記」(секретарь парткома)。企業、事業機構、集體農莊也擁有自己的黨委。高層黨委有相應的簡稱:區級的區黨委(райком),州級的州黨委(обком,舊稱省黨委(губком)),市級的市黨委(горком)等等。
黨的最低一層組織單位叫做「黨的基層單位」(первичная партийн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或者「黨小組」(партийная ячейка)。任何黨員超過三人以上的單位中都要成立黨小組。黨小組的領導機關叫做「基層委員會」(黨局,партийное бюро, партбюро),基層委員會由選舉產生的基層黨委書記領導(黨局書記,секретарь партбюро)。
在較小的黨小組中,書記經常是其所在的工廠、學校、醫院等的帶職員工。較大的黨組織則經常由一名「脫產書記」(освобожденный секретарь)領導,其工資由黨費支付。1970年代蘇聯加盟共和國黨員比例如下:
蘇聯共產黨及其前身布爾什維克本來不設黨首職務,但自史達林時期開始,作為統籌黨務工作的總書記或第一書記成為了實際上的政黨領袖,布里茲涅夫時期,黨章規定總書記為最高負責人。
在蘇聯建立初期,黨員是先進性的代表。但在20世紀中期後,黨員的身份成為一種特權,廣大普通黨員中的一小部分變成蘇聯社會中的一個精英或者特權階層,享受廣大蘇聯公民無法享受的特殊待遇,諸如可以在貨品充足的商店內購物,購買外國商品,住房上的特別照顧,享用郊外避暑別墅或者度假地,能夠出國旅遊,送子女到名校上學,讓子女獲得優良工作機會(包括入黨本身)等。不加入共產黨而要進入蘇聯統治與管理精英階層實際根本不可能。
但是黨員身份也有其風險,特別是1930年代史達林的大清洗便是針對該黨。黨員身份是不公開的。要入黨必須通過各種委員會批准,個人歷史也會被仔細調查。在蘇聯建立之後出生的幾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入黨成為個人一般都要度過的幾個人生階段之一。兒童會加入少先隊,隨後在14歲時退出進入共青團,最後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表現出擁護服從黨紀黨章,或者有合適的後台,就能成為共產黨本身的黨員。不過黨員也有盡義務的責任。共青團員與蘇共黨員不但要交納團費黨費,還要完成制定的任務與「社會工作」(общественная работа)。
1918年,蘇共約有200,000名黨員。1923-25年,蘇共發起了一場從勞動階級和農村地區大規模招收新黨員運動(「列寧徵募」),意圖在於使黨「無產階級化」;1925年,蘇聯1.47億人中,黨員增至1,025,000名[10]。1920年代後期,史達林也嘗試以人數上超過老布爾什維克以減少他們的影響力來穩固自己的地位。1927年,黨員人數為1,200,000人[11];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的1933年,蘇共黨員人數達到了350萬。但經過大清洗之後,黨員人數降至1939年的190萬。
1989年,蘇聯共產黨黨員人數為1,900萬,大約占蘇聯全國成年人口的10%。超過44%的黨員成分為產業工人,12%為集體農莊莊員。蘇共在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中的14個設有地方黨組織。但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直到1990年之前沒有獨立的黨組織,黨務由蘇共中央直接負責。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13年6月13日訪問莫斯科的猶太博物館和寬容中心時表示,第一屆蘇聯政府其組成是80%-85%的猶太人。
蘇聯共產黨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派。大致上可以分為下列階段;最初的布爾什維克黨生存在秘密活動以及流亡的歲月中,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時候,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並結合其他政黨的力量成為執政黨並進而建立蘇聯,30年代蘇聯共產黨在史達林的領導之下展開大清洗,在漫長的冷戰期間歷經了赫魯雪夫和布里茲涅夫時期,最後戈巴契夫執政的時期開始改革,卻也在1991年導致蘇聯瓦解。
歷次全國代表大會 | 選舉中央領導機構 | 選舉主要負責人 | 會議地點 | 會議日期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 明斯克 | 1898年3月13日-3月15日 |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 布魯塞爾 → 倫敦 | 1903年7月30日-8月23日 |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 | 倫敦 | 1905年4月25日-5月10日 |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 | 斯德哥爾摩 | 1906年4月23日-5月8日 |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 | 倫敦 | 1907年5月13日-6月1日 |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第六次代表大會 | 彼得格勒 | 1917年8月8日-8月16日 | ||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七次代表大會 | 斯維爾德洛夫 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 | 彼得格勒 | 1918年3月6日-3月8日 | |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八次代表大會 | 斯塔索娃 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 → 克列斯京斯基 中央委員會責任書記 | 莫斯科 | 1919年3月18日-3月23日 | |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九次代表大會 | 克列斯京斯基 中央委員會責任書記 | 莫斯科 | 1920年3月20日-4月5日 | |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次代表大會 | 莫洛托夫 中央委員會責任書記 | 莫斯科 | 1921年3月8日-3月16日 | |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22年3月27日-4月2日 | |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23年4月17日-4月25日 | |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24年5月23日-5月31日 | |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四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25年12月18日-12月31日 | |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五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27年12月 | |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六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30年6月25日-7月13日 | |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七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34年1月26日-2月10日 | |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八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39年3月10日-3月21日 | |
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莫斯科 | 1952年10月5日-10月14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 |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莫斯科 | 1956年2月14日-2月25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 |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莫斯科 | 1959年1月27日-2月5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 |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布里茲涅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莫斯科 | 1961年10月17日-10月31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 | 布里茲涅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66年3月29日-4月8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 | 布里茲涅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71年3月30日-4月9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 | 布里茲涅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76年2月24日-3月5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 | 布里茲涅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安德羅波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契爾年科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戈巴契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81年2月23日-3月3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 | 戈巴契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莫斯科 | 1986年2月25日-3月6日 |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八次代表大會 | 戈巴契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伊瓦什科 中央委員會代理總書記 | 莫斯科 | 1990年7月2日-7月13日 |
1938年—1952年的《布爾什維克黨頌歌》的旋律跟1944年後的《蘇聯國歌》旋律幾乎一樣,都是由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作曲,填詞則由瓦西里·列別捷夫-庫馬奇負責。1952年後,蘇聯共產黨使用《國際歌》作為正式頌歌。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