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盟列寧主義青年共產主義聯盟
苏联共产党的青年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联共产党的青年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聯盟列寧主義青年共產主義聯盟(俄語:Всесоюзный Ленинский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Союз Молодёжи (ВЛКСМ) ⓘ),又譯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蘇聯共青團(Комсомол),是蘇聯共產黨的青年翼,成立於1918年10月29日,從1922年開始使用這個名字。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1月8日) |
蘇聯共青團以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培養未來的共產黨員為宗旨。軍事時期結束後,共青團於1922年確立了新的目標——組織成員參加衛生、體育運動、教育、出版等活動以及各項工業建設。
蘇聯共青團是個青少年的政治組織,由以前參加過俄國革命的各種青年組織合併而成,當中許多組織還參加過國內內戰,是蘇聯共產黨的後備軍。團員年齡須在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在團內擔任職務的人年齡能夠延長。不夠14歲的青年可以加入與共青團密切相關的蘇聯少年先鋒隊和年齡極小的兒童組成的小十月革命者[註 1]。
共青團的全盛時期(1970年代和80年代初)成員達到高峰——約有4000萬人;俄羅斯差不多有2/3的成年人在年輕時曾經是團員。
1907年俄國革命期間,尼古拉·布哈林與格里戈里·索科利尼科夫在莫斯科組織了青年會議,該組織被認為是後來共青團的前身。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組織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儘管他有的組織沒有完全一致的成員資格及信仰。到了次年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事實上取得了對所有組織的控制權,並很快正式成立了黨的青年後備軍。在他剛成立的時候,它的名稱為RKSM或RLKSM。
共青團各級基礎組織的構成與黨的基層組織相當,他們對共產黨和蘇聯幾乎沒有直接影響,但在向青年人傳授蘇聯共產黨的價值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還是一個向政治領域輸送青年的一個機關。由於這些目的,他是一個勞動和政治活動相結合的高流動性的組織,他於短時間內就在政治上取得了重要地位。積極的成員會得到各種特權以及提升的選擇權。在蘇聯社會中,共青團員在就業、獎學金等方面常常比非團員享受優待。積極參加共青團也被認為是取得共產黨員資格的重要條件。蘇聯共產黨前總書記安德羅波夫有一段時間追隨列昂尼德·布里茲涅夫,他憑藉卡累利阿的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改革的早期階段,當私營企業剛被謹慎的引入的時候,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被授予了經營開放商業的特權,一邊讓青年人有一個更好的選擇,並特別成立了青年科學及技術中心。同時,許多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領導人都加入並在俄國局部或國家反壟斷委員會擔任重要職位。因此,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許多積極分子都被給予了一個通往經商之路的有利階梯—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有一句箴言如此說道:「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是資本主義的學校」,暗諷列寧的「共青團是社會主義的學校」。
戈巴契夫的改革,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最終導致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不再為青年的利益服務;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領導人的品質也不斷降低,這些變化連同一些其他的結構性問題,不能再隱藏於新的、更加開放的氛圍中。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不再是保守主義,官僚政治的避難所,而且由於政治上的無所作為而被時代拋棄。在激進的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二十屆代表大會上,團的章程被大量修改,以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然而,第二十屆代表大會上對團組織所做的改變最終毀了這個組織:組織陷入分裂,失去了明確的長期目標,其成員品質不斷降低。隨著蘇聯解體,共產黨政權的垮台,蘇聯共青團亦於1991年自動解散。
《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共青團真理報》等原本是蘇聯共青團的一部分,也是該組織目前仍倖存的兩個下屬新聞機構;至今仍都是俄羅斯發行量數一數二的日報。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被授予了3枚列寧勳章,一枚紅旗勳章,一枚勞動紅旗勳章,以及一枚十月革命勳章。小行星1283就是以它的名字命名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