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羅蕾萊德語Loreley,又作Lorelei、Loreleï、Lore Lay、Lore-Ley、Lurley、Lurelei、Lurlei)是一座萊茵河中游東岸高132公尺的礁石,坐落在德國萊因蘭-法爾茲邦境內。羅蕾萊礁石處的萊茵河深25公尺,卻只有113公尺寬,是萊茵河最深和最窄的河段,險峻的山岩和湍急的河流曾使得很多船隻在這裡發生事故遇難,如今仍有訊號燈指引過往船隻注意安全。

Google地圖: 北緯 50°8′22″, 東經 7°43′44″
Thumb
俯瞰萊茵河上的羅蕾萊。

傳說在羅蕾萊山頂上有位美若天仙的女妖羅蕾萊,用動人的美妙歌聲誘惑著行經的船隻使之遇難。

歷史

Thumb
1890年至1905年間的羅蕾萊。

羅蕾萊礁石早在60萬年前就有人類的活動。中世紀時羅蕾萊礁石已經成為一座知名的礁石,一方面因為它形狀的奇特而成為路標,另一方面則因為它的險峻而成為行船的危險。羅蕾萊礁石附近是萊茵河中最危險的河段,一座沙洲矗立在萊茵河中,一側的河流衝擊著河中矗立的礁石,而另一側的河流則相當平緩,這兩股不同速度的河流在沙洲後面匯集到一起,形成很大的漩渦,曾使得不少過往的船隻遇難。來自法國奧弗涅傳教士哥亞(Goar,約495年—575年)曾定居在羅蕾萊,以便救助經常遇難的船員,他成為城市的主保聖人,葡萄酒釀造者、船員、陶瓷匠、砌磚工人和小飯店經營者的保護神。羅蕾萊礁石所在的城市和臨近的另一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聖哥亞豪森(Sankt Goarshausen)和聖哥亞(Sankt Goar)。

羅蕾萊名字的由來

羅蕾萊(德語:Loreley)的名字由「Lore」和「Ley」組成,「Ley」在古凱爾特語中是礁石的意思,而「Lore」則來自古德語的「lorlen」,意思是「低聲說話」。羅蕾萊山岩中有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那是7重回聲。19世紀前,羅蕾萊礁石上有一座小瀑布,水流湍急,形成的回聲效果給人感覺是從礁石中發出竊竊私語般的說話聲,在沒有找到真正原因前,人們曾認為那是居住在礁石岩洞中的小矮人們在竊竊私語。如今由於周邊的交通噪聲,回聲效果已經聽不出來了。

羅蕾萊的傳說

Thumb
羅蕾萊礁石上的羅蕾萊蕾萊雕塑。

關於最出名羅蕾萊的傳說是,在羅蕾萊礁石上坐著一個名叫羅蕾萊的女人,她用一把金色的木梳梳理著她金色的長髮,過往萊茵河的船員被她美妙的歌聲所吸引,因為沒有注意到危險的湍流和險峻的礁石,而不幸與船隻一起沉入河底。

德國海德堡派浪漫主義詩人克萊門斯·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1778年9月9日—1842年7月28日)在1801年的敘事詩「在萊茵河邊的巴哈拉赫城」(德語:Zu Bacharach am Rheine)中寫道羅蕾萊是一位迷人的女人,她的美麗抓住了所有男人的心,也最終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他將羅蕾萊描繪成給船員帶來死亡的海妖塞壬

海涅的「羅蕾萊之歌」

Thumb
Emil Krupa-Krupinski: Loreley,作於1899年。

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海因里希·海涅在1824年創作了敘事詩「羅蕾萊」(德語:Die Lore-Ley),1837年德國作曲家弗里德利希·西爾歇爾(Friedrich Silcher,1789年6月27日—1860年8月26日)為這首詩歌譜曲,從而成為一首世代相傳的德國民歌

我不知為了什麼 我會這般悲傷 有一個舊日故事 在心中念念不忘

微風料峭而又幽瞑 靜靜吹過萊茵 夕陽的光輝染紅 染紅了山頂

有一位美麗的姑娘 奇異的高踞高崖 朝陽映在她的臉龐 她梳著她的長髮

思念著遠方的情郎 並且高唱歌一曲 歌唱著一首熱狂生動的旋律

小船中有一位少年 他不覺沉醉神往 忘卻了無情急流 只見山上的姑娘

狂暴的風浪 終於帶走了少年郎 應和著羅雷萊 動人心魂的歌聲[1]

海涅這首傷感的抒情詩在19世紀成為了德國民歌,它在德國是如此的膾炙人口,以至於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雖然海涅是猶太人,他的作品都被納粹禁止和燒毀,但唯獨這首「羅蕾萊之歌」仍被保留,只不過作者被改成了「匿名」。

關連條目

參考文獻

  • Helga Arend: Die Loreley – Entwicklung einer literarischen Gestalt zu einem internationalen Mythos. In: Gender und Interkulturalität. Ausgewählte Beiträge der 3. Fachtagung Frauen-/ Gender-Forschung in Rheinland-Pfalz. Hrsg. von Liesel Hermes, Andrea Hirschen und Iris Meißner. Tübingen 2003. S. 19-28.
  • Werner Bellmann, Brentanos Lore Lay-Ballade und der antike Echo-Mythos. In: Clemens Brentano. Beiträge des Kolloquiums im Freien Deutschen Hochstift 1978, hrsg. von Detlev Lüders, Tübingen 1980, S. 1-9.
  • Manfred Halfer: Loreley - ein Beitrag zur Namendeutung. St. Goar a. Rh. 1997.
  • Jürgen Kolbe: "Ich weiß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 Heinrich Heines Loreley. Bilder und Gedichte. München 1976.
  • Willy Krogmann, Lorelei. Geburt einer Sage. In: Rheinisch-westfälische Zeitschrift für Volkskunde 3 (1956) S. 170-196.
  • Peter Lentwojt: Die Loreley in ihrer Landschaft. Romantische Dichtungsallegorie und Klischee. Frankfurt a. M. (u.a.) 1998.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