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有機化合物和生物體需要的有限量的重要營養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生素(英語:Vitamin),又稱維他命,是一系列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它們是生物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成分,而一般又無法由生物體自己生產,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獲得。
維生素不能像醣類、蛋白質及脂肪那樣可以產生能量,但會對生物體的新陳代謝起調節作用。缺乏維生素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適量攝取維生素可以保持身體強壯健康;過量攝取維生素卻會導致中毒[1]。
維生素(Vitamin)這個詞是波蘭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於1912年最先提出的,是由拉丁文的生命(Vita)和氨(-amine )拼寫而得,因為他當時發現維生素中含有氮,認為很可能屬於胺類,並推測自然界中存在維持生命與健康所需的胺(後來證明並非如此)[2]。1920年,英國化學家傑克·德拉蒙德(Jack Drummond)提出既然不能證明是胺,則應將最後一個字母e 去掉以符合命名規範,而且後綴-in 正好可以指成分不明的中性物質[3]。從此Vitamin 一詞一直沿用下來。
在中文,曾經翻為威達敏(陳宰均譯)、維生素(高似蘭譯)、生活素及維他命(音譯)。維生素有「維持生命的營養素」的意思;而維他命被人解釋為「唯有它才可以保命」。當維生素缺乏時,會出現缺乏症候群,一旦補充該維生素則可解除。一般維生素的需要量皆甚少,多吃無益。當過量攝入,則有中毒的疑慮,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的定義中要求維生素滿足四個特點才可以稱之為必需維生素。
不同動物對各種維生素需要及合成能力各有不同,例:
由於維生素對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人類很早就意識到它的存在。
1747年英國海軍軍醫詹姆斯·林德總結以前的經驗,提出了用檸檬預防壞血病的方法。
1912年,波蘭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從米糠中提取出一種能夠治療腳氣病的白色物質,由於當時尚不知其化學本質,只知道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一種胺類(amine)。因此他提出了抗腳氣病、抗壞血病、抗癩皮病、抗佝僂病的四種物質,稱其為「生命胺(Vitamine)」。以後陸續發現很多種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物質,但他們並不是胺類,因而將其最後一個字母「e」取消,稱之為Vitamin,這是第一次對維生素命名。
隨著分析科學和醫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維生素被發現,人們開始用字母來區別不同的維生素,出現了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名稱(在漢語中,曾經使用維生素甲、維生素乙這樣的說法,但現在已經基本不再被使用)。
維生素可分為水溶性及脂溶性。「水溶性維生素」易溶於水而不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吸收後體內貯存很少,過量的多從尿中排出,且容易在烹調中遇熱破壞;「脂溶性維生素」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而不易溶於水,可隨脂肪為人體吸收並在體內儲積,排泄率不高。每一種維生素通常會產生多種反應,因此大多數維生素都有多種功能[4]。
人體一共需要13種維生素,其中包括4種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和9種水溶性維生素(8種維生素B、維生素C等)。
通稱 | 等效名稱 | 溶解性 | 推薦飲食中攝取量 (男性,年齡19–70)[5] |
營養缺乏病 | 最大攝取量 (UL/day)[5] |
過量疾病 |
---|---|---|---|---|---|---|
維生素A | 視黃醇、視黃醛、類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 | 脂溶 | 600µg 女性建議500µg 第三孕期女性建議600µg 哺乳需求女性建議900µg |
夜盲症 乾眼症 保護身體上皮黏膜 視神經萎縮和角膜軟化症[6] |
3 mg | 維生素A過多症 |
維生素B1 | 硫胺素 | 水溶 | 1.2 mg | 腳氣病、神經炎、魏尼凱氏失語症 | N/D[7] | ? |
維生素B2 | 核黃素 | 水溶 | 1.3 mg | 口腔潰瘍 皮炎 口角炎 角膜炎 舌炎、脂溢性皮炎、口腔炎等 |
N/D | ? |
維生素B3 | 菸鹼酸、菸鹼醯胺[8] | 水溶 | 16.0 mg | 糙皮病 失眠、口腔潰瘍、癩皮病等 |
35.0 mg | |
維生素B5 | 泛酸 | 水溶 | 5.0 mg[9] | 感覺異常、肌肉痙攣、過敏性濕疹 | N/D | ? |
維生素B6 | 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 水溶 | 1.3-1.7 mg | 貧血[10] | 100 mg | 肌肉運動知覺損傷、神經系統受損 |
維生素B7 | 生物素 | 水溶 | 30.0 µg | 皮膚炎、腸炎 | N/D | ? |
維生素B9 | 葉酸 | 水溶 | 400 µg | 妊娠期間缺乏維生素B9可導致出生缺陷,例如嬰兒神經管缺陷;惡性貧血 | 1 mg | (參考維生素B6的營養缺乏病) |
維生素B12 | 鈷胺素、羥基鈷胺、甲基鈷胺 | 水溶 | 2.4 µg | 巨幼細胞性貧血[11] 惡性貧血 |
N/D | ? |
維生素C | 抗壞血酸 | 水溶 | 90.0 mg | 壞血病 | 2 g | 維生素C攝入過量 |
維生素D | 膽利鈣素 | 脂溶 | 5.0 µg-10 µg[12] | 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病(佝僂病) | 50 µg | 維生素D過多症 |
維生素E | 生育酚、三雙鍵生育酚 | 脂溶 | 15.0 mg | 維生素E缺乏非常少見;然而,新生嬰兒缺乏此維生素會罹患溶血性貧血;[13]不育症, 習慣性流產 | 1,000 mg | ? |
維生素K | 葉綠醌(維生素K1)、甲萘醌(維生素K2) | 脂溶 | 120 µg | 出血傾向、凝血酶缺乏,不易止血 | N/D | ? |
分類 | 名稱 | 發現及別稱 | 來源 | 功能 | 備註 |
---|---|---|---|---|---|
脂溶性 | 視黃醇類 (維生素A) |
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乾眼病維生素 | 魚肝油、紅鳳菜、紅蘿蔔、地瓜葉、菠菜、秋葵、動物肝臟、麥麩、哈密瓜、水蜜桃、芒果 | 視紫紅質的組成成分 | |
水溶性 | 硫胺 (維生素B1) |
由卡西米爾·馮克在1912年發現(一說1911年)。在生物體內通常以硫胺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 | 肉類、酵母、肝臟、大豆、糙米、胚芽米、米糠、芝麻、腰果、燕麥 | TPP參與α-酮轉移,α-酮酸的脫羧和α-羥酮的形成與裂解 | |
水溶性 | 核黃素 (維生素B2) |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G。 | 酵母菌、蔬菜、蛋類、牡蠣、牛奶、乳酪 | 形成黃素輔酶FMN和FAD再生化反應中傳遞氫和電子 | |
水溶性 | 菸鹼酸 (維生素B3) |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P、維生素PP、菸鹼酸、尼古丁酸 | 穀物、肝臟、米糠、蛋、牛奶、起士、乳酪 | 活性形式輔酶Ⅰ和輔酶Ⅱ傳遞氫和電子 | |
水溶性 | 泛酸 (維生素B5) |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發現。亦稱為遍多酸 | 酵母、穀物、肝臟、蔬菜 | 參與輔酶A的形成 | |
水溶性 | 吡哆醇類 (維生素B6) |
由Paul Gyorgy在1934年發現。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 酵母、牛肉、胚芽、蛋類、乳製品 | 胺基酸轉胺酶和脫羧酶的輔酶 | |
水溶性 | 生物素 (維生素B7) |
也被稱為維生素H或輔酶R | 酵母菌、肝臟、全麥麵包 | 羧化酶的輔酶 | 生物素缺乏主要見於長期生食雞蛋者 |
水溶性 | 葉酸 (維生素B9) |
也被稱為蝶醯麩胺酸、蝶酸單麩胺酸、維生素M或葉精 | 蔬菜、堅果類、豆類 | 活性形式5,6,7,8-四氫葉酸(THF)是轉移一碳單位的輔酶 | |
水溶性 | 鈷胺素 (維生素B12) |
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發現。也被稱為氰鈷胺或輔酶B12 | 肝臟、魚類、肉類、蛋類 | 參與若干酶催化的分子內重排反應,缺乏時可影響THF生成 | |
水溶性 | 膽鹼 | 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發現。維生素B族之一 | 肝臟、蛋黃、乳製品、大豆 | ||
水溶性 | 肌醇 | 環己六醇、維生素B-h | 心臟、肉類 | ||
水溶性 | 抗壞血酸 (維生素C) |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發現。亦稱為抗壞血酸 | 新鮮蔬菜、水果 | 起抗氧化劑作用。可促進膠原蛋白的羥基化 | |
脂溶性 | 鈣化醇 (維生素D) |
由愛德華·梅蘭比在1922年發現。亦稱為骨化醇、抗佝僂病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D2即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即膽鈣化醇。這是唯一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又稱陽光維生素 | 魚肝油、蛋黃、乳製品、酵母菌 | 促進鈣和磷的重吸收 | 維生素D3可以利用微量紫外線照射膽固醇合成[14] |
脂溶性 | 生育酚 (維生素E) |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發現。主要有α、β、γ、δ四種 | 胚芽﹑蛋黃、植物油、堅果類、魚類 | 抗氧化劑保護其他物質;促進血基質生成、影響動物免疫和生殖功能、保護肝臟 | |
脂溶性 | 萘醌類 (維生素K) |
由Henrik Dam在1929年發現。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統稱,主要有天然的來自植物的維生素K1、來自動物的維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又被稱為凝血維生素 | 菠菜、苜蓿、白菜、肝臟 | 參與人體凝血過程 | 維生素K2可以由腸道的大腸桿菌合成[15] |
人體會儲藏脂溶性維生素,所以攝入過量會積存在身體特別是肝臟中,有中毒危險。水溶性維生素會通過腎臟排泄,相對安全,但是也不可攝入過量,因為超量的維生素有可能在體內與其他生物化學發生反應。
通常從食物中正常攝取維生素不會存在過量的問題,但是食用過多維生素補充品就有可能發生危險。
一般人體所需維生素量較少,只要注意平衡膳食一般不會導致維生素缺乏。缺乏維生素不會直接致死,但是由於新陳代謝紊亂會導致很多病徵引發相關病而亡:
在維生素的發現過程中,有些化合物被誤認為是維生素,但是並不滿足維生素的定義,還有些化合物因為商業利益而被故意錯誤地命名為維生素:
在實際生活中,維生素經常被泛指為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或其他營養物質的藥物或其他產品,如很多生產多維元素片的廠商都將自己的產品直接標為維生素。
除了人類外,其他生物也需要微量的有機化合物來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這些化合物對它們來說也是維生素,由於植物可以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機物,所以一般僅討論動物所需的維生素。
哺乳動物所需的維生素種類與人類比較相近。一個特例是抗壞血酸(維生素C),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可以自身合成它,所以對它們來說,抗壞血酸就不是一種維生素。動物的親緣關係越遠,它們所需的維生素種類差別就越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