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e/1947_%E7%BB%8F%E6%AD%A3%E4%B9%A6%E9%99%A2%E6%97%A7%E5%9D%80.png/320px-1947_%E7%BB%8F%E6%AD%A3%E4%B9%A6%E9%99%A2%E6%97%A7%E5%9D%80.png)
沿革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總督王文韶、巡撫譚鈞培等在昆明報恩寺故址修建。同年光緒帝賜御書「滇池植秀」匾,院舍布局仿五華書院,有傳經、拜經、枕經、居正、守正、中正等齋。學重經史辭章,不習舉業,招雲南全省諸生24人住院肄業,外課定額80人。1900年,陳榮昌擔任書院山長[1]。院中圖書豐富,後因戰亂停止辦學[2][3]。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雲南經正書院、五華書院、育材書院相繼停辦,三個書院的圖書典籍匯集到高等學堂內(後改為兩級師範學堂)。在當時江南等地陸續建立圖書館的思想影響下,雲南提學使葉爾愷與周鍾獲、秦光玉等人商議後,決定籌建雲南圖書館,確定原經正書院為館址[4]。他們選三個書院藏書中,除了無複本的仍留在師範學堂外,凡有複本的均各提取一部,與原來學務公所圖書科的藏書,一起集中在翠湖經正書院原址,作為雲南圖書館的成立基礎[5]。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