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錯
西藏鹹水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藏鹹水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納木錯[註 1],蒙古語作騰格里淖爾[註 2],兩名稱均為「天湖」 之意,是當前中國面積第三大、西藏面積第二大的鹹水湖[2],地跨西藏中部的班戈縣青龍鄉南部與當雄縣納木湖鄉西部。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公里,南北寬30多公里,面積192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718公尺,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湖水平均深度33公尺,蓄水量768億立方公尺。
納木措地處被稱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屬於中國五大湖區的「青藏高原湖區」。在北緯30°30′至30°35′和東經90°16′至91°03′之間。位於西藏自治區的中部,在那曲市的東南邊界和拉薩市區劃的西北邊界上。約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市的班戈縣內,五分之二的湖面在拉薩市的當雄縣內。納木措向南距拉薩市區約100公里。湖的南部岸邊為念青唐古拉山東段的北側山麓,而湖的西北側及北側為高原上的低山丘陵。
納木措是西藏著名的旅遊區。納木措景區門票是人民幣120元。
現在,前往納木措旅遊已不需要包車。在適於旅遊的雨季,拉薩市多有旅行社為散客開設往返於拉薩和納木措的旅遊車。一般行程是,早晨7-8時從拉薩出發,中午到達納木錯,當天或次日15-16時啟程返回拉薩。票價約為當日往返150元,兩日往返180元,只負責路程,食宿自理。從拉薩到納木措全部是柏油公路,駕車單程大約需要4小時。途中經過當雄縣城和海拔5190公尺的那根拉山口。但從當雄縣城到納木措沒有長途汽車,過路車亦少,難以直接到達。
當地住宿大概80﹣100元一晚,部份房景向著湖中心。只是晚上風較大,房屋隔音效果一般。即使是夏天天黑後氣溫只有十度左右,要穿厚衣服睡覺。除了扎西半島風景區之外,整個納木措湖環線都有土路環繞,共約320公里,其中約300公里是各種土路,可以騎車和徒步環湖旅行,徒步環湖是當地信徒們的朝拜方式,環湖一次大概需要2周時間。亦可以自駕車旅行,沿途均有人煙,但有的山口路況不佳,需注意選擇路線。
納木錯形成於200萬年前,即古近紀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初始湖面開闊且湖水深,這可以從古湖堤岸線分布的高度看出。進入第四紀後,因大陸板塊碰撞擠壓,西藏高原不斷隆升,氣候日趨乾燥,湖面隨之縮降。經過百萬年的變遷,現今在納木措的外圍,留有三層古湖堤岸的遺蹟。其中最高的一層,高出目前的湖面80公尺。這些古湖堤岸的遺蹟,顯示了納木措湖面縮降過程的前後次序。
納木措現為內陸鹹水湖,含鹽量高。湖水清澈,四周又多雪山,相映成趣,風景秀麗。湖泊的主要水量來源是冰雪融水和降水。湖中有3個島,東南部有一個大的半島伸進湖中,名為「扎西半島」。每年進入冬季,湖內會結冰,至第二年六月中旬,冰才完全消融,故有大半年的冰期,六月初山頂大雪才解封,車方可通行,7、8月份是賞湖的最佳時間,此時,湖畔綠草如茵,牛羊成群。納木措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因為藏族全民信佛,擁有不吃魚的傳統,故無漁業生產。夏季中,候鳥在湖中的岩島及湖濱的灘上棲息、繁衍,其中包括鸕鶿、赤麻鴨、魚鷗等。納木措廣闊的水體,顯著地調節著湖區的氣候,故濱湖地帶水草豐美,為良好的天然牧場。生長的草本植物包括紫雲英、鵝冠草、濱草等。在廣袤的草灘上,野氂牛、黃羊、野兔、狐狸以及狼等動物均時常出沒,適宜狩獵。冬季到來之前,當地的牧民會趕著畜牲遷移到湖邊,以越冬禦寒。
湖中的最大島嶼叫「良多島」,面積1.2平方公里,位於納木措相對凸入陸地的西北角湖面的中央。三個島嶼的岸壁陡峭,岩石高峻。
「扎西」是藏語「吉祥」的意思。扎西半島也被稱作「吉祥愛情島」,是納木措的面積最大的半島,約10平方公里。半島由石灰岩構成,長時間的溶蝕充分發育了半島上的喀斯特地形。故有千姿百態的石林、溶洞以及天生橋等地質形態呈現。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