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夏埃爾·安德烈亞斯·吉倫(德語:Michael Andreas Gielen,1927年7月20日—2019年3月8日)是一位奧地利指揮家和作曲家。他在歌劇院和音樂會中推廣了當代音樂。
米夏埃爾·吉倫 Michael Gielen | |||||
---|---|---|---|---|---|
音樂家 | |||||
出生 | |||||
逝世 | 2019年3月8日 | (91歲)||||
職業 |
| ||||
相關團體 | |||||
|
他在阿根廷長大,最初在維也納工作,擔任瑞典皇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GMD)。他進行了舉世矚目的首演,例如利蓋蒂·捷爾吉的安魂曲,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的《方》,貝爾恩德·阿洛伊斯·齊默爾曼的歌劇《士兵們》和《一位年輕詩人的安魂曲》。1977年到1987年期間,他執導了法蘭克福歌劇院(Oper Frankfurt),安設了更多現代歌劇,贏得了漢斯·諾依恩費爾斯和露特·貝格豪斯之類的舞台導演,並復興了施雷克的《命中注定》等歌劇。在他的時代,法蘭克福歌劇院成為領先的歌劇院之一。
吉倫還是比利時國家樂團(1969–1973),辛辛那提交響樂團(1980–1986)和西南廣播電台巴登巴登與弗萊堡交響樂團(1986–1999)的首席指揮。作為作曲家,他按照第二維也納樂派的傳統創作,經常將現代文學與音樂聯繫起來。他的作品首演常與瓊·卡羅爾,西格弗里德·帕爾姆,阿洛伊斯·康塔斯基和拉薩爾四重奏等表演者合作。
生平
吉倫由羅澤(原姓施托伊爾曼)和約瑟夫·吉倫生於德勒斯登[1][2]。他的父親自1924年起於德勒斯登國家劇院擔任話劇和歌劇導演,他執導了庫爾特·魏爾和喬治·凱澤歌劇《主角》1926於森柏歌劇院的首演。他的母親羅澤來自桑博爾(之後屬於奧匈帝國,現在屬於烏克蘭)的一個猶太家庭。她是一名演員,在他們的一個孩子卡蘿拉出生後停止了演藝生涯,但之後偶爾露面,比如和她的弟弟,鋼琴家愛德華·施托伊爾曼一同參與阿諾德·勛伯格《月迷彼埃羅》1919年於德勒斯登的首演,她擔任演講者[1][3][4]。年幼的米夏埃爾從1934年開始就讀於一所經過改革的學校,直到被納粹關閉。兩個孩子都接受了洗禮,並成長為天主教徒以抵抗納粹的灌輸[1]。
出於納粹當局的統治政策逐漸收緊,吉倫的童年因而輾轉於各地。1936年,克萊門斯·克勞斯邀請約瑟夫·吉倫來到柏林國立歌劇院,在那裡米夏埃爾上了一年的小學,之後就讀於奧古斯塔女王中學[1]。當他父親的合同於1937年取消時[1],他在維也納的城堡劇院找到了一個職位。1938年,一家人搬到了那裡[1]。米夏埃爾繼續念中學並學習鋼琴。約瑟夫·吉倫於1938年和1939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哥倫布劇院成功地執導了一些演出,並為妻子和兩個孩子取得了移民證件。1940年,一家人前往阿根廷,拋棄了他們大部分的財產[1]。
吉倫以鋼琴家的身份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師從埃爾溫·洛伊希特[1]。20歲時,作為哥倫布劇院的一名聲樂指導,他在威廉·富特文格勒指揮的一次以當時的範式進行的的巴赫的《馬太受難曲》的表演中擔任宣敘調的鋼琴伴奏者[2][5]。1949年,他成為了第一批阿諾德·勛伯格的全部鋼琴作品的演奏者[1][5]。
1950年,吉倫搬到了維也納,在那裡他的父親成為了城堡劇院的導演。米夏埃爾·吉倫則擔任指揮和聲樂指導,他於1954年到1960期間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1][2],協助卡爾·伯姆、赫伯特·馮·卡拉揚和克萊門斯·克勞斯等指揮家[5]。他在歌劇院之外也指揮當代音樂。
他的下一個歌劇方面的職位是在瑞典皇家歌劇院第一次擔任音樂總監(GMD),自1960年至1965年[1]。他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歷程》,英格瑪·伯格曼將其詮釋為激進的基督受難(radikalisierte christliche Passion)。當時作曲家在場[5]。
1965年,他開始自由職業式的指揮生涯。同年,他在科隆首演了貝爾恩德·阿洛伊斯·齊默爾曼的歌劇《士兵們》[1],一部曾被認為無法表演的作品[5]。他於1965年6月20日在基爾歌劇院首演了阿里貝特·賴曼的歌劇《夢幻劇》[1][6]。之後,他與荷蘭國家歌劇院簽了合同[1]。
1967年到1987年期間,吉倫擔任法蘭克福歌劇院的音樂總監,在那裡他與戲劇顧問克勞斯·策厄萊因一同工作,發展更加當代的歌劇[1][7]。1979年,他在那裡復興了施雷克的歌劇《命中注定》,其首演是在1918年,於法蘭克福[8]。他在法蘭克福的期間,之後被稱為「吉倫時代」[9],他與一些舞台導演合作,例如他與漢斯·諾依恩費爾斯合作演出了威爾第的《阿依達》,與露特·貝格豪斯合作演出了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10]。這段時間也被描述為 Ära Gielen/Zehelein(吉倫/策厄萊因時代)[1]並使得法蘭克福歌劇院成為國際認可的歌劇院[5]。
吉倫也擔任過比利時國家樂團(1969-73)和辛辛那提交響樂團(1980-86)的首席指揮[9]。他與1986年到1999年擔任西南廣播電台巴登巴登與弗萊堡交響樂團的指揮,並讓其成為領先的首演樂團,尤其是多瑙埃興根音樂節。1991年,他開始在柏林與柏林國立歌劇院和柏林交響樂團(現稱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5]。
他精通最複雜的當代樂譜,且指揮了許多首演,包括赫爾穆特·拉亨曼的《法薩德》和《聲音陰影——我的弦樂遊戲》,利蓋蒂·捷爾吉的安魂曲,以及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的《方》。他於1969年在杜塞道夫首演了齊默爾曼的《一位年輕詩人的安魂曲》[11]。1973年,他錄製了勛伯格的歌劇《摩西與亞倫》,作為同名電影的配樂[9]。
2014年10月,吉倫宣布由於一些健康原因他結束指揮生涯,尤其是嚴重惡化的視力[12]。2019年3月8日,他於奧地利蒙德塞逝世,死因是肺炎[5][7][13][14]。
獲獎與榮譽
- 1985:黑森文化獎[15]
- 1986:狄奧多·W·阿多諾獎[1]
- 1999:法蘭克福音樂獎[15]
- 2006:杜伊斯堡音樂獎[15]
- 2010:恩斯特·馮·西門子音樂獎[1][8]
- 2010年6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勳章[16]
評價
吉倫被認為是學者氣質較重的藝術家,對大部分的作品採取客觀的取徑,評論者認為他並不擅於感性的詮釋[2]。「即使布魯克納也有唱歌跳舞的一刻,然而他以一種可說是匠氣的演奏方式剝奪了這個選項。」[2]吉倫相當堅持己見,「我認為,我所聽到的總是比我的同事要可信,而愚笨的演奏是最可怕的事情。」[2]他在推廣當代音樂方面不遺餘力,經常安排聽眾一般認為較為激進的作品與古典主義的作品同場演出,例如魏本的《六首管弦樂小品》與舒伯特的《蘿莎蒙德》等,不過這樣的作法時常引起議論[2]。在自傳中,吉倫自述為第二維也納學派和當代音樂的倡導者,且希望後人以此銘記[2]。
作品節選
吉倫在1946年開始作曲,並在他指揮生涯期間筆耕不輟[5]。他被第二維也納樂派的創作傳統影響,而他的小作品包括讓·阿爾普、保羅·克洛岱爾、斯特凡·喬治和巴勃羅·聶魯達詩歌的改編[1]。他改編自讓·阿爾普詩歌的作品《鐘聲走錯了軌道》於1970年在薩爾廣播節「20世紀的音樂」上首演,表演者包括女高音瓊·卡羅爾,大提琴家西格弗里德·帕爾姆,鋼琴家阿洛伊斯·康塔斯基,威廉·布魯克,克里斯托夫·卡斯克爾和作曲家本人[17][1]。他的弦樂四重奏《舊的記憶》(Un vieux souvenir)改編自波德萊爾的《惡之花》,作於1983年,於1985年在辛辛那提由拉薩爾四重奏首演[1]。
- 1946年 小提琴奏鳴曲
- 1948年 為低音提琴和鋼琴而作的《獨往獨來者》,改編自弗里德里希·尼采
- 1949年 為弦樂四重奏而作的《變奏曲》
- 1950年 合唱變奏曲《基督使我們有福》
- 1954年 為男中音、弦樂、鋼琴、定音鼓和長號而作的《音樂1954》
- 1959年 《為40件樂器而作的變奏曲》,改編自斯特凡·喬治的四首詩歌,為合唱團和樂團而作
- 1960年–1963年 Pentaphonie "Un dia sobresale" – "Ein Tag tritt hervor",改編自巴勃羅·聶魯達
- 1967年–1969年 《鐘聲走錯了軌道,根據漢斯·阿爾普詩歌改編的情節劇和過場音樂》
- 1971年–1974年 為樂團樂手和一名指揮而作的Mitbestimmungsmodell
- 1976年 為樂團而作的《克服恐懼的一些困難》
- 1983年 弦樂四重奏《舊的記憶》
- 1988年 為木管樂器,打擊樂器和鍵盤樂器而作的《職責和志趣》
- 1989年 為三把大提琴而作的《回顧》
- 1991年 為大提琴獨奏而作的奏鳴曲
- 2001年 為鋼琴而作的《七樂章鋼琴曲》
- 米夏埃爾·吉倫錄音全集,與SWR Symphony Orchestra Baden-Baden and Freiburg,由SWR Music出版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