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立克次體又稱立克次氏體,是立克次體科立克次體屬學名Rickettsia細菌的通稱,為一群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生命體。雖然是細菌,但許多生態特徵和病毒一樣,如:不能在培養基上培養、可以藉由陶瓷過濾器過濾、只能在動物細胞內寄生繁殖等。有細胞壁,無鞭毛,革蘭氏染色呈陰性,有多種形態,為小杆狀至球菌狀的多形體,大小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直徑只有0.3-1μm,小於絕大多數細菌。

快速預覽 立克次體屬, 科學分類 ...
立克次體屬
Thumb
圖中細胞內的寄生物即立式立克次體
科學分類 編輯
域: 細菌域 Bacteria
門: 假單胞菌門 Pseudomonadota
綱: α-變形菌綱 Alphaproteobacteria
目: 立克次體目 Rickettsiales
科: 立克次體科 Rickettsiaceae
屬: 立克次體屬 Rickettsia
  • 貓立克次體 R. felis
  • 普氏立克次體 R. prowazekii
  • 立氏立克次體 R. rickettsii
  • 傷寒立克次體 R. typhi

異名
  • Dermacentroxenus Wolbach, 1919
  • Gamasoxenus Zhdanov, 1953
關閉

立克次體有細胞形態,除恙蟲病立克次體外,細胞壁含有細菌特有的肽聚糖[1]。它們的這種細胞壁為雙層結構,其中脂類含量高於一般細菌。同時有DNARNA兩種核酸,但沒有核仁及核膜,屬於適應了寄生生活的α-變形菌,經研究粒線體的祖先可能是由立克次體演化而來[2]。革蘭染色呈陰性,效果不明顯。

立克次體取名是為了紀念美國病理學家霍華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年2月9日 - 1910年5月3日),立克次在芝加哥大學工作期間,發現了落磯山斑點熱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立克次體)和傳播方式[3][4]。由於工作原因,他自己也死於斑疹傷寒,而他所發現的病原體被命名為立克次體屬[3]

Remove ads

生長及傳播

大多數立克次體需要寄宿於活體有核細胞,繁殖方式為二分裂,約6至10小時繁殖一代。不同的立克次體在細胞內的分布亦有所不同,如普氏立克次體為分散分布,恙蟲病立克次體則聚集在細胞核外表面附近,五日熱巴通體可粘附在細胞外表面,也可在無細胞的培養基中生長。在pH為8時生長穩定,因此可算作嗜鹼性細菌。適宜在32至35攝氏度時生存,也可耐低溫與乾旱。[5]在實驗室內多採用雞胚胎細胞或小細胞培育。許多種立克次體可引起人類和動物的嚴重疾病,有的立克次體對乾燥的抵抗能力極強,許多立克次體可侵入節肢動物體內,如等,當這些節肢動物叮咬人類或動物時,就會引起疾病,如多種斑疹傷寒斑點熱、貓抓病、Q熱、埃里希體病、巴通體病等。Q熱在少數情況下甚至能通過空氣傳播[6]。致病性立克次體感染人體後,大多會出現頭痛不適、發熱、出疹等共同症狀。

致病機制

在進入體內後,立克次體先與宿主細胞上的受體結合,進入宿主細胞內,接下來會在局部淋巴組織血管內表皮組織內繁殖。然後經由淋巴液和血液擴散至全身血管系統內,導致大量細胞破損、出血。血管壁細胞破損後,血管通透性增強,血液滲出,在皮膚上表現為皮疹。[7]有些立克次體在侵入宿主時,會釋放出溶解磷脂的磷脂酶A,大量聚集後會導致細胞破裂。立克次體還會釋放脂多糖,因而導致內皮細胞損傷,出現中毒休克等症狀。雖然不同的立克次體症狀不同,但主要症狀都為血管病變,有時還會出現血栓。由血管病變,立克次體還會引起神經、呼吸、循環系統的併發症。[8]

症狀

被立克次體感染後有約為10天的潛伏期。發病後的初期症狀為發熱、頭疼,還會出現毒血症症狀,如頭暈耳鳴、四肢酸疼等。4至5天後感染者開始出現粉紅色皮疹,隨著時間推移皮疹開始蔓延,嚴重者全身均可見到皮疹。這一階段的患者仍有高溫,並伴隨著神經精神症狀,嚴重者可能精神錯亂或昏迷。也可能會伴隨著中毒性心肌炎。4至8日後皮疹開始褪色,體溫恢復,症狀好轉,精神症狀的恢復則需要更多時間。年老體弱、免疫系統受損者可能會發生嚴重症狀乃至死亡。對該類微生物的免疫以細胞免疫為主,感染後可獲得較強免疫力。[9]

下屬物種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10]

  • Rickettsia akari Huebner et al., 1946
  • Rickettsia asembonensis Maina et al., 2016
  • 亞洲克次氏體 Rickettsia asiatica Fujita et al., 2006
  • 澳洲克次氏體 Rickettsia australis Philip, 1950
  • Rickettsia bellii Philip et al., 1983
  • Rickettsia buchneri Kurtti et al., 2015
  • 加拿大克次氏體 Rickettsia canadensis McKiel et al., 1967
  • 貓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felis Bouyer et al., 2001
  • 黑龍江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
  • 瑞士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helvetica
  • 胡氏立克次體 Rickettsia hoogstraalii Duh et al., 2010
  • 虎林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hulinensis
  • 日本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japonica
  • 馬賽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massiliae
  • 摩納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monacensis
  • 蒙大拿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montanensis
  • 帕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parkeri
  • 皮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peacockii
  • 普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prowazekii da Rocha-Lima, 1916
  • 勞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raoultii
  • 扁頭蜱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rhipicephali
  • 立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rickettsii (Wolbach, 1919) Brumpt, 1922
  • 西伯利亞立克次氏體亞群 Rickettsia sibirica subgroup
  • 田村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tamurae
  • 斑疹傷寒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typhi (Wolbach & Todd, 1920) Philip, 194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