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爾韋茲·穆夏拉夫

第10任巴基斯坦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佩尔韦兹·穆沙拉夫

佩爾韋茲·穆夏拉夫烏爾都語پرويز مشرف‎‎,拉丁化:Pervez Musharraf,1943年8月11日—2023年2月5日),巴基斯坦第10任總統、軍事將領。

快速預覽 佩爾韋茲·穆夏拉夫 پرويز مشرف, 第10任巴基斯坦總統 ...
佩爾韋茲·穆夏拉夫
پرويز مشرف
Thumb
穿著軍服的穆夏拉夫
第10任巴基斯坦總統
任期
2001年6月20日—2008年8月18日
總理扎法魯拉·汗·賈邁利
喬杜里·舒賈特·海珊
肖卡特·阿齊茲
穆罕默德·米安·蘇姆羅
優素福·拉扎·吉拉尼
前任穆罕默德·拉菲克·塔拉爾
繼任阿西夫·阿里·扎爾達里
第7任巴基斯坦陸軍總參謀長
任期
1998年10月6日—2007年11月28日
前任Jehangir Karamat
繼任阿什法克·帕維茲·卡亞尼
個人資料
出生(1943-08-11)1943年8月11日
 英屬印度德里
逝世2023年2月5日(2023歲—02—05)(79歲)
 阿聯杜拜酋長國杜拜
死因澱粉樣變
墓地 巴基斯坦喀拉蚩軍事墓地
政黨全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
其他政黨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領袖派)
配偶Begum Sehba Musharraf
兒女2
專業軍事將領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
關閉

經歷

佩爾韋茲·穆夏拉夫於1943年8月11日生於當時仍屬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新德里,1947年移民到巴基斯坦的喀拉蚩。他的父親在新成立的巴基斯坦國里當外交官。穆夏拉夫從6歲開始就隨父母到駐土耳其大使館生活,生活了7年,故精通土耳其語

1961年在他18歲時,穆夏拉夫進入巴基斯坦陸軍軍校,三年後畢業,當上了一名炮兵軍官。1965年和1971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兩次發生武裝衝突,穆夏拉夫在戰鬥中表現出色,多次立功獲獎。1964年被委任為炮兵軍官,先後在自走炮團、特種作戰營、裝甲師屬炮兵部隊、步兵師和野戰軍中任職。曾赴英國學習並在奎塔指揮參謀學院巴基斯坦國防學院任教。擔任過陸軍司令部作戰局副局長、副軍事秘書、作戰局局長等職務。在90年代初,他積極深造,先後在巴基斯坦總參謀指揮學校和英國皇家國防大學進修。穆夏拉夫獲得過「卓越」、「新月」等勳章,1991年晉升少將,1995年晉升中將,1998年10月出任陸軍參謀長,晉升上將軍階。此前,任第1軍軍長。1999年4月被納瓦茲·謝里夫總理任命為陸軍參謀長兼參聯會主席。1999年10月發動政變囚禁謝里夫,自任執行長。2001年6月20日穆宣誓出任巴基斯坦總統。2008年8月18日宣布辭去巴基斯坦總統職務。

政變上台

當時民選的納瓦茲·謝里夫總理希望成立一個由軍人和文官共同組成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來決定國家的國防安全事務。穆夏拉夫反對此舉,並將陸軍中同情這種構想的高級將領統統換掉。謝里夫不滿穆夏拉夫的此種行為,並對穆夏拉夫提出警告,穆夏拉夫表示認錯。

1999年10月12日,穆夏拉夫在斯里蘭卡訪問期間,謝里夫宣布將穆夏拉夫撤職。穆夏拉夫隨即採取相應行動,命令手下的軍人將謝里夫和其他所有的文職高級官員逮捕,而謝里夫則命令巴基斯坦的機場拒絕允許穆夏拉夫從斯里蘭卡回來的飛機著陸,可是穆夏拉夫的座機強行回國,在只剩下七分鐘燃料的情況下安全降落。在公審中謝里夫不能自己出庭辯護,他的律師也被人暗殺,最後謝里夫被法庭以恐怖主義、劫機和企圖謀殺等罪名被判處終生監禁,2000年12月10日,謝里夫獲赦並流亡沙烏地阿拉伯

執政

1999年10月12日,時任參聯會主席兼陸軍參謀長的穆夏拉夫宣布解散謝里夫為總理的政府,解散國會,而塔拉爾總統則留任。並成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內閣,穆夏拉夫本人身兼軍隊和政府領導人(總理)的雙重職務,自任執行長,並頒布臨時憲法1號令,宣布暫停實施原憲法。

2001年6月20日,穆夏拉夫強迫塔拉爾總統交出權力,宣誓出任巴基斯坦總統。

2002年11月16日,在反對派杯葛下,他宣稱獲98%民眾支持下,宣誓連任。

2002年7月,穆夏拉夫發布了一項總統令,阻止曾擔任過兩屆總理或省長的政府官員再擔任這些職務,巴基斯坦的兩個主要政黨領袖、前總理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 (謝里夫派)領導人納瓦茲·謝里夫巴基斯坦人民黨主席貝娜齊爾·布托女士無法再參加大選。8月,穆頒布「法律框架令(LFO)」,宣布恢復1973年憲法和哈克時代憲法第8修正案,規定總統有權解散國民議會、任命參聯會主席和三軍參謀長。

2003年12月29日,巴議會通過憲法第17修正案,規定總統經最高法院批准後有權解散議會,與總理協商後有權任免三軍領導人。

2003年12月24日,穆夏拉夫發表電視講話,表示他已經決定在2004年12月31日前辭去陸軍參謀長職務,只保留國家總統的文職官位,並在辭去軍職一個月後在議會舉行信任投票。但是2004年12月穆夏拉夫重申了他繼續擔任陸軍總參謀長兼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決定,並呼籲反對派接受這一決定。

2004年1月1日,通過了國民議會、參議院和四個省議會的信任投票,其總統的地位得到確認,任期至2007年11月。

穆夏拉夫執權後,雖然自身涉及貪污,強調「反貪倡廉」,對內致力于振興經濟,吸引外國投資,其執政時期巴基斯坦的年經濟增長率達7.5%,並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改善關係。穆夏拉夫主張印巴和好,並成為16年來第一位到印度訪問的巴國家元首。穆夏拉夫選擇跟美國合作加入阿富汗戰爭,穆夏拉夫因此獲得了美國大量軍援。[1]穆夏拉夫在2004年2月說過,巴基斯坦將繼續發展核武器,並強調巴基斯坦發展核武器的目的只是自衛。2006年,穆夏拉夫下令採取軍事行動,導致俾路支省的一名部落首領被殺,使得當地爆發長時間的武裝叛亂。[2]

2007年11月,穆夏拉夫宣布實施緊急狀態,並解除近60名法官職務[3]。11月28日,穆夏拉夫辭去陸軍參謀長職務[4]

反恐

「9·11」事件後,巴與美合作打擊恐怖主義,兩國關係升溫。美允在2003-2007年間向巴提供30億美元的軍經援助。2004年6月,美國會批准予巴「非北約主要盟國」地位。同年9月,穆夏拉夫總統在出席聯大期間會見布什總統。

但有人指出,穆夏拉夫積極參與反恐戰爭,試圖消滅巴基斯坦境內不滿穆夏拉夫統治的伊斯蘭狂熱份子,以便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鞏固自己的軍人獨裁政權。

暗殺未遂

2004年12月25日,拉瓦爾品第發生劇烈爆炸,造成至少7人死亡。穆夏拉夫的車隊在爆炸發生幾分鐘前剛剛經過爆炸地點,但穆夏拉夫沒有受傷。

爭議

穆夏拉夫是通過政變上台執政的,他在2002年舉行全民公投,以通過選舉使執政合法化並希望連任總統。大多數反對黨派都抵制這次選舉,在投票率極低的情況下,穆夏拉夫宣布98%的選民投票支持他連任5年。國際輿論對他的高壓政治運作頗有批評。

下台後

2008年8月18日,穆夏拉夫由於受到執政聯盟、3個省議會以及陸軍參謀長阿什法克·佩爾韋茲·基亞尼領導的軍方的反對而被迫辭職,結束了九年的執政,之後流亡居住於英國倫敦,他還經常去美國巴西等地發表演講。

2011年2月,巴基斯坦法院向穆夏拉夫發了封逮捕令,指控他涉嫌參與了對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刺殺行動。

2013年3月24日,他結束「自我流亡」生涯回到了巴基斯坦,以準備參加5月舉行的議會選舉[5][6][7]。但是在4月16日,巴基斯坦地方法院宣布撤銷穆夏拉夫的候選資格[8]

2013年4月18日,伊斯蘭瑪巴德高等法院下令穆夏拉夫因非法拘捕大法官等罪名而必須被逮捕[9];隔天,警察則將其拘禁於伊斯蘭瑪巴德警察總部[10]。而巴基斯坦參議院則要求就2007年的處置方式提出叛國罪名[10]。4月30日,巴基斯坦一家法院駁回前總統穆夏拉夫上訴,不僅維持另一家法院先前禁止他參加這一次選舉的判決,同時終身禁止穆夏拉夫參選公職[11]

2016年3月18日,穆夏拉夫乘坐飛機抵達阿聯杜拜就醫。此前,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和聯邦政府均取消了對他的出國限制。[12]

2019年12月17日,由三名法官組成的特別法庭在二票贊成、一票反對下,裁定穆夏拉夫叛國罪成並判處死刑。[13][14]但由於穆夏拉夫在阿聯杜拜居住(該國和巴基斯坦沒有引渡條約),相信裁決對其影響甚微。但是巴基斯坦當局揚言說,即使他死了,也必須懸屍三天作為懲罰。不過該判決後來於2020年1月被推翻。[3][2]

穆夏拉夫晚年長時間入院接受澱粉樣變治療。2023年2月5日,穆夏拉夫因病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逝世,終年80歲。[2][12]其遺體隨後運回巴基斯坦,於7日在喀拉蚩的古爾莫哈爾馬球場一座清真寺的馬里爾營地舉行祈禱葬禮[15],儀式過後在軍事墓地以軍禮下葬。[1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