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程敏政(1445年—1499年),字克勤,號篁墩,又號留暖道人,北直隸河間人,生於京師(今北京市),祖籍南直隸徽州府休寧縣篁墩村(今屬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屯光鎮)。[1]明朝文學家、政治人物。
南京兵部尚書程信之子。生於正統十年(1445年)出生。[2]自幼聰慧,十歲隨父官四川,時人擬之孔融、李泌,[3]以神童聞名,蒙明英宗召見,奉詔至翰林院讀書。[4]天順六年(1462年)舉壬午科順天府鄉試第二名(《書經》經魁)。成化二年(1466年)成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曾參修《大明一統志》、《洪武正韻》等。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一月,《續通鑑綱目》書成,因有纂修之功,次年四月升左春坊左諭德。[5]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即位,十一月,程敏政升為少詹事兼侍講學士。[6]弘治元年十月,遭彈劾,被迫致仕歸里。[7]弘治五年(1492年),獲昭雪,翌年返京,「牽復故官,再入講筵」。累官至禮部右侍郎。時有「學問淵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東陽」之說。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敏政總裁會試,他對唐寅的文章大為賞識,但有傳聞與唐寅一同赴考的江陰富人徐經賄其家童,得試題。戶科給事中華昶遂彈劾程敏政有事先洩題之嫌。[8]最後程敏政與徐經、唐寅、華昶等一同下獄。工科給事中林廷玉曾為同考官,上疏歷陳程敏政在出題、閱卷、取人等方面存在六處疑點,要求釋放華昶。李東陽複閱後發現程敏政稱讚的卷子其實不是唐寅和徐經的。[9]鎮撫司認為華昶和徐經在獄中的供詞前後反覆,真假難狀。最後程敏政革職歸鄉,數日後發癰卒。史界認為此事件實乃禮部左侍郎傅瀚為了打倒程敏政,便指使給事中華昶彈劾程敏政。[10]卒贈禮部尚書。
程敏政極富才情,[11]清代《四庫總目提要》稱:「明之中葉,士大夫侈談性命,其病日流於空疏。敏政獨以博學雄才,高視闊步,其考證精當者亦多有可取,要為一時之冠冕,未可盡以繁蕪廢也。」[12]著有《篁墩集》九十三卷、《新安文獻志》、《明文衡》、《宋遺民錄》、《真西山心經附註》、《宋紀受終考》等。
程敏政六歲時,大學士李賢愛之,出對曰:「因荷而得藕」。敏政見席上有杏,取而食之曰:「有杏不需梅」。李賢以女妻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