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盧瑟·鮑爾(英語:Colin Luther Powell,1937年4月5日—2021年10月18日),美國軍人、第65任美國國務卿,是美國歷史上首位任職美國國務卿的非裔牙買加裔美國人。他在1990至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第一位擔任此一美軍最高軍職的非裔和牙買加裔美國人。

Quick Facts 第65任美國國務卿, 總統 ...
四星上將
科林·鮑爾
Colin Powell
KCB MSC
Thumb
第65任美國國務卿
任期
2001年1月20日—2005年1月26日
總統喬治·沃克·布什
副職理查·阿米蒂奇
前任瑪德琳·歐布萊特
繼任康朵麗莎·賴斯
第12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任期
1989年10月1日—1993年9月30日
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比爾·柯林頓
副職羅伯特·赫雷斯英語Robert T. Herres (1989年)
大衛·傑里邁亞英語David E. Jeremiah (1989年-1993年)
前任威廉·克羅英語William J. Crowe
繼任大衛·傑里邁亞英語David E. Jeremiah
第16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
任期
1987年11月23日—1989年1月20日
總統隆納·雷根
副職約翰·內格羅蓬特
前任弗蘭克·卡魯奇
繼任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
個人資料
出生(1937-04-05)1937年4月5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逝世2021年10月18日(2021歲—10—18)(84歲)
 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
國籍 美國
政黨 共和黨
配偶阿爾瑪·鮑爾英語Alma Powell
母校紐約市立學院(地質學學士)
喬治·華盛頓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
專業軍人
政治人物
宗教信仰聖公會
獲獎 傑出總統自由勳章
總統自由勳章
國防部傑出服役勳章 (4次)
陸軍傑出服役勳章 (2次)
國防部優良服役勳章
三軍功績勳章 (2次)
軍人勳章
銅星勳章
紫心勳章
簽名Thumb
軍事背景
效忠 美國
服役 美國陸軍
服役時間1958年-1993年
軍階 四星上將
部隊 第2裝甲師
第23步兵師
指揮第5軍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陸軍司令部
參戰越南戰爭
入侵巴拿馬
波斯灣戰爭
Close

生平

Thumb
鮑爾陸軍上將戎裝照

鮑爾生於紐約市的一個貧民區,其父母為牙買加移民,兩者皆為非洲裔蘇格蘭裔的混血。鮑爾在年青時代就讀於紐約市立學院,獲得了地質學學士名銜。畢業後鮑爾加入美國陸軍擔任軍官,服役超過35年,取得多個軍銜,冷戰時期鮑爾先在美國駐西德部隊服役,並參加了越戰兩次。之後歷任國防部參謀、軍事學院教官。1989年晉升為四星上將。期間鮑爾曾擔任國家安全顧問(1987年—1989年)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89年—1993年),被認為是美國在1990至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取勝的一大功臣。在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最後一年,他亦正式退役。他於2000年12月16日被候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提名為國務卿,並得到了美國國會的批准。

Thumb
2004年11月19日鮑爾在智利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會面

鮑爾乃喬治·沃克·布什第一任內閣中的鴿派,蓋因他在多項軍事政策上都和內閣其他鷹派人物持相反意見;鮑爾強調多邊主義和以外交手段解決對外關係,與以國防部長倫斯斐為首的鷹派人物強調單邊主義和以軍事手段解決對外關係截然不同,但即使如此他在反恐戰爭上(包括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仍全力支持布什的對外路線。[1]例如2003年2月5日,鮑爾在聯合國安理會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主張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採取軍事行動[2]。由於喬治·W·布什常傾向於支持倫斯斐部長為首之鷹派人物的主張,鮑爾在對外政策上受到極大掣肘,加上與內閣中官員多次意見不合,鮑爾在2004年12月14日宣布辭去美國國務卿職務,並即時得到總統布什接受,2005年1月正式離任。

Thumb
2005年8月鮑爾和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利雅得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賓·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會面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他兩次表態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巴拉克·歐巴馬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他表態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並表示「因為我認為她夠格,而『另一位先生』則不夠格。」[3]然而他在2014年的電郵中寫道:「我希望不用投她一票,雖然她是我尊敬的朋友。一名快70歲的人,有著長長的紀錄、恣意的野心(unbridled ambiton)、貪婪(greedy),也沒有變革意味(not transformational)。」他也在2015年8月的電郵中稱希拉蕊的「傲慢能毀掉她所觸碰的所有事」。對於希拉蕊的「電郵門事件」,鮑爾指摘對方拖他下水,不滿希拉蕊稱用私人電郵處理公務的做法是諮詢過他[4]。在該次總統選舉中,雖然他沒有參與初選及選舉,但最終他卻獲得3張來自華盛頓州民主黨失信選舉人的選票,原本他們應根據該州的選舉結果投給民主黨的希拉蕊。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他表態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5]

2021年10月18日,儘管他已接種兩劑疫苗,但因罹癌免疫力低下仍感染COVID-19的併發症而病逝,享年84歲[6]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

2003年2月5日,鮑爾在聯合國安理會全體會議上發表演講,主張採取軍事行動。[2]講話中,鮑爾引用許多匿名的伊拉克叛逃者的話,來證實伊拉克擁有生物武器等軍武,並有能力迅速生產。[7]

2004年9月13日,鮑爾在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作證,承認在他2003年2月的聯合國報告中提供大部分信息的消息來源是錯誤的,並且看起來也不會發現儲存的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8]鮑爾因其在為入侵伊拉克辯護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受到抨擊。[9]俄羅斯總統普丁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調侃:「鮑爾搖晃著一小瓶不明物質,說是化武證據,裡面搞不好是洗衣粉!」這使得「洗衣粉」成為與「鮑爾」關聯的網絡熱詞。[10]

《衛報》認為,鮑爾的演講並不是導致伊拉克入侵的直接原因,因為喬治·沃克·布什無論如何都會入侵,並且他也未能成功說服安理會通過第二項支持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的決議。但鮑爾的講話破壞了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信譽。《衛報》還認為,鮑爾本來在世界外交官中擁有良好的信譽,但被布什的白宮利用了,並被全面誤導。[2]

鮑爾將這次演講稱為他職業生涯中的「污點」,是其最後悔的行為。[2]

著作

《鮑爾自傳:我的美國之路》1995,中文版1997崑崙出版社,2007解放軍出版社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