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解離(英語:Dissociation),或稱解離,在化學中,指化合物分裂而形成離子或原子團的過程。
例如,醋酸(CH3COOH)溶於水,離子鍵斷裂即形成醋酸根離子(CH3COO−)。而其中的氫原子則變為一個氫離子(實際上是一個質子),並與水結合形成H3O+。這一反應可以離子方程式描述如下:
但通常來說,為了簡便,可以不寫出氫離子與水的反應,因此以上反應可簡記作:
水由於其特殊的性質(可電解為H+與OH−),可在發生離子反應後使溶液顯酸或鹼性。如氨水(NH3·H2O),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水給了氨氣一個質子,即:
電解質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狀態下發生解離的物質。可完全解離的物質稱為強電解質,部分解離則稱為弱電解質。
溶液在特定溫度下,其H+的濃度(記作[H+])與OH−的濃度(記作[OH−])之積是一個常數,記作Kw,即水的離子積常數。室溫(25℃)下,Kw約等於1×10−14mol L-1。當[H+]等於[OH−]時,溶液呈中性;若[H+]大於[OH−],溶液呈酸性;反之則呈鹼性。
為了便於計量,定義pH=-log[H+]。如某一溶液中H+離子濃度為1×10−4mol L-1,則其pH值為4。水的pH值為7。
當H+離子濃度大於1mol L-1的溶液,pH值將是負值,反而不便。這些溶液一般直接用[H+]計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