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岣嶁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於湖南省境內南嶽衡山岣嶁峰,故稱「岣嶁碑」。相傳此碑為頌揚夏禹遺蹟,亦被稱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關於岣嶁碑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晉羅含的《湘中記》、趙曄的《吳越春秋》;其後,酈道元《水經注》、徐靈期《南嶽記》、王象之《輿地記勝》均有記述。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12月14日) |
2007年,岣嶁碑在失蹤千年之後被重新發現,位于衡山雲峰寺下的望隱橋附近,重約10噸,形狀像一個桃子,高2米,底邊長2.5米。[1][2]但已慘遭村民部分破壞,砸成兩半做了牆基[3]。2010年12月傳有拓本出現[4]。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嶽時,臨拓全文復刻於長沙嶽麓山雲麓峰。明代長沙太守潘鎰於嶽麓山找到此碑,傳拓各地,自此岣嶁碑名聞於世;之後雲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蘇南京棲霞山、河南禹州、陝西西安碑林、浙江紹興、湖北武漢均有翻刻;明代學者楊慎、沈鎰等都有釋文。
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個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和鐘鼎文,也不同於籀文蝌蚪。有人猜測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籙,也有說是道士偽造。
明代楊慎曾撰禹王碑釋文:「承帝日咨,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岳泰衡。宗疏事裒,勞余神。鬱塞昏徙。南瀆愆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5]
由於其文字奇特,歷代對其內容看法不一,古代多認為是記錄大禹治水的內容,而近年一些學者則認為「岣嶁碑」並非禹碑。如曹錦炎認為岣嶁碑是戰國時代越國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親越王不壽上南嶽祭山的頌詞。而劉志一則認為岣嶁碑為前611年(楚莊王三年)所立,內容是歌頌楚莊王滅庸國的歷史過程與功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