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飞行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舟十九號(簡稱神十九)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十九次任務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四次載人飛行任務,於2024年10月30日04:27發射,任務將持續約6個月,於2025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結束。神舟十九號乘組為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
本文或本章節關於目前或近期的太空任務。 |
神舟十九號的主要任務為實施太空人出艙活動和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繼續開展太空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開展平台管理工作、太空人保障相關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動[1],具體來說,此次神十九將重點圍繞規劃中的「太空格物」主題,覆蓋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太醫學、航太新技術等領域,開展微重力條件下生長蛋白晶體的結構解析、軟物質非平衡動力學等86項空間科學研究與技術試驗。[2]
神舟十九號的第一次太空人出艙活動長達9小時6分鐘,創造了人類出艙活動持續時間的新紀錄。
神舟十九號的乘組人員繼承保持「一位第二批太空人+兩位第三批太空人」的模式,由第二批太空人蔡旭哲(指令長)和第三批太空人宋令東、王浩澤組成。神舟十九號乘組是中國航天飛行中首次有90後參加的乘組,其中王浩澤是中國第三位女太空人、第三批太空人中唯一的女性和首位女性航太飛航工程師,宋令東則是中國最年輕的太空人。另外,蔡旭哲在22個月前剛剛自神舟十四號任務歸來,他此次參與神舟十九號任務也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兩次飛行任務的最短間隔。
神舟十九號任務原定於天舟八號任務之後執行,不過後者因颱風摩羯的影響由9月推遲至11月中旬後,神舟十九號任務最終按原定日程實施,在天舟八號之前發射。
神舟十九號任務標識在2023年8月31日至9月30日面向全社會徵集[1],10月28日至11月5日對6個候選方案開展網絡投票[13],11月19日選定方案。神舟十九號任務標識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批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任務標識之一。
神舟十九號任務標識由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研究生丁一與其導師吳林樺副教授共同設計完成。[14]神舟十九號任務標識由中國空間站、神舟載人飛船、地球、星空等圖案構成的一個紅、黃、藍配色的圓形標識。數字「19」融入中國龍的元素,舞動上升。周圍的點點星辰共十九顆,對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共同體現中國航天事業的繁榮昌盛。[15][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