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稱方吻犀,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分別產自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後一頭已知的雄性北白犀「蘇丹」死亡,目前仍確認存活的北白犀僅剩「納金」(Najin)與「法圖」(Fatu)兩頭雌性,被飼養於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內[6][7]。南白犀現存約1.8萬頭[2],是數量最多的犀牛。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白犀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
科: | 犀科 Rhinocerotidae |
屬: | 白犀屬 Ceratotherium |
種: | 白犀 C. simum
|
二名法 | |
Ceratotherium simum (Burchell, 1817)[4]
| |
亞種 | |
白犀的原始分布範圍,橙色部分為北白犀的分布,綠色部分為南白犀的分布。 | |
南白犀的當前分布範圍,棕色部分為原生種群,紫紅色部分為重新引進其原產地的種群,紅色部分為引進非原產地的種群。 | |
異名[5] | |
列表
|
命名
白犀的名稱由來沒有公論。事實上白犀的身體顏色與黑犀沒有很大差別,其差別主要在於比較大的體型,和寬大的嘴唇。
一個常見的說法是白犀牛的白字是來自於荷蘭語的「wijd」,意思是「寬」,最早移民非洲南部的歐洲殖民者荷蘭人用寬嘴唇這個特徵來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區分,之後說英語的人將「wijd」誤譯為「white」,即「白」,使得這個名字誤導世人。事實上荷蘭語中,也是用「黑」「白」來命名這兩種犀牛,而且即使早期荷蘭語文獻中也從來沒有「寬」「窄」犀牛這樣的提法。
還有說法是白犀牛的白色指的是它白色的角,或者身上的白色的乾泥巴。
形態特徵
白犀是陸地上體型第四大的動物,僅次於三種大象,與印度犀相當(印度犀更高而白犀更長)。北白犀重1.4–1.6噸,南白犀重1.5–2.4噸。角長可達1.5公尺。白犀並不好鬥,受威脅時能用每小時50多公里的速度飛奔,奔跑時會將重心放在後肢的三趾間,並利用臀部穩住前身。
生活習性
白犀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主要以草為食。一天中一半時間用於進食,三分之一的時間休息。和其他犀牛一樣,它們也喜歡待在泥漿中,以降低身體的溫度。
白犀以群居爲主,它們會組成最多可達14頭犀牛的群體,其中主要是母犀牛,未成年的公白犀會聚集在一起,跟著一頭成年母白犀生活,公白犀則基本是獨居,以糞便和尿液劃分領域。只在交配的時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白犀會一起生活2–3天甚至幾周。
生長繁殖
孕期約為16–18個月。每胎一崽,出生時重量約為40–65公斤。斷奶期為兩個月到一年,出生後2–3年是比較不穩定的時間段。母白犀的性成熟期為4–5年,公白犀則需要10–12年。白犀的平均壽命一般為40–50年。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