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傘弄蝶(學名:Burara gomata)是屬於弄蝶科的一種蝴蝶,是暮弄蝶屬的一種。分佈於東洋界印度華南中南半島印尼一帶。模式產地為印度大吉嶺[1]。成蟲身體橙黃色,翅膀腹面有黑白相間的放射線紋。喜歡在清晨和黃昏活動,停棲時愛停在葉底[2]

Quick Facts 白傘弄蝶, 保護狀況 ...
白傘弄蝶
Thumb
停棲
Thumb
吸水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弄蝶科 Hesperiidae
屬: 暮弄蝶屬 Burara
種:
白傘弄蝶 B. gomata
二名法
Burara gomata
(Moore, 1865)
亞種

共有5個亞種,詳閱正文。

異名
  • Ismene gomata Moore, [1866]
  • Bibasis gomata (Moore, [1866])
  • Choaspes gomata de Nicéville, [1884]
Close

分佈

中國陝西浙江湖北福建海南四川雲南香港)、印度孟加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3]

形態

雄蝶前翅長23-28毫米,前翅正面灰白色,外緣深褐色,翅脈深褐色;腹面淡綠色,翅脈及脈間條紋暗褐色。除後翅腹面前緣基部有1個小黑斑外,前後翅正腹面均無斑點。雌蝶個體較雄性稍大。前後翅正面深褐色,前翅有模糊的中域斑帶,後翅前緣基部灰白色。前翅腹面翅脈兩側條紋暗褐色,脈間有白色粗條紋,近頂角有2個小白點,Cu1及Cu2脈間基部有長形白斑﹐邊緣界限模糊,2脈兩邊有白色粗條紋。後翅基部有黑色小白點﹐翅脈與脈間紋深褐色,具有很多白色粗縱紋。[3]

雄外生殖器背兜發達,稍向前伸,背面觀中部稍為縊縮。基腹弧的中下部有1個向前伸的突起。鉤形突的背面觀於中部略狹,向端部微變寬,項端有「V」形凹入。顎形突發達,粗壯,向下前方彎曲,頂截。囊形突上翹而發達,端部稍為膨大。抱器瓣狹長,抱器端為單瓣型,端部無鋸齒,由抱器瓣基部向後伸出1個很長的刺突,為後刺突型,約與抱器瓣等長。陽莖彎曲細長,約與抱器瓣下緣等長。基軛片側臂細,端稍尖。雌性肛乳突呈長瓣形,頂部收縮變狹。後陰片中間縱向分裂到中部。前庭約與囊導管等長,囊導管膜質,與前庭連接處扭曲。交配囊狹長而呈帶狀,內有1片幾乎縱貫交配囊全長的囊形突。[3]

習性

卵聚產於寄主葉下面。孵化後的幼蟲先吃掉部份卵殼。初齡幼蟲會保持群集,直至二齡或三齡才續漸分散去建造各自的葉包。同一葉片上極少會同時出現多於一條幼蟲,除非幼蟲數量太多。幼蟲會從葉邊緣向中脈方向切開一小部份,並將切開部份向內摺,形成幼蟲居住的葉包。化過程亦在葉包內發生[4]。幼蟲的寄主植物包括:[3][5][6]

More information 五加科 Araliaceae, 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
五加科
Araliaceae
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肉豆蔻科
Myristicaceae
Close

亞種

  • B. g. gomata - 指名亞種
  • B. g. lara (Leech, 1894)
- 中國亞種,分佈於中國湖北四川雲南[3][7]
  • B. g. radiosa (Plötz, 1885)
- 分佈於印尼蘇拉威西島[8]
  • B. g. lalita (Fruhstorfer, 1911)
- 印尼亞種,分佈於中國陝西海南香港中南半島緬甸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島峇里島[3][9]
  • B. g. lorquini (Mabille, 1876)[10]

參考

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