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瑪莎·C·努斯鮑姆(英語:Martha C. Nussbaum,/ˈnʊsbɔːm/;1947年—),美國著名哲學家,芝加哥大學哲學系與法學院的厄恩斯特·弗羅因德(Ernst Freund)法學與倫理學傑出貢獻教授,美國文理科學院、英國國家學術院和芬蘭國家學術院院士。努斯鮑姆以其在政治與道德哲學、古希臘羅馬哲學、女性主義哲學等方面的工作而聞名,尤其是她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在能力方法(Capabilities Approach)上影響深遠的合作。她是2022年巴爾贊獎、2021年郝爾拜獎、2018年博古睿獎、2016年京都獎和2012年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得主,擁有六十餘所院校的榮譽學位。
瑪莎·C·努斯鮑姆 | |
---|---|
出生 | Martha Craven 1947年5月6日 美國紐約市 |
教育程度 | 維斯理學院 紐約大學 (文學學士) 哈佛大學 (文學碩士、哲學博士) |
機構 | |
知名作品 |
|
配偶 | 艾倫·努斯鮑姆 (1969年結婚—1987年離婚) |
獎項 | |
學派 | |
主要領域 | |
著名思想 | 能力方法 |
博士導師 | G·E·L·歐文 |
影響於
|
194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3]。她中學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州布林莫爾的私立女校鮑德溫學校,畢業後考入七姐妹學院之一的衛斯理學院[3][4]。但努斯鮑姆發覺衛斯理學院「情感上和社交上都很沉悶」,並在大學二年級後轉入紐約大學學習戲劇和古典學[3]。在紐約大學就讀期間,努斯鮑姆與後來的丈夫艾倫·努斯鮑姆相遇。畢業後,二人共同前往哈佛大學深造[3][4]。努斯鮑姆在哈佛大學不幸遭遇了諸多性別歧視與性騷擾[3][4]。她的興趣也逐漸轉向哲學。[4]最終,她於1975年以古典語文學博士從哈佛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5]。努斯鮑姆是第一位入選聲名顯赫的哈佛學會的女性[4],並因此遭到了騷擾[3]。
努斯鮑姆最終沒能在哈佛大學獲得終身教職。據本人後來回憶,部分原因是一些人「對我這個非常直言不諱的女人惡毒的厭惡」[4]。1983年離開哈佛大學後,努斯鮑姆先在衛斯理學院訪問了一年,隨後前往布朗大學任教[5]。1985年,努斯鮑姆在布朗升任哲學、古典學與比較文學的正教授[5]。1987年,她與艾倫離婚[3]。1987年至1993年,她在聯合國大學世界經濟發展研究所擔任研究顧問[6]。1989年,努斯鮑姆獲得布朗大學的校級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榮譽[5]。自1995年起,她正式開始在芝加哥大學工作[5]。在受聘於該校的法學院和哲學系的同時,她也在古典學系、政治學系、神學院、南亞研究委員會任職[5][6]。
努斯鮑姆是美國哲學協會中部分會1999至2000年度的主席[6]。她還擁有包括威廉士學院、多倫多大學、愛丁堡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魯汶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喬治城大學、埃默里大學等六十餘所院校的榮譽學位[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