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for Best Film)是獨立精神獎主要獎項之一,旨在表彰獨立電影製作中的佼佼者。
得獎與入圍
年份 | 電影 | 導演 |
---|---|---|
第1屆 [1] |
《三更半夜》 | 馬丁·史柯西斯 |
《血迷宮》 | 柯安兄弟 | |
《甜言蜜語》 | 喬斯·肖普拉 | |
《豐富之旅》 | 彼得·馬斯特森 | |
第2屆 | 《前進高棉》≠ | 奧立佛·史東 |
《藍絲絨》 | 大衛·林區 | |
《不法之徒》 | 吉姆·賈木許 | |
《情人節》 | Ken Harrison | |
《薩爾瓦多》 | Oliver Stone | |
《伴我同行》 | 羅伯·雷納 | |
第3屆 | 《大河邊緣》 | 蒂姆·杭特 |
《越軌幹探》 | 吉姆·麥克布萊德 | |
《死者》 | 約翰·休斯頓 | |
《山丘的日子》 | 約翰·塞爾斯 | |
《游到柬埔寨》 | 強納森·德米 | |
《奪命謎情》 | 諾曼·梅勒 | |
第4屆 | 《為人師表》 | 拉蒙·梅納德茲 |
《戀愛大鬥髮》 | 約翰·華特斯 | |
《Patti Rocks》 | David Burton Morris | |
《迷離殺》 | 埃洛·莫里斯 | |
《同性三分親》 | 保羅·博加特 | |
第5屆 | 《性、謊言、錄影帶》 | 史蒂芬·索德柏 |
《追陽光的少年》 | 葛斯·范桑 | |
《陽光熱力》 | 羅布·尼爾森 | |
《神秘列車》 | 吉姆·賈木許 | |
《真的愛你》 | 南希·莎沃嘉 |
年份 | 電影 | 導演 |
---|---|---|
第6屆 | 《致命賭局》 | 史蒂芬·佛瑞爾斯 |
《連環殺手的肖像》 | 約翰·麥克諾頓 | |
《哈里的遭遇》 | 邁克爾·羅默爾 | |
《我有話要說》 | 艾倫·莫伊爾 | |
《與憤怒共眠》 | 查爾斯·柏奈特 | |
第7屆 | 《激情薔薇》 | 馬莎·庫利奇 |
《希望之城》 | 約翰·塞爾斯 | |
《無厘頭4老友》 | 約瑟夫·瓦斯奎茲 | |
《殺人拼圖》 | 大衛·馬美德 | |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 葛斯·范桑 | |
第8屆 | 《超級大玩家》 | 勞勃·阿特曼 |
《壞警察》 | 阿貝爾·費拉拉 | |
《公路休息站》 | 阿利森·安德斯 | |
《密西西比風情畫》 | 米拉·奈兒 | |
《小鎮風暴》 | 卡爾·富蘭克林 | |
第9屆 | 《銀色·性·男女》 | 勞勃·阿特曼 |
《公然挑戰》 | 艾倫·魯道夫 | |
《都是男人惹的禍》 | 肯尼斯·布萊納 | |
《魯比的天堂歲月》 | 維克·紐尼斯 | |
《囍宴》± | 李安 | |
第10屆 | 《黑色追緝令》° | 昆汀·塔倫提諾 |
《百老匯上空子彈》 | 伍迪·艾倫 | |
《飲食男女》 | 李安 | |
《帕克太太與惡性循環》 | 艾倫·魯道夫 | |
《猛鬼跳牆續集》 | 衛斯·克萊文 | |
第11屆 | 《遠離賭城》 | 邁克·菲吉斯 |
《夜癮》 | 阿貝爾·費拉拉 | |
《開麥拉狂想曲》 | 湯姆·迪西羅 | |
《非常安全》 | 陶德·海恩斯 | |
《人魚傳說》 | 約翰·塞爾斯 | |
第12屆 | 《冰血暴》° | 柯安兄弟 |
《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 | 吉姆·賈木許 | |
《江湖白事》 | 阿貝爾·費拉拉 | |
《小鎮疑雲》 | 約翰·塞爾斯 | |
《歡迎光臨娃娃屋》 | 托德·索倫茲 | |
第13屆 | 《來自天上的聲音》 | 勞勃·杜瓦 |
《愛,上了癮》 | 凱文·史密斯 | |
《愛的諾言》 | Erin Dignam | |
《養蜂人家》 | 維克·紐尼斯 | |
《等待古夫曼》 | 克里斯多福·格斯特 | |
第14屆 | 《眾神與野獸》 | 比爾·坎登 |
《苦難》 | 保羅·許瑞德 | |
《克雷爾多蘭》 | 洛基·科里根 | |
《女兒站起來》 | 詹姆士·艾佛利 | |
《絲絨金礦》 | 陶德·海恩斯 | |
第15屆 [2][3] |
《風流教師霹靂妹》 | 亞歷山大·佩恩 |
《玩謝嫌疑犯》 | 勞勃·阿特曼 | |
《至激雙雄》 | 史蒂芬·索德柏 | |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 大衛·林區 | |
《糖鎮》 | 阿利森·安德斯和Kurt Voss |
年份 | 電影 | 導演 |
---|---|---|
第16屆 [4] |
《臥虎藏龍》° | 李安 |
《在夜幕降臨前》 | 朱利安·許納貝 | |
《喬治·華盛頓》 | 大衛·高登·格林 | |
《鬼狗殺手》 | 吉姆·賈木許 | |
《噩夢輓歌》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
第17屆 [5] |
《記憶拼圖》 | 克里斯多福·諾蘭 |
《搖滾芭比》 | 約翰·卡梅隆·米切爾 | |
《少男初體驗》 | 麥可·奎斯塔 | |
《不為人知的秘密》 | 阿利森·安德斯 | |
《夢醒人生》 | 李察·林克雷特 | |
第18屆 [6] |
《遠離天堂》 | 陶德·海恩斯 |
《麥田捕手的女孩》 | 米蓋爾·阿爾特塔 | |
《美麗與動人》 | 妮可·哈洛芙珊娜 | |
《怪咖情緣》 | 史蒂芬·西恩博格 | |
《Tully》 | Hilary Birmingham | |
第19屆 [7] |
《愛情,不用翻譯》° | 蘇菲亞·柯波拉 |
《小人物狂想曲》 | 夏立·史普林傑·貝曼與羅勃·普契尼 | |
《前進天堂》 | 吉姆·謝里丹 | |
《少年維特的成長》 | 彼得·蘇列特 | |
《欲蓋彌彰》 | 比利·雷 | |
第20屆 [8] |
《尋找新方向》° | 亞歷山大·佩恩 |
《大流氓》 | 馬力歐·范畢柏斯 | |
《金賽性學教室》 | 比爾·坎登 | |
《萬福瑪麗亞》 | 喬舒亞·馬斯頓 | |
《迴轉時光機》 | 肖恩·卡魯斯 | |
第21屆 [9] |
《斷背山》° | 李安 |
《柯波帝:冷血告白》° | 貝尼特·米勒 | |
《晚安,祝你好運。》° | 喬治·克隆尼 | |
《親情難捨》 | 諾亞·包姆巴赫 | |
《馬奎斯的三場葬禮》 | 湯米·李·瓊斯 | |
第22屆 [10] |
《小太陽的願望》° | 喬納森·戴頓, 維萊莉·法瑞斯 |
《美國黑槍》 | Aric Avelino | |
《陷索》 | 凱倫·孟可芙 | |
《我的左派老師》 | Ryan Fleck | |
《羊男的迷宮》 | 吉勒摩·戴托羅 | |
第23屆 [11] |
《鴻孕當頭》° | 傑森·瑞特曼 |
《潛水鐘與蝴蝶》 | 朱利安·許納貝 | |
《搖滾啟示錄》 | 陶德·海恩斯 | |
《無畏之心》 | 麥可·溫特伯頓 | |
《迷幻公園》 | 葛斯·范桑 | |
第24屆 [12] |
《力挽狂瀾》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沙囊》 | 蘭斯·漢默 | |
《冰原之心》 | 考特尼·亨特 | |
《瑞秋要出嫁》 | 強納森·德米 | |
《溫蒂與露西》 | 凱莉·萊卡特 | |
第25屆 [13] |
《珍愛人生》° | 李·丹尼爾斯 |
《戀夏500日》 | 馬克·偉柏 | |
《樂透美國夢》 | 雀芮安·達比斯 | |
《為愛起程》 | 麥可·霍夫曼 | |
《罪惡代碼》 | 凱瑞·福永 |
年份 | 電影 | 導演 |
---|---|---|
第26屆 [14] |
《黑天鵝》°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127小時》° | 丹尼·鮑伊 | |
《愛上草食男》 | 諾亞·包姆巴赫 | |
《性福拉警報》 | 莉莎·蔻洛丹柯 | |
《冰封之心》° | 黛柏拉·官尼克 | |
第27屆 [15] |
《藝術家》≠ |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
《活個痛快》 | 強納森·萊文 | |
《初學者》 | 邁克·米爾斯 | |
《繼承人生》° | 亞歷山大·佩恩 | |
《落日車神》 | 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 | |
《歷劫重生》 | 傑夫·尼科爾斯 | |
第28屆 [16] |
《派特的幸福劇本》° | 大衛·歐·拉塞爾 |
《南方野獸樂園》° | 貝赫·澤特林 | |
《胖尼殺很大》 | 李察·林克雷特 | |
《點亮燈光》 | 艾拉·薩克斯 | |
《月昇冒險王國》 | 魏斯·安德森 | |
第29屆 [17] |
《自由之心》≠ | 史蒂夫·麥奎因 |
《海上求生記》 | J·C·陳多爾 | |
《紐約哈哈哈》 | 諾亞·包姆巴赫 | |
《醉鄉民謠》 | 柯安兄弟 | |
《內布拉斯加》° | 亞歷山大·佩恩 | |
第30屆 [18] |
《鳥人》≠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少年時代》° | 李察·林克雷特 | |
《愛,不散》 | 艾拉·薩克斯 | |
《逐夢大道》 | 艾娃·杜威納 | |
《進擊的鼓手》° | 達米恩·查澤雷 | |
第31屆 [19] |
《驚爆焦點》≠ | 湯瑪士·麥卡錫 |
《安諾瑪麗莎》 | 查理·考夫曼 and 杜克·強森 | |
《無境之獸》 | 凱瑞·福永 | |
《因為愛你》 | 陶德·海恩斯 | |
《夜晚還年輕》 | 西恩·貝克 | |
第32屆 [20] |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 貝瑞·傑金斯 |
《美國蜜糖》 | 安德莉亞·阿諾德 | |
《慢性》 | 米歇爾·法蘭科 | |
《第一夫人的秘密》 | 帕布羅·拉瑞恩 | |
《海邊的曼徹斯特》° | 肯尼斯·洛勒根 | |
第33屆 [21] |
《逃出絕命鎮》° | 喬登·皮爾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盧卡·格達戈尼諾 | |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 西恩·貝克 | |
《淑女鳥》° | 葛莉塔·潔薇 | |
《騎士》 | 趙婷 | |
第34屆 [22] |
《藍色比爾街的沉默》 | 貝瑞·傑金斯 |
《八年級生》 | 柏·本漢 | |
《首度自新》 | 保羅·許瑞德 | |
《荒野之心》 | 黛柏拉·官尼克 | |
《失控救援》 | 琳恩·拉姆塞 | |
第35屆 [23] |
《別告訴她》 | 王子逸 |
《隱藏的生活》 | 泰倫斯·馬利克 | |
《刑與愛的邊緣》 | 池娜葉·楚庫 | |
《婚姻故事》° | 諾亞·包姆巴赫 | |
《原鑽》 | 賽佛迪兄弟 |
年份 | 電影 | 導演 |
---|---|---|
第36屆 [24][25] |
《游牧人生》≠ | 趙婷 |
《第一頭牛》 | 凱莉·萊卡特 | |
《藍調天后》 | 喬治·C·沃福 | |
《夢想之地》° | 鄭李爍 | |
《偶一為之》 | 伊萊莎·希特曼 | |
第37屆 [26] |
《失去的女兒》 | 瑪姬·葛倫霍 |
《致琪亞拉》 | 喬納斯·卡皮納諾 | |
《未來·未來》 | 邁克·米爾斯 | |
《新手》 | Lauren Hadaway | |
《#狂野48小時》 | 加妮克扎·布拉沃 | |
第38屆 [27] |
《媽的多重宇宙》 | 關家永、丹尼爾·施奈特 |
《骨肉的總和》 | 盧卡·格達戈尼諾 | |
《神父與惡魔的距離》 | 艾麗·福姆比 | |
《TÁR塔爾》 | 陶德·菲爾德 | |
《沒有聲音的女人們》 | 莎拉·波莉 | |
第39屆 [28] |
《之前的我們》 | 席琳·宋 |
《親愛的陌生人》 | 安德魯·海格 | |
《美國小說》 | 科德·傑斐遜 | |
《五月的你,十二月的她》 | 陶德·海恩斯 | |
《愛情轉移》 | 艾拉·薩克斯 | |
《我們長大了》 | 米哈爾·拜格 | |
第40屆 [29][30] |
《艾諾拉》 | 西恩·貝克 |
《怪奇粉紅物語》 | 珍·史永布倫 | |
《鎳克爾男孩》 | 拉梅爾·羅斯 | |
《辛辛監獄劇團》 | 格雷格·奎達 | |
《懼裂》 | 柯洛里·法吉特 |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