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嘴龍屬(學名:Lycorhinus)又名狼鼻龍或萊克龍,是鳥臀目畸齒龍科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南非開普省的艾略特組(Elliot Formation)上層,地質年代屬於侏羅紀早期的赫唐階到錫內穆階。
正模標本(編號SAM 3606)是由M. Ricono博士所發現,化石包含了齒骨及上頜骨。在1924年,Sidney Haughton替這些化石命名為狹齒狼嘴龍(Lycorhinus augustidens)。屬名意為「狼的鼻端」,意指其外形類似狼;種名意為「狹隘的牙齒」。因為擁有類似犬齒的牙齒,最初被誤會屬於犬齒獸亞目,但牠們的下頜是由多塊骨頭組成,證明牠們是一種爬行動物[1]。
過去有三個種被歸類於狼嘴龍,例如羅伯特·布魯姆(Robert Broom)命名的L. parvidens;而Richard A. Thulborn在1970年將塔克畸齒龍改歸類於狼嘴龍的一種[2],但這兩種並沒有被廣泛接受[3]。Richard A. Thulborn在1974年命名的伴侶狼嘴龍(L. consors),在隔年被詹姆斯·霍普森(James Hopson)建立為醒龍屬[4]。
在1975年命名的羊毛龍(Lanasaurus),是一個頜部骨頭[5],被認為是狼嘴龍的異名[6]。牠們是小型的草食性恐龍,身長約1.2公尺,大小接近畸齒龍,並擁有長的犬齒。研究人員根據羊毛龍的特徵,間接發現狼鼻龍是畸齒龍的近親。在1962年,Alfred Walter Crompton提出牠們屬於鳥臀目恐龍。Richard A. Thulborn曾在1971年建立狼嘴龍科(Lycorhinidae)[7],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提出狼嘴龍科的範圍與畸齒龍科相同。
羊毛龍
在1975年,Christopher Gow將發現於相同地層的化石,命名為鑿齒羊毛龍(Lanasaurus scalpridens)。屬名意為「羊毛蜥蜴」,是以古生物學家Alfred Walter Crompton的羊毛狀鬍鬚為名;種名在拉丁文意為「鑿子牙齒」。正模標本(編號BP/1/4244)包含:部份下頜骨頭、上頜骨,發現於自由邦省的艾略特組。每第三顆牙齒是新生長牙齒,呈現出牙齒會生長、替換的跡象[8]。
Christopher Gow本人之後提出,羊毛龍的化石其實只是狼嘴龍的一個標本[9]。目前包含大衛·諾曼(David Norman)在內的許多科學家,也認同兩者是相同動物[10][11][12][1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