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慚梵語巴利語Āhrīkya),佛教中是指一種不善心所,字面意義為沒有羞恥,沒有良心。被列為大不善地法十纏之一。

概論

無慚是hrī)的反義字,為缺少慚的狀態,指沒有羞恥心的心態,對於有德者沒有崇敬,沒有忌憚[1][2]。經常與無愧同時出現。

無慚無愧的根源為無明,會導致邪見邪思維,引發邪語邪業邪命等不善行[3]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